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主要是保护老年人的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家庭赡养与扶养权益
老年人有从家庭成员那里获得赡养和扶养的权利。当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扶养或者住房、财产等发生纠纷时,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其他有关组织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社会保障权益
国家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对老年人的保障水平。这包括但不限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以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3、社会服务与社会优待权益
老年人有权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例如,各类公共服务机构应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优惠服务,同时,老年人还享有各类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的优惠待遇。
4、人身与财产权益保护
老年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侵犯老年人权益的行为,如虐待、遗弃、家庭暴力、盗窃、诈骗、抢夺、侵占、勒索、故意损毁老年人财物等,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5、参与社会发展权益
老年人有权参与社会发展,并共享发展成果。国家和社会应尊重老年人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为他们提供参与社会发展的机会。
-
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设定老年节
155人看过
-
托老所有望入法,保障老年人权益
322人看过
-
老年人遗产分割权益保障措施
469人看过
-
妇女合法权益的内容和保障方式
431人看过
-
保障老年人权益,宪法有什么“行动”?
248人看过
-
杭州拟出台法规保障老年人权益
391人看过
老年人保障是指国家通过一系列经济、医疗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措施,对于退出劳动领域或者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实施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援助。 其中养老保险是老年社会保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政府依据法律制度向年老退休的劳动者及居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更多>
-
-
如何保障老年人的财产权益?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30法律保护老年人财产权益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老年人有权依法占有、使用、收入和处置所有财产,继承遗产、接受赠与、处置遗产、子女和其他人无权干涉。
-
包括赡养人在内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浙江在线咨询 2024-12-01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的规定,赡养人指的是负有赡养义务的子女或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而老年人的子女则是主要的赡养人。赡养义务不仅发生在婚生子女和父母之间,也发生在非婚生子女和生父母、养子女和养父母、继子女和履行抚养教育义务的继父或继母间。此外,孙子女和外孙子女也有赡养已死亡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义务。
-
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全文第四十四条什么内容?福建在线咨询 2022-09-1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养老机构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养老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对养老机构实施监督。
-
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第28条内容有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4各级人民政府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基本生活、医疗、居住或者其他救助。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的老年人,或者其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能力的,由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或者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