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债权让与对保证人的影响是如何规定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30 08:20:21 91 人看过

一、本条是对主债权让与对保证人有何影响的规定

主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享有。主债权转让只是使债权人发生变更,而并不改变债的内容。主债权转让的生效要件有四条:

1、主债权有效存在,且主债权转让并不改变债权的内容;

2、主债权的让与人(即主债权人)须有处分债权能力,且与受让人就主债权转让达成合意;

3、让与的主债权须有可让与性,依主债权性质不得让与或依主合同约定不得让与者除外;

4、主债权让与须经人同意或通知债务人,始对债务人发生效力。保证期间,主债权让与后,让与人脱离主债权债务的关系,受让人成为新的主债权人,让与人不得向主债务人请求给付。同时,依附于主债权的从权利如抵押权、利息债权、定金债权、留置权、保证债权等都一并转移给受让人。因此,保证人须对受让人承担义务,即在原保证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在主债权让与后,债务人得以对抗原主债权人的抗辩权,同时也有权对抗新主债权人。

需要注意的是,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服从约定。如约定主债权转让须经过保证人同意,那么,不经保证人同意便转让主债权的,保证人则不再承担原来的保证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13: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保证人相关文章
  • 保证人如何应对主合同变更的影响
    主合同变更对保证人的影响如下:1、主合同变更的,应当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2、主合同数量、价格、货币、利率等内容发生变化,未经担保人同意,减少债务人债务的,担保人应当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担保责任。债务人债务增加的,担保人对增加的部分不承担担保责任;3、主合同履行期限发生变更,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期限为原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期限。主合同变更后原担保人是否仍需担责债权人和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时,欲使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则必须取得保证人的同意。变更主合同的保证人承不承担保证责任可以依当事人的约定,或者取得保证人对合同变更的书面同意。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等内容,变更主合同会使主合同的权利义务的内容产生变更,这样,保证人保证责任的范围也会随之发生了变化。主合同内容的变更,虽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减轻债务人债务的
    2023-07-07
    455人看过
  • 债权转让对管辖权的影响
    1、协议债权转让管辖权,债权转让协议由债权人、债务人和受让人三方共同签署。在此情形下,若该协议管辖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应属有效。因为协议管辖是民事诉讼中处分原则的体现,是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合意,只要协议管辖合法有效,就对当事人和法院产生约束力。2、按照被告所在地原则,债权人和债务人在原合同中未约定管辖法院的,原则上被告住所地与原合同履行地法院均有管辖权。但是,原合同履行地与原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均不一致的,只能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债权转让后的管辖权如何确定1、债权转让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对债权转让债权人转让债权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讲,新的债权人即受让人将取代原债权人即转让人的地位而成为诉讼当事人,原法律关系消灭,而产生了一个新的法律关系。在此情况下,新的债权人提起的诉讼。2、债权转让地域管辖的特殊原则,所谓债权转让特殊地域管辖是指根据诉讼标的或标的物所在地确定管辖,也就是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2023-07-06
    231人看过
  • 管辖规定如何影响债权债务转让纠纷的解决
    债权债务转让纠纷的管辖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债权人撤销权纠纷管辖规定债权人提起撤销权诉讼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注意债权人的撤销权如同其他撤销权一样,应有除斥期间。债权人自应于权利行使期间内行使,否则,除斥期间届满后,债权人的撤销权即消灭。依《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
    2023-07-06
    120人看过
  • 探究代位权对债权人的主要影响。
    代位权对债权人的影响主要体现有债权人以诉讼方式行使代位权,次债务人应当向谁清偿债务,即债权人能否直接接受代位权诉讼取得的财产。一般认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不得超出债务人权利范围,债权人不得擅自处分债务人权利,债权人不得要求第三人履行支付义务。由于第三人对债权人没有支付义务,债权人无权接受清偿。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代位权的效果时,虽然可以代位受领,但受领的财产利益不得专门用于清偿债权,也不得自行抵消债务。如果你想用你收到的财产利益清偿你的债权,你需要债务人的同意;在大多数债权人的情况下,只能按照强制执行程序进行赔偿。但对此问题作出如下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确定代位权的,次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成立都有哪些条件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成立应具备以下条件: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确定,且必须已届清偿期。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3、债务
    2023-07-07
    333人看过
  • 债务人抗辩权类型对债权转让的影响
    债权转让中债务人对原债权人的抗辩权包括:1、先诉抗辩权;2、合同撤销抗辩权。债权已履行的抗辩权、债权无效的抗辩权、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权等。债务人可以行使这些抗辩权对抗债权人的请求。权利转让后,债务人也可能因事实产生新的辩护权,如合同权利转让后的解除条件;当合同规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辩护终止合同。债权转让的类型根据转让理由的不同?可以将债权转让划分为以下类型:1、支付转让型。企业在采购时?用持有的第三方的债权作为货款支付给销货方?销货方销售货物收到的是应收账款?但是对方债务人不是购货方?而是第三方即原来与购货方有债权债务关系的一方。2、债务重组转让。持有债权债务的各方通过协议或者其他途径协商债权转让的行为。与上一种类型不同的是?发生债权债务的交易活动在重组前已经完成?或者债权转让时并不同时发生交易行为?进一步说?重组后发生的交易仅仅是执行重组的结果?比如以非货币性资产偿还债
    2023-07-03
    275人看过
  • 债权人变更对担保的影响
    债权发生变更的,应当通知担保人,若没有通知担保人,则担保人对此不再承担担保责任,双方也可以约定禁止债权转让。具体规定依照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一、担保贷款担保人有什么义务?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担保责任分为一般担保和连带责任担保。一般担保是指在对借款人通过诉讼仍不能承担债务时,担保人应当承担担保责任;连带担保责任是指,债权人可以要求借款人和担保人任何一方承担责任,不受借款人有无能力的限制。双方对担保责任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为连带保证责任。二、担保人不承担担保责任的情形有哪些担保人不承担担保责任的情形有:1、债权人在担保期间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未经担保人同意,担保人对未经共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担保责任;2、在担保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3、一般担保的债权人在合同约定的担保期间或者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
    2023-03-19
    234人看过
  •  债权让与的特征及其影响
    债权转让需要满足要式性、无因性和处分行为。债权人与第三人达成一致意见即成立合同,无需特定形式。书面形式并非成立要件。债权让与具有无因性,旨在保障债权流转的安全性和善意受让人的利益。无处分权人让与他人债权需经债权人追认,否则无效。债权转让具有要式性。债权人与第三人达成一致意见,债权让与合同即告成立。除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批准或登记手续的情况外,无需采取特定的合同形式。债权让与合同的成立形式是否为书面形式,对合同的效力没有影响。对已经作成债权证书的债权进行让与,虽须交付债权证书,但该行为属于履行附随义务而非债权让与的成立要件。2、债权让与具有无因性。债权让与是基于各种原因而产生,可能基于买卖、赠与,也可能是代物清偿,但不论其原因为何及其有效与否,对债权让与合同的效力并无直接影响。这就是债权让与的无因性。该无因性,其目的在于保障债权流转的安全性,以及善意受让人的利益。3、债权让与是处分行为
    2023-11-10
    131人看过
  • 债权让渡的规则和影响
    1.必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2.债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就债权让与达成合意。3.转让的债权必须具有可让与性。4.必须有转让通知。效力如下:1.债权由原债权人让与第三人后,原债权人脱离与原债的关系,第三人取代而转为债权人。2.让与人对其让其的债权应负瑕疵担保责任债权转让的前提是什么债权转让的限制条件转让债权的前提如下:1、必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且债权转让不改变债权的内容。2、被让与的债权须具有可让与性。3、让与人与受让人须就债权的转让达成协议,并且不得违反法律的有关规定。4、债权的让与须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的限制条件为,有下列情形的债权不得转让: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这一条明确了我国在债权让与对
    2023-07-09
    250人看过
  • 股权转让对企业的影响如何?
    股权转让对现持有人是利好消息,对场外散户是利空消息。股权登记后就要分红、配股,多数公司配股、分红后股票一般都会下跌,调整好长一段时间。一般来说,股权转让对于现持有人来说是利好消息,对场外散户是利空消息。股权登记后就要分红、配股,多数公司配股、分红后股票一般都会下跌,调整好长一段时间。企业股权转让的税收筹划企业,转让,所得,股权,股息,分配企业股权转让的税收筹划新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转让有关所得税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4]390号)一文,主要针对企业股权转让的涉税问题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明确:一、股权转让人应分享的被投资方累计未分配利润或累计盈余公积应确认为股权转让所得,不得确认为股息性质所得。?二、企业进行清算或转让全资子公司以及持股95以上的企业时,投资方应分享的被投资方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应确认为投资方股息性质所得,在计算投资方的股权转让所得时,得以从转让收入
    2023-07-04
    118人看过
  •  合同权利转让对债权的影响
    合同权利转让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合同债权人将其权利转让给第三人享有。要点:一、须有有效债权存在;二、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三种情形除外:(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三、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合同权利转让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合同债权人将其权利转让给第三人享有。债权合同权利转让的要点有一、须有有效债权存在。二、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三、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合 同 权 利 转 让 定 义 要 点股份转让合同纠纷是指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涉及股权转让的合
    2023-10-09
    402人看过
  •  债权让渡如何对待保证人的利益?
    债权转让对保证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知义务和保证责任承担方面。在债权转让生效之前,若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保证人需承担通知的义务。债权人通知保证人后,保证人应向债权受让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在生效后的担保中,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债权同时转让,债权人无须通知保证人,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对受让人承担保证责任。债权转让对保证人的影响:在债权转让生效之前,若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保证人需承担通知的义务。债权人通知保证人后,保证人应向债权受让人承担保证责任。生效后的担保,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债权同时转让,债权人无须通知保证人,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对受让人承担保证责任。 债 权 转 让 对 保 证 人 是 否 有 影 响 ?债权转让对保证人产生影响。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五条,债权转让的,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对受让人承担保证责任。因此,当
    2023-09-13
    267人看过
  • 债权转让与债务转移的联系与影响
    债权转让与债务转移的关系:1、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转让对债务人无效;2、转让债务人将合同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3、债权债务总结转让当事人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转让给合同中的第三人。当事人订立合并后,合并合同的法人或者应当承担合并合同后的其他组织的权利。债权转让与债务转让的区别有哪些债权转让与债务转让的区别如下:1、债权转让采用通知主义,债务转让采用同意主义;2、债权转让合同的当事人是债权人和受让人,债务人不是当事人,债务转让合同的当事人是债务人和新债务人,债权人不是当事人;3、债权转让的债务人可以援助抗辩权和抵销权,债务转让的新债务人只能援助抗辩权,不能援助抵销权。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享有的债权全部或者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
    2023-07-12
    182人看过
  • 什么是债权让与,债权让与对保证人发生效力的条件是什么
    债权让与是指合同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债权全部或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有效的债权让与应符合三个要件:1.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且债权的让与不改变其内容;2.债权的让与人与受让人应当就债权让与达成合意,且债权具有可让与性。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根据当事人的特别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以及法律禁止转让的债权不具有可让与性;3.债权让与应当通知债务人。债权让与必然对保证人发生一定的效力。但是,债权让与对保证人发生效力是有限制的,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债权让与必须是在保证期间届满前作出,在保证期间届满后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债权让与对保证人不发生法律效力;债权让与必须依法或依约定作出;债权人应将债权让与通知债务人或保证人。债权让与自通知到达债务人时起,才对保证人发生效力。如果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特别约定,应从其约定,否则对保证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让与对保证人的效力主要表现在:1.积极效力。债权让与后,受让人有
    2023-04-11
    252人看过
  • 债权让渡的权益有何影响?
    债权转让的效力:1、债权由转让人转让给受让人。如果全部转让,受让人将取代转让人成为合同关系的债权人,让与人脱离原合同关系;部分转让的,受让人加入合同关系,成为共同债权人;2、让与人应当将债权证明文件全部交付给受让人。告知受让人主张债权的所有必要情况,如履行期限、履行方式、可主张的抗辩和债权的担保,以及所有被让与人占有的担保和文件;3、转让人将债权转让给受让人时,抵押权、留置权、定金债权、债权、担保债权等主债权的利息债权、违约金债权和损害赔偿请求也一并转让。公司债权转让的效力如何1、公司债权转让的对内效力。对内效力,是指债权转让在转让人和受让人之间发生的法律效力。具体表现为:1、债权由让与人转让给受让人。2、在转让合同权利时从属于主债权的从权利,如抵押权、利息债权、定金债权、违约金债权及损害赔偿请求权等也将随主权利的移转而发生移转,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2、公司债权转让的对外效力
    2023-07-07
    80人看过
换一批
#抵押担保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保证人
    词条

    保证人是对某项事务作出保证行为的人。再如债务等项的担保方面,保证人是指具有代为清偿票据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是非票据债务人对于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作出保证行为的人。 保证人与被保证人承担同样的责任。国家机关、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 更多>

    #保证人
    相关咨询
    • 保证人转让担保主债权的规定是哪些啊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04
      保证人转让担保主债权的规定如下所示: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债权同时转让,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对受让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保证人与债权人事先约定仅对特定的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或者禁止债权转让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 保证期间债的转移规定保证债权如何转让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8
      一、保证期间债的转移规定保证指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为债务人履行债务而向债权人所做的一种担保。是典型的人保、典型的约定担保。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责任期限是指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存续时间。《担保法》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满之日起6个月。在合同规定的保证期间和上述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
    • 民法典规定让与人对让与的债权负瑕疵担保责任
      江苏在线咨询 2024-08-31
      以买卖或其有偿方式让与债权,让与人对所让与的债权,负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当事人免除或限制此项责任的特约,在让与人故意不告知债权的瑕疵时为无效。无偿让与债权,让与人对权利瑕疵不负担保责任。但让人故意不告知瑕疵,对受让人因瑕疵所受损害负赔偿责任。受让人于债权转让成立时,明知权利有瑕疵而接受的,让与人不负担保责任。让与人对债务人的债务履行能力,不负担保责任,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保证期间以后转让债权是如何规定的?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1
      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人在原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另有约定,按照约定。在主债权转移的情况下,保证债务随之一并转移给新的债权人,并不需征得保证人的同意。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由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承担保证责任。主合同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债务转移必须经保证人的同意。
    • 对债权人的催收对保证人的诉讼时效有影响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9
      此问题涉及到一般保证与连带保证的区别。《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6条第1款明确规定:“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对于一般保证,《担保法》第25条第2款规定:“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