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合理界定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解析违法性认识是否属于犯罪故意内容之争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2 11:00:44 76 人看过

成立犯罪故意要求行为人对自己行为达到何种认知程度,是社会危害性认识,还是违法性认识,抑或必须两者兼具,是近年来我国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研究中富有争议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犯罪故意内容是否包括违法性认识的问题上,我国刑法学界存在以下争议:

其一,否定说。该种观点认为,违法性认识不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如有学者认为,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可以说对构成犯罪与否毫无影响。法院不是根据行为人是否认为自己的行为构成犯罪来决定其是否犯罪,而是根据每一刑事案件的具体事实,按照刑法的规定衡量其是否构成犯罪来决定。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刑法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坚持“不得因不知法律而无犯罪故意”的原则,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否则大批的法盲犯罪就会逃避法律制裁。对于行为人的行为在法律上构成犯罪,但其却误认为不是犯罪的情形,应当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还有学者认为,社会危害性认识不同于违法性认识,有社会危害性认识不一定有违法性认识,有违法性认识则就一定有社会危害性认识。只有社会危害性认识才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

其二,肯定说。该种观点认为,违法性认识应当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要求违法性认识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精神;违法性认识的要求不会成为刑事犯罪人逃避惩罚的借口。在肯定说内部又存在两种具体的主张:第一种主张为违法性认识和社会危害性认识同时具备说。如有的认为,要成立犯罪的故意,行为人不仅应认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同时也应该包括认识行为的违法性。第二种主张是只需具备违法性认识说。如有的认为,社会危害性认识不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只有违法性认识才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

其三,折衷说。该种观点认为,违法性认识一般不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但是在特殊或者个别情况下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这时缺乏违法性认识就不能成立犯罪故意。如有学者认为,认识行为的违法性一般说来并不是犯罪故意的内容。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绝对化,不能排除个别例外的情况。如果原来并非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一旦用特别法规定为犯罪,在这个法律实施的初期,行为人不知道有这种法律,从而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这是可能存在的。根据行为人的具体情况,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道有这种法律,从而认为自己触犯此种新法律的行为是合法的,那就不应认为行为人具有犯罪故意。

笔者赞同折衷说,主张犯罪故意的成立以具有社会危害性认识为原则、具有违法性认识为例外,具有二者之一即可能成立犯罪故意。

■犯罪故意的成立应以具有社会危害性认识为原则

1.在肯定说内部,主张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中仅应包括违法性认识的观点值得商榷。诚然,从违法性认识与社会危害性认识的联系与区别的角度来看,违法性认识确实较社会危害性认识存在着较易判断、评价的优点。

在一个人人都重视学法、知法因而对法律较为熟知的社会里,违法性认识作为一种规范评价标准的优点确实能够完全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只须坚持违法性认识的标准即可,无须也不宜再采用社会危害性认识的标准。就文化程度来看,据统计,我国还有20%左右的文盲和半文盲。“法盲”虽然没有统计,估计可能比文盲更多一些。在当前条件下要求人们都明知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违法犯罪,并将明知违法作为故意的组成因素,从而将“法盲”排除于故意犯罪之外,是不现实的,是脱离我国实际的。且不说在学法、知法状况很不尽如人意的我国,由于很多人不懂法、不学法,因而在很多情况下,行为人往往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有害于社会的,但却不知自己的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即便在公民的法律意识水平较高、法制观念较强的德国、法国、日本、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都存在着相当多的人仅知行为有害而不知违法的情况,这从西方国家刑法理论中关于违法性认识不要说、违法性认识必要说、违法性认识可能性说三种观点的激烈论争上,就可以得到印证。如果这些国家存在着完全适合违法性认识必要说存在的法律土壤或环境,那么另外两种观点则无从成立。对于仅有社会危害性认识而无违法性认识的人的行为,如果根据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中只应包括违法性认识的观点,显然不应处罚,但是,这无疑为某些故意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人借口不知行为违法从而逃避刑罚制裁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同时也难免给司法机关证明犯罪带来了很多困难,势必使其为了证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违法性认识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在刑事司法力量有限、经济尚不发达的我国,是很难做到的,从而不可避免地会放纵大量的本应该惩罚的犯罪。

2.社会危害性认识为原则的主张并不会破坏法治。直接根据社会危害性处理案件,是否如有的学者所担忧的那样“有破坏法治的危险”呢?我们认为,行为人虽不具有违法性认识但却具有社会危害性认识,这表明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有害于社会而仍然实施,因而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着反社会的主观恶性或罪过,在刑法明确禁止该种行为时,对其惩罚完全符合主客观相统一的追究刑事责任原则,因此,不会有产生破坏法治的危险。当然,在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危害了社会,主观上也具有社会危害性认识的情形下,如果刑法并未明文规定这种行为为犯罪,而司法机关却仅直接根据社会危害性处理案件,那当然是对法治的极大破坏,这并非我们主张的观点,相反,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犯罪故意的成立应以具有违法性认识为例外

否定说中认为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中仅应包括社会危害性认识的观点也是片面、偏颇、脱离实际的。仅举一例便可说明这种观点的不妥当性。在“大义灭亲”、“为民除害”的案例中,行为人实施的杀人行为,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出于为民除害、为社会除害的动机。在案发后绝大多数行为人在交代时,承认自己无权杀人,但却认为自己的杀人行为是有益于社会的。行为人的这种交代,应该说是符合其行为当时的心理实际的,即现实中确实存在这种具有违法性认识但却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认识的情况。对于这种“大义灭亲”、“为民除害”的杀人行为,学者们几乎不约而同地认为应当以犯罪论处,司法实践中一般也是这样处理的。

■兼具危害性与违法性认识的观点值得商榷

前述肯定说中有人认为,犯罪故意应当同时具有社会危害性认识和违法性认识。这种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在现实社会中,不仅存在着行为人主观上同时具备社会危害性认识和违法性认识的情况,而且更大量地存在着行为人主观上或者仅具有违法性认识而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认识,或者仅具有社会危害性认识而不具有违法性认识的情况,对于后者,同样应作为犯罪处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28日 06: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罪刑法定相关文章
  • 犯罪故意认识的事实的筛选
    前文已论述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违法认识应成为犯罪故意的必备条件。据此,犯罪故意的认识的事实应该是法律评价性质的犯罪构成要件的某些方面。不论是直接或间接故意,都必须预见(认识)犯罪构成的一切客观要件。这是法学界的共识,对于犯罪主体、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则多有争议。对于犯罪主体应为犯罪故意认识的事实的观点,我们持否定态度。我们认为,行为人的主体要件如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年龄及身份等主体要件有无认识,无不影响定罪。故其不易成为犯罪故意认识的范围。对于犯罪客体应为犯罪故意的认识的事实的观点我们也持否定态度。犯罪客体是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通说认为,它是构成犯罪的要件之一,行为之所以构成犯罪,首先就在于它侵犯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且侵害的社会关系越重要,其对社会的危害性就越大。如果某一行为并未危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就不可能构成犯罪。但是,若将犯罪客
    2023-04-22
    392人看过
  • 法律法规内容:故意伤害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故意伤害犯罪的客观要件故意伤害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具体有如下要求:1.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亦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2.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是非法进行的经被害人同意的伤害,要做具体分析。如果被害人的同意是为了达到危害社会的目的,这种同意不能排除伤害行为的非法性,反之,则可以排除。3.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损害,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2023-07-02
    92人看过
  • 什么是犯罪故意中事实认识错误?
    成立犯罪故意,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客观构成事实。如果行为人的认识内容与客观构成事实不一致,就是事实认识错误,刑法理论需要判断这种情形还能否认定犯罪故意。事实认识错误分为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1、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即行为人只是在某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内发生了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因而也被称为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对于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存在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的分歧。具体符合说认为,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具体地相一致时,才成立故意的既遂犯。法定符合说认为,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只要在犯罪构成范围内是一致的,就成立故意的既遂犯。我国刑法理论采取法定符合说。(1)对象错误具体的事实错误中的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与乙对象体现相同
    2023-06-11
    259人看过
  • 如何认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
    1、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主观上根本反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因而主观恶性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2、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存在过失犯罪3、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则条文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负刑事责任。如果刑法分则条文没有规定的,无论某一过失行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构成犯罪。一、故意伤害罪属于过失犯罪吗?故意伤害罪不是过失犯罪,是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的故意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
    2023-03-06
    373人看过
  • 故意内容不同能否成立共同犯罪
    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共同故意犯罪,并不需要主观方面具有相同的故意内容,只需要共同故意实行犯罪行为,则构成共同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一、共同犯罪的认定是怎样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则不构成共同犯罪。数人共同实施犯罪,但如果其中只有一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他一起参加实施犯罪。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着希望或者放任的故意态度。共同
    2023-03-02
    53人看过
  • 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是什么
    一、故意犯罪的认识因素:故意犯罪的认识因素离不开明知的内容。从明知的内容可以分析行为人罪过的大小。明知的认识内容应当以行为人在实施行为之前或行为时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为内容,他包括:首先,对行为性质的认识。其次,对行为对象的认识。再次,对行为结果的认识。二、故意犯罪的意志因素:是指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根据意志因素的不同表现,可以将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必然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一、怎么区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可以从以下的2个因素来区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1、认识因素。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2、意志因素。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
    2023-03-08
    156人看过
  • 检察官认罪的来源认识内容是什么?
    认罪协商为刑事程序中被告与检察官所达成的一种协议。透过认罪协商机制,使被告有机会选择遭到起诉的罪名,通常会较原先所受的指控为低,亦即所谓的“控诉协商”;亦或是以相同的罪名起诉,但是得以获得较原先所可能遭到求处的刑期为低之刑期,亦即所谓的“量刑协商”。借由认罪协商的机制,被告可以避免以原先被指控较为严重的罪名在法庭上遭到定罪的风险。认罪协商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刑期交换型、罪数交换型和情节交换型。刑期交换如果是被告人提出认罪协商的,被告人要求检察院或检察官向法院为较轻刑期的具体求刑,被告人则承诺向法院声明认罪;如果是检察院或检察官提出认罪协商的,即会要求被告人向法院声明认罪,条件则是向法院提出一个对被告人有利的刑期,或不会向法院请求判处法定最高刑,或承诺放弃检察官的具体求刑权,由法院任意决定。当然,无论何方提出认罪协商,都不影响认罪协商的实施,但相对方必须同意协商,否则,即依正常的法定诉讼程序
    2023-04-13
    485人看过
  • 哪些内容属于违法犯罪记录
    违法犯罪记录包含行政处罚情况和刑事犯罪记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治安行政罚款、行政拘留、收容教育、收容教养、强制隔离戒毒、责令社区戒毒等行政决定;(二)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等刑事处罚决定;因犯罪情节轻微,检察机关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或者法院作出免予刑事处罚的生效判决,不在该记录里。一、打人没拘留备案是案底吗打人没拘留备案会有案底。案底在我国指的是犯罪记录,被行政处罚(包括行政罚款)有治安处罚档案,不会消除。如果刑事拘留后当事人的犯罪证据不足或情节显著轻微尚不构成刑事处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予以解除刑事拘留,这样不会留有案底,视情况而定也可给予行政拘留处罚,这样会留有案底。二、办无犯罪记录证明怎么办有以下四个程序:1、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开证明,居委会相关负责人知道具体的填写内容,然后盖章,签字;2、报片民警,签字盖章(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的工作人员会协助
    2023-06-22
    313人看过
  • 未意识到犯罪能否认定自首?
    能。自首要求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所以即使没有意识到犯罪也可以认定自首。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以自首论。职务犯罪认定自首的规定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关于自首的定义,刑法第67条第1款已作明确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据此,认定自首必须同时具备两项基本要件。一是必须自动投案;二是必须如实地供述自己的罪行。《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是
    2023-08-03
    427人看过
  • 认定故意伤害罪要特别注意哪些内容
    1、故意伤害的行为对象是他人,如果是自我伤害则不构成故意伤害罪。毁坏尸体和伤害胎儿的行为也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因为尸体已经死亡没有了任何意识,胎儿根据民法相关规定,只有脱离母体和独立呼吸才能成为独立的自然人。2、在成立故意伤害罪的加重犯的,需要犯罪行为人实施故意伤害行为时,对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具有主观上的过失,即具有遇见危害结果的可能性。一、打人脑震荡赔偿的标准是什么打人脑震荡赔偿标准:受害者一般能根据医院的票据主张索取赔偿,其一般包括: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若是造成受伤者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严重的会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2、客观: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3、主体:一般主体
    2023-03-07
    483人看过
  • 犯罪故意要有危害结果的认识吗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是指犯罪分子主观上要做犯罪的行为,并且希望犯罪结果的发生,所以故意犯罪要有危害结果的发生。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23-06-14
    96人看过
  •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量刑解释内容是什么?
    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量刑解释内容是什么?知识产权犯罪量刑解释内容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犯知识产权罪是指违反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侵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秩序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二、侵犯知识产权的处罚内容是什么?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
    2023-04-13
    91人看过
  • 哪些因素影响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
    共同故意犯罪一般会有以下方面的认识因素:1、都认识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单独实施犯罪,而是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2、都不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种危害结果,而且认识到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会导致该种危害结果。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一、帮朋友写信找闺蜜当做女儿弃婴有罪吗帮朋友弃婴,可能构成遗弃罪的共同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他一起参加实施犯罪。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着希望或者放任的故意态度。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在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4、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即共同
    2023-03-24
    336人看过
  • 故意犯罪的是否认定为工伤
    故意犯罪的不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故意犯罪的;自残或者自杀的;醉酒或者吸毒的。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与故意犯罪过程或阶段是不同的概念。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它是在故意犯罪过程中不再发展而固定下来的相对静止的不同结局,具体案件中的犯罪只可能构成犯罪停止形态中的某一种犯罪形态,不可逆转或转化;而故意犯罪过程及阶段则在整体上呈现出前后相互连接、此伏彼起的递进和发展变化关系,一个人实施某种具体犯罪行为时,完全可能同时具有两个犯罪阶段及完整的犯罪过程。以往刑法理论中,在“故意犯罪的过程”、“故意犯罪的阶段”和“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等范畴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上曾出现模糊
    2023-08-09
    360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体现: 1、刑法总则中的体现:我国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2、刑法分则中的体现:在分则罪名方面,我国刑法作了相当详备的规定。在1997... 更多>

    #罪刑法定
    相关咨询
    • 犯罪故意中的事实认识错误是什么意思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7
      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有不正确理解。分为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和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即行为人只是在某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内发生了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因而也被称为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这种情况分为:对象错误、打击错误和因果关系错误。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
    • 共同犯罪的主观方面故意的认定是怎样的,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故意内容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般表现为共犯人对实施某一犯罪行为,共同犯罪人之间就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行为的显性,实行犯实施超出预谋故意伤害的犯罪故意内容:在主观方面故意的内容可是概括的,只要能认定在犯罪过程中存在“心理上的趋同和一致,对此之认识和意志应视为共同故意之范围。“共同犯罪是指只有二人以上以相同的故意实施了相同的犯罪行为,对于正犯实施的超出共同故意范围内的犯罪事实,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超出共同犯罪故意范围,帮助他人犯罪的
    • 内容是: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犯罪构成界定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17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 (1)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侵害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3)主观方面是故意; (4)客观方面是实施了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 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的认定及内容是什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24
      刑法理论关于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概念所采用的犯罪共同说,也要求共同行为人的实施行为须符合特定的一个犯罪构成要件。司法实践中,具体案情是复杂多样的,特别是存在某些客观上具有共同犯罪表象,而实质上与共犯有别的犯罪行为,更要求坚持共同犯罪须以符合犯罪构成为前提,以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例如,甲、乙均与丙有矛盾,甲欲杀丙以泄愤,乙则只欲打伤丙,但甲乙自知非丙对手,于是,甲乙共谋殴击丙,以实现各自的犯罪意图。
    • 犯罪故意的主要内容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5-14
      根据中国刑法第14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故意可以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具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对危害结果的直接故意,即结果故意。二是对危害行为的直接故意,即行为故意。间接故意具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为追求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了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二是为追求某一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一危害结果发生,三是突发性犯罪中不计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