十年前的今天,我拼着命生下了儿子;十年前的今天,儿子拼着命来到我身边。每对母子都是这样拼着命才能相见,可是我却没有保护好他。这样的文字让每一个为人父母者读来动容。校园欺凌的话题,再一次引发了社会的集中关注。
校园欺凌是什么?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
校园欺凌的原因是什么?
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青少年自身的成长特点之外,校园状况是外部社会的缩影,是成人世界的映射,更是教育环境的直接反映。最直接的原因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没人教他们如何应对、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自己情绪的宣泄,最终选择了暴力这种方式。
如何防范和干预校园欺凌?
1、学校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发现欺凌的苗头,及时制止,及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
2、父母应给与更多的关爱和引导,更加注意观察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身心发展;
3、政府应将反校园欺凌作为法定职责。
应对校园欺凌的具体措施:
惩罚:给欺凌者予以警告,并记录欺凌现象。有些欺凌可能构成犯罪,但多数欺凌并不构成犯罪。
咨询:在欺凌事件出现后,由教师和其他人员来对欺凌和被欺凌双方进行心理咨询,但最好学校配备专门的咨询专业人员。
同伴咨询:一些中学委派高年级学生担任同伴咨询员,并对他们进行基本培训,主要工作是了解和处理轻微的校园欺凌事件。
电话救助热线:英国许多地方设立了针对儿童问题的热线,请自愿者和专业人士协助解决包括欺凌在内的儿童问题。一些学校还设立了处理学生纪律和欺凌问题的内部热线。
-
校园欺凌:如何预防和应对?
146人看过
-
校园欺凌预防与控制责任
72人看过
-
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怎样防止校园欺凌事件
324人看过
-
学校在防范校园欺凌方面要怎么做
438人看过
-
如何防范和处理14周岁以下的校园欺凌?
306人看过
-
什么叫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有哪几种形式?
69人看过
警告的适用指行政主体依法对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的相对人作出的书面谴责和训诫。警告既具有教育性质又具有制裁性质。警告的目的是向违法者发出警戒,声明行为人的行为已经违法,使受罚人精神上受到损害,促使其引起应有了的意和警惕,尽力避免再犯。警告一般适... 更多>
-
如何防止校园欺凌,如何防止校园欺凌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25月9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称,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此次专项治理覆盖全国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4月7月,主要是各校开展治理 第二阶段为9月12月,主要是开展专项督查。专项治理预期达到
-
防止校园欺凌拒绝校园暴力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04校园暴力可能构成刑法或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成年的孩子有责任承担后果。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
-
校外欺凌属于校园欺凌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11校外欺凌属于校园欺凌。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
校园欺凌和网络欺凌有什么区别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10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高中中学小学,早在几十年前就有,近些年由于网络发达,媒体比较发达,有不少人喜欢上传社会事情,上传者多了起来,所以大家网上发现的线索就多了起来。校园暴力分为单人实施
-
校园欺凌犯罪预防案件的对策有哪些?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2在办理未成年人校园欺凌犯罪预防案件过程中,该院法官发现此类犯罪发生的主要特点为:(一)涉案罪名相对集中。集中在故意伤害、抢劫两类案件。在该院审结的校园欺凌犯罪案件中,抢劫案件占69.23%,故意伤害案件占30.77%。由此可见,侵财和因琐事寻仇报复是当前校园暴力犯罪的主要动机和目的。(二)被侵害对象的特殊性和弱势性。中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由于心理、生理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是非分辨能力、自我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