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结婚证,生了孩子,分手孩子归谁
没有结婚证生了孩子,分开后孩子应该跟最符合扶养条件的一方。即男女双方解除同居关系的,非婚子女如果不满两周岁的,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如果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如果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协商抚养费如何生效
协商双方对于抚养费的支付数额以及方式达成一致并签订抚养费协议的,那么可以生效。或者一方向法院起诉,法院依法作出支付抚养费的判决,那么支付抚养费也是可以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三、抚养费变更协议用公证吗
抚养费协议不用公证也可以。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子女抚养权协议书可以去公证处公证。
《公证程序规则》第十九条的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公证机构可以受理:
(一)申请人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利害关系;
(二)申请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无争议;
申请公证的事项符合《公证法》第十一条规定的范围;
申请公证的事项符合《公证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和该公证机构在其执业区域内可以受理公证业务的范围。
由于《变更抚养权协议》双方当事人对被抚养的孩子有特定的人身利益,公证处的公证人员根据《公证程序规则》的规定,要求双方应亲自到公证处申请办理公证手续,不得委托他人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n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非婚生子女没结婚证小孩归谁?
422人看过
-
没有结婚证结婚了生了孩子离婚小孩归谁,没有结婚证彩礼能退吗
117人看过
-
结了婚生了孩子离婚彩礼归谁
95人看过
-
结婚7年没结婚证孩子户口在男方孩子归谁
198人看过
-
没有结婚的男人怎么分手?孩子归谁?
136人看过
-
离婚孩子归谁的有孩子的结婚证
312人看过
-
孩子三岁了,没结婚证分手了,孩子判给谁?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9-29法院判决离婚的标准是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如达到这一标准的,应会判离。如存在婚姻法第32条规定情形的,属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两周岁法院将根据双方实际条件按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原则确定孩子归属,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有权探视并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标准,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固定收入的20-30%支付抚养费;无固定收入的,由法院根据孩子实际
-
没有生了孩子怎么办,没有结婚生的孩子归谁?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6回答就是,同居生的孩子享有一切法律规定的权利。同居生的孩子是男女双方的子女,男女双方都必须对同居生的孩子承担抚养义务和教育义务。二、没有结婚生的孩子归谁(一)夫妻可以协商决定没有结婚生的孩子归谁由于同居生的孩子抚养权归谁的问题实际上属于一个民事问题,所以夫妻当然可以就同居生的孩子抚养权归谁达成协议。比如,《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
-
没办结婚证能带孩子走吗,没结婚证生小孩要离婚孩子归谁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28你俩的婚姻从没有结婚登记证开始,就意味着无效的婚姻,但是女方有过错仍旧带上没有保障的小孩离家出走两年之久,现在男方结婚娶亲,女方知道后回来要求补偿赡养费,表面上是来要补偿,实际上完全可能套上说她离开你是十足的错误而带来是心理不平衡,她可以踢开不说,因为于情、于理、于法她都不沾边,问题在于小孩,是你俩共同结晶,你俩造成的问题应该是你俩的事,不能拿小孩来出气,更不能拿小孩来做挡箭牌,也不能让无辜来小孩
-
没有结婚证小孩归谁孩子一岁了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03谁对孩子的成长有利谁获得孩子的。婚姻关系中的配偶一方同时也是独立的民事主体,享有作为自然人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另一方负有尊重配偶这些权利的义务。在婚姻关系中,侵犯这些权利的行为主要包括和虐待。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
-
没结婚生下孩子。现在不想过了孩子归谁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02你们两个没有正式的结婚或者说办理过结婚证,孩子没有准生证!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受任何保护,两个人协商后再决定,不过,孩子的归属首先考虑母亲,孩子的母亲有优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