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经济纠纷被扣押车辆的,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公安部明令禁止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参与经济纠纷。公安机关也没有义务要车。可以双方协商,双方协商不成的,需要到法院提起诉讼,经济纠纷和扣押车辆一起解决,对于因扣押车辆造成的损失,有权要求对方赔偿。
因经济纠纷扣车属于什么行为
因经济纠纷扣车属于非法侵占的行为。因为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债务人欠债不还的,债权人是没有权力私自扣留债务人车辆的,如果私自扣留债务人车辆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债权人应该申请财产保全,由法院扣留车辆。
如果连车带人一起扣留,就构成犯罪了,欠款属于财产,车属于不动产,也是财产,扣财产催讨财产,不属于严重违法,不构成犯罪。但是是一种违法的讨借行为。如果双方不理智,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财产保全,由人民法院查封车子以及他其他财产。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调解,还清欠款,调解不成,人民法院会判决,限期还清欠款,到期不还清欠款,人民法院可以拍卖车子,优先归当事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七条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权人为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为留置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作为经济纠纷受理的案件,经审理认为不属经济纠纷案件而有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已立案审理的经济纠纷案件,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认为有经济犯罪嫌疑,并说明理由附有关材料函告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的,有关人民法院应当认真审查。经过审查,认为确有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并书面通知当事人,退还案件受理费;如认为确属经济纠纷案件的,应当依法继续审理,并将结果函告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
-
警察管不管经济纠纷如何报警
145人看过
-
经济纠纷交警会不会扣车
412人看过
-
刑警队管经济纠纷吗
138人看过
-
车子按揭纠纷警察管吗
130人看过
-
经济纠纷警察是否受理
403人看过
-
涉嫌小额经济纠纷属于警察管辖范围吗
456人看过
-
警察会管小额经济纠纷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201、对于当事人之间所产生的小额经济纠纷,警察一般是不会管的,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双方进行调解。 2、《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
警察不管经济纠纷怎么处理?北京在线咨询 2023-05-141、经济纠纷不在警察的管辖范围内。 2、一般而言,经济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警察不能对经济纠纷的内容直接干涉,警察没有相关职权,警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解,但不能直接做出谁对谁错的决定。经济纠纷一般是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也就是民事诉讼。 3、《人民警察法》第六条,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 (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
-
警察可以投诉经济纠纷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9民事案件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为方便审理和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根据法律关系的性质对受理案件所进行的分类。 民事案件有涉嫌刑事犯罪的可能,依法可以将民事案件转为刑事案件先行审理。这需要根据具体按时间来判断是否判刑。 如经济案件的民事纠纷,被告即使没有赔偿能力也是不能转化为刑事案件的,国家一再立法禁止将民事纠纷用刑事手段解决。即使可能拘留也只是民事上强制措施的一种,和刑罚有着本质的区别。 如果是故
-
民事经济纠纷案警察会不会管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24对于民事经济纠纷,警察一般是不会管的。因为公安机关主要负责刑事案件和治安管理,因此民事经济纠纷不在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内。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调解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
2022年小额经济纠纷警察是否会管贵州在线咨询 2023-03-131、对于当事人之间所产生的小额经济纠纷,警察一般是不会管的,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双方进行调解。 2、《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