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劳动关系的难点及对策建议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7 08:36:21 154 人看过

难点之一:滞留在中心的下岗职工隐性就业后劳动关系的处理。

进中心的下岗职工隐性就业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中心按月给他们发放基本生活费并继续为其缴纳有关社会保险费;另一方面,他们有的在新单位工作(不含半年以下临时性工作),获得相应收入,甚至收入不菲,有的已经领取了工商营业执照,从事个体劳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这个问题:

(一)强化舆论宣传,形成清理隐性就业者劳动关系的氛围,使隐性就业的下岗职工认清形势,明确政策,作出理智的选择。

(二)在原有行之有效的鼓励进中心的下岗职工自愿解除进中心协议和劳动合同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制定鼓励进中以上的下岗职工自愿解除进中心协议和劳动合同的优惠政策。一方面是舆论攻势,一方面是优惠政策,必将有不少隐性就业的下岗职工走出中心,走出企业。

(三)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用人行为的监督检查。各级劳动监察机构要结合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督促企业与包括下岗职工在内的所有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把劳动合同订立情况作为劳动用人年检的重要内容,未签合同的企业不得通过年检,并要求限期整改。工商部门在办理企业工商执照年检、税务部门在核定企业进成本的工资总额时,应查验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有效资料。对拒不提供上述有效资料或确认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工商部门不予通过年检,税务部门扣除相应的进成本工资总额。由此从规范企业用人行为的源头上理顺劳动关系,有利于原企业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

(四)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应及时将企业招收下岗职工的信息反馈到职工原所在企业,税务部门应及时将企业招用下岗职工后享受减免税收优惠政策的信息反馈到职工原企业,工商部门应及时将下岗职工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信息反馈到职工原企业或办理《下岗证》的部门。原企业一旦得到上述有关信息,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五)各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要积极开展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三一”系列服务(一次培训,三次提供就业信息,一次职业指导),一方面使已经隐性就业且不愿接受“一三一”服务的下岗职工“浮出水面”,从而解除劳动关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下岗职工的竞争就业能力,切实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难点之二:下岗职工中的再就业特困群体劳动关系的处理。

这是一个再就业特困群体,他们年龄偏大,技术单一,身体素质较差,通过培训参与竞争就业的可能性不大,其他企业也不愿招用他们,因而他们在中心3年之内很难实现再就业。虽然此后还有失业救济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维持基本生活,但其生活水准是可想而知的,且继续缴费的费用无来源,这将影响他们的基本生活和退休待遇。因此,建议给予这类再就业特困群体必要的关注和政策保护,通过以下途径去解决:

一、二类企业中,被终止进中心协议和解除劳动关系后,除按规定获得经济补偿金、失业救济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外,由原企业和再就业基金(财政保底)共同承担其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直到其办理退休手续为止。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三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国有企业理顺劳动关系的规定

(一)企业下岗职工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签订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并籍此变更劳动合同,不原意进中心的可按辽政办发[1998]44号文件规定,与原企业协商签订不超过3年保留劳动关系的协议。对不愿进中心又不签订保留劳动关系协议的,企业应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二)下岗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应依法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

1、劳动合同期满或进中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期满的;

2、两次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介绍就业,或不参加为其组织的转业转岗培训的;

3、在中心期间实现再就业的;

4、取得营业执照,从事个体经营、开办私营企业或合伙企业的;

5、在社会上从事稳定工作半年以上且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三)对停薪留职职工,企业应与其协商,企业能安排其上岗,本人又愿意的可重新上岗,企业不能或本人不愿上岗的,应进入中心;本人不愿回企业或不愿进中心的,企业应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停薪留职逾期不归的,应向其送达限期归厂通知书,期满未归者按自动离职处理。

(四)职工离岗休养(内退),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且应遵循职工本人申请、企业同意的原则。内退职工的生活费由企业发放。

(五)企业应按规定对长期休病假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经鉴定已恢复健康的,应重新安排上岗,没有岗位的应进入中心;经鉴定未痊愈且不能坚持工作的,企业应给职工支付生活费,生活费支付标准应不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费标准;经鉴定符合退休、退职工条件的,应办理退休、退职手续。对以病假为由,从事其他就业活动的职工,企业应按有关规定解除劳动关系。

(六)职工非企业委派而离岗长期学习的,应通知其回企业,不愿回企业工作的,应解除劳动关系;企业委派学习的,应签订协议(已学习而没签的,应补签)。

(七)企业应与借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签订借用协议,明确工资、保险、劳动保护、劳动争议等项事宜。对已经借出而没有签协议的,应尽快补签。

(八)对下落不明职工,企业应通过一定形式通知本人,限期回企业报到。企业有岗位的,应予重新安置,企业无岗位的,可进入中心。对未按规定时限返回或不按要求上岗或不愿进中心的,企业应解除劳动关系。

(九)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已再就业的,其档案应转入新用人单位;未再就业的,应及时转入当地劳动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或失业保险机构。

(十)企业在理清劳动关系中,对于被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职工,应按劳动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十一)企业拖欠被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医疗费、集资款等,由企业支付。支付确有困难的,应明确偿还方式和时限。

(十二)企业解除职工劳动关系后,应将处理决定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等有关手续送达职工本人,如不能送达本人的,可公告送达。

(十三)过去已办理“停薪留职”的职工,在“停薪留职”期间,已实现再就业或劳动合同期满的,企业应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停薪留职”期满,本人愿意回原单位工作的,需要期满前一个月向原单位提出申请,原单位应给予安排适当工作。如果没有岗位或无法安排工作的,企业应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停薪留职”期满后的一个月以内,本人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原单位应按自动离职处理。今后,企业不再办理“停薪留职”手续。

(十四)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后,可以给部分职工放假,并与职工签订放假协议。协议期满,放假职工应回企业报到,对未回企业报到的,应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对已回企业报到的,企业有工作岗位的可安排其上岗,没有岗位或无法安排的,可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十五)由于职工个人原因擅自离岗的,按旷工处理,企业应依法对其予以除名或解除劳动关系。

(十六)原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待保留劳动关系期满后,企业应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今后,企业不得再办理协议保留劳动关系手续。

(十七)对长期休病假职工,企业应按国家关于实行医疗期的规定执行,并对长期休病假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对医疗期满可回原岗位工作的职工,企业应安排其上岗工作;对既不能回原岗位工作,也不能从事企业安排的其它工作的,可按有关规定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按规定发给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经鉴定符合退休条件的,应办理退休手续。对以病假为由,从事其他就业活动的职工,企业应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十八)女职工哺乳期间,为照看孩子请长假的,在劳动合同期内,经本人申请,企业同意,可给予一定期限的假期。假期届满,应按规定上岗,逾期不到岗的,企业应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十九)对挂靠、挂名劳动关系的职工,即“户在人不在”的人员,企业应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今后,企业一律不准为职工办理挂靠、挂名手续。

(二十)对企业外借职工,原单位应与借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签订借用协议,明确工资、保险、劳动保护等事宜,对未签订协议的应尽快补签。外借职工协议期满,未经原单位同意不按期回企业工作的,企业应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二十一)职工在征得企业同意后,参加非企业委派学习,学习期满,应即回企业,逾期不回企业工作的,企业应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二十二)职工因私出国三个月以上,企业应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因有海外关系探望亲属(指配偶、父母)须本人申请,企业批准,按国发[1981]36号等文件规定给予探亲假,如超出期限,企业应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二十三)对因工负伤、患职业病、应征入伍、内退人员等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二十四)对在“中心”或出“中心”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按省“试点方案”和有关规定办理。

(二十五)企业职工被解除劳动关系后到其它企业工作或到个体就业的或成为自由职业者,要及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并按规定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其缴费年限及个人账户储存额前后合并计算。

(二十六)解除劳动关系时,企业拖欠职工的债务由企业负责偿还,一次性偿还有困难的,可由企业与职工具体协商偿还办法。

(二十七)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未实现再就业的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依法享受失业保障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参阅文件:

《省劳动厅关于进一步理清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有关规定》(辽劳字[1999]112号1999年10月28日)

《关于进一步清理和规范国有企业离岗职工劳动关系的意见》(辽劳社发[2002]9号2002年2月1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6日 16: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争议调解相关文章
  • 存货审计的难点及对策
    由于存货金额的真实性会影响到当期损益及下期损益的正确性,而存货的特点是品种多,动辄有成百上千种存货,而审计时间、力量又有限,因而确认存货金额既是审计工作的重点,又是审计工作的一大难点。(一)对存货数量的确认。审计中,对存货数量的确认最基本的方法是进行监盘。监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账到物,即由监盘人员拿着账簿点实物;另一种是从物到账,即监盘人员指着实物对账簿。(二)对存货价格的确认。新近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在原有坏账准备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三项准备金的提取,即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并规定在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以及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中采用,“其他上市公司也可按相应规定计提”。跌价基于稳健性原则计提的。根据稳健性原则,资产计价在以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基础上,定期按“成本与市场孰低”原理予以调理唧:当资产(投资)成本低于市场时,不作账务处理,仍以历史成本计
    2023-04-24
    333人看过
  • 劳动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劳动关系的特点有:1、劳动关系主体既具有法律平等性,又具有客观隶属性;2、劳动关系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是独家的;4、劳动关系的存在是为了劳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是为了实现劳动过程,为社会生产或社会产品提供服务。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我国劳动关系和在华跨国公司劳动关系特点在我国,劳动合同关系是目前具有代表意义的劳动关系。《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在华跨国公司也不例外,公司与劳动者(合法登记注册的劳动者单位)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大多数在华跨国公司的劳动合同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保守商业秘密等。劳动合同关系形式上本是一种典型的雇佣关系,但由于一些在华跨国公司具有几十年
    2023-07-11
    88人看过
  • 网络违法广告的表现形式监管难点及对策建议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广告业应运而生,并以其发布便捷、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经济性好等特点,迅速渗透到现代生活的各个层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大量内容违法、虚假夸大广告充斥网上,严重破坏了市场正常秩序,制约了网络广告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网络违法广告的监管,已然成为工商部门当前面临的一大课题。一、网络违法广告的主要表现形式(一)虚假违法广告泛滥。网络广告市场主体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往往利用网页、视频、软件下载、游戏插入各类广告,并利用网络广告任意夸大商品效果、混淆产品性质、虚假荣誉认证。比如某祛痘产品通过网络广告发布功效祛痘第一品牌、100000买家口碑见证广告并转发部分明星、用户的体验,但没有附带任何权威的数据调查证明,涉嫌虚假宣传。(二)未经审核擅自发布。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医疗服务等广告,在发布之前必须经过有关行政主管
    2023-04-24
    126人看过
  • 什么是劳动关系的建立
    一、什么是劳动关系的建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章第七条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受劳动保护。二、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1、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2、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劳动法》第十条: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3、劳动法适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
    2023-06-16
    331人看过
  • 保留劳动关系协议的劳动关系是什么
    劳动关系又称劳使关系、劳资关系,是指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它既包括劳动法律关系,又包括事实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一、公司和员工签劳务合同是否合法公司和员工签劳务合同合法,具体如下:1、作为用人单位,法律允许其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2、二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3、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公司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要求以下赔偿:1、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2、可以通过法律程序主张公司为自己补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社会保险费;3、通过法律程序主张公司为自己补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社会保险费。二、公司可以与员工签订劳务合同吗可以。作为
    2023-04-06
    400人看过
  • 什么是劳动关系的建立
    劳动关系的建立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了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受劳动保护。《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解释一》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根据《劳动法》第二十条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未签订的,人民法院可以视为双方之间存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并以原劳动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2023-04-14
    74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调解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争议进行调解的过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通常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也可以由第三方机构组织成立。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作为调解员参与调解过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帮助当... 更多>

    #劳动争议调解
    相关咨询
    • 确认劳动关系纠纷的审理难点是什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2
      1.当事人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认定难 确认劳动关系纠纷往往由用工不规范所导致。此类案件的个人方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建立和维护劳动关系的意识淡薄,保留和固化证据的意识也相对较弱。一些单位出于降低用工成本等因素考量选择规避劳动合同,或以彼合同之名掩盖此法律关系之实,如权利义务约定与合同名称所展现的特征不符、实际履行突破或有悖于合同约定、未签订任何书面合同等。非劳动合同制用工的大量存在使得认定当事人达成的真实
    • 笔迹检验中的难点及对策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07
      百度搜索来的: 笔迹检验中的难点及对策 2007-1-16 18:29:00 笔迹检验是通过笔迹之间的比较鉴别,确定它们是否为同一人的笔迹,或者确定文件物证是否为某人亲笔所写的一项专门技术。通过笔迹检验后制作的鉴定书,可作为诉讼证据使用。近几年来,我院技术部门受起诉和反贪部门的委托,依法对涉及合同诈骗案、受贿案、贪污案等的有关证据材料进行了笔迹检验鉴定。通过对笔迹物证(简称检材)和嫌疑人的笔迹样本
    • 什么是劳动关系及劳务关系?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30
      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劳务关系,是指提供劳务的一方为需要劳务的一方提供劳动活动,而需方支付约定报酬的社会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概念及其特点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31
      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劳务关系,是指提供劳务的一方为需要劳务的一方提供劳动活动,而需方支付约定报酬的社会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 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劳务关系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劳动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7
      【法律意见】劳动关系订立劳动合同,劳务关系订立劳务合同。劳动者年满16岁,不满法定退休年龄,具有法定劳动者资格;用人单位经过合法注册,具有法定用工主体资格。双方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者用工单位未经合法注册,双方建立的是劳务关系,应当订立劳务合同。自劳动法实施,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劳动合同,都是劳动合同制职工,只有合同期限不同,享有平等的权利。【法律依据】《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