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挪用公款行为中的逃逸要件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14 01:20:09 443 人看过

本文介绍了潜逃和携带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潜逃是指行为人发现犯罪事实即将被揭露或已经揭露,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躲藏和逃离的行为。而携带则是指行为人在潜逃过程中,将犯罪所得、犯罪工具等物品随身携带,以便于日后的逃跑和隐藏。携带与潜逃是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认定贪污案件时,需要同时考虑携带和潜逃的情况。

潜逃是指行为人发现犯罪事实即将被揭露或已经揭露,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躲藏和逃离的行为。携带与潜逃是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的,没有携带认定潜逃则没有意义;携带贯穿于潜逃的整个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否则认定贪污就没有法律依据。

认 定 挪 用 公 款 逃 逸 的 三 个 关 键 要 素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营利活动,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而根据司法解释,构成挪用公款罪需要满足三个关键要素:1. 挪用公款;2. 归个人使用;3. 进行非法活动或者营利活动。

首先,挪用公款罪中的“挪用公款”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共财物挪用为个人使用,包括现金、有价证券、房产等。其次,“归个人使用”意味着挪用公款给特定人员使用,而非用于单位或国家的正常开支。最后,“进行非法活动或者营利活动”是指挪用公款后,行为人将公款用于非法活动或营利目的,谋取个人利益。

若行为人同时满足这三个关键要素,则可以认定其构成挪用公款罪。在此过程中,行为人需要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挪用公款的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挪用公款且数额较大,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进行非法活动。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若行为人同时满足以上三个关键要素,则可以认定其构成挪用公款罪。对于构成挪用公款罪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刑罚,如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等。

总结:潜逃与携带是潜逃罪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构成挪用公款罪需要满足三个关键要素: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若行为人同时满足这三个要素,则可以认定其构成挪用公款罪,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23日 08: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挪用资金罪中个人使用行为的法律分析
    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资金罪。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个人合伙构成挪用资金罪吗?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挪用个人合伙企业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达到六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能构成挪用资金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
    2023-07-08
    374人看过
  • 挪用公款转化为贪污罪的案例分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的规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关于贪污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如果行为人携带所挪用的全部公款潜逃,则全额认定贪污,实践中不存在争议。若行为人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后又投案自首的,应区分情况区别对待。行为人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后又投案自首,并设法积极退还挪用的公款的,应按挪用公款罪投案自首处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行为人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后挥霍完公款,又无偿还能力,自首后也不积极筹款退还或实际无法筹钱退还的,可以认定其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其投案自首的情节只能认定为构成贪污罪后的投案自首。如何量刑贪污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贪污罪有三种量刑,分别是:1、贪污三万元到二十万元的,判处行为人拘役或者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判处罚金;2、贪污二十万元到三百万元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行为人
    2023-07-06
    414人看过
  • 自首行为分析: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逃逸后自首认定标准是:1、逃逸人主动向交管部门或者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如实交错事实;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者打电话给交管部门或者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待处理并如实说明犯罪事实的;3、逃逸人在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哪些是交通肇事逃逸自首交通肇事逃逸自首有: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
    2023-07-02
    345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性质分析
    客观上,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人对自己所负义务的不作为。按照刑法理论,不履行作为义务的不作为行为,表现为什么都没有做和逃避应该做的两种形式。交通肇事后逃逸属于后者,是一种积极的不作为。《刑法》正是基于逃避行为的积极性,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与肇事后等候在现场,未对被害人实施救助的行为相区别开来,并规定为交通肇事罪的量刑升格情节。可以看出,交通肇事后逃逸这一情节的认定,是以交通肇事罪成立为基础,以肇事后的逃逸行为为加重的。但从《解释》第2条第2款第(6)项来看,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有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现场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此处却将交通肇事后逃逸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定罪情节。这就导致了同一情节在同一罪名中有了两种不同的法律效果,这种冲突的存在并不合理,也不合法。第一,在法律效力的层级上,《解释》把原本是量刑情节的逃逸行为上升为本罪的构成要件
    2023-06-11
    236人看过
  • 企业重组中的逃债行为分析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与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实施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全国企业改革重组正在有序深入进行,并取得初步成效。然而,企业改制中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债务处理问题。由于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性文件缺乏可操作性,加之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往往成为一些企业逃避债务的借口,极大地侵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阻碍了企业改制的顺利进行。本文仅就如何防止企业改制中的逃债作了粗浅的分析,分析了企业改制中逃债的主要案例,认为破产制度是一项清理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债务人财产,使其破产的法律制度债权人通过破产程序获得公平的偿付。破产法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有时成为一些企业侵害债权人合法利益的工具。如**针织总厂破产案,**针织总厂欠中国**租赁公司1.95亿日元,用于租赁融资租赁设备。一、二审法院均判决**针织总厂支付租金及利息。但二审宣判后,针织总厂向重庆市中级人民
    2023-05-07
    103人看过
  • 具体用途不宜作为挪用公款罪构成要件的解析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把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具体用途分成三类,即非法活动、营利活动以及非法活动、营利活动以外的一般用途,并加设不同条件作为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客观要件。关于这一点,理论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不能忽视不同的用途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实际的影响,特别是将挪用的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其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随之增加,立法对挪用公款不同用途规定不同的构成要件是有依据的。[1]还有观点认为,挪用公款罪的客观要件中,不应将挪用公款的社会危害性与挪用公款后用途的社会危害性混为一谈。[2]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刑事立法中,一般把目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动机行为则于犯罪的成立不产生影响。[3]笔者也认为将具体用途规定为挪用公款罪的客观要件,无论是在刑法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理由如下:第一、将具体用途作为犯罪构成要件,不符合我国刑事立法根据目的行为确定构成要件
    2023-06-11
    25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挪用公款犯罪的行为解析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1-30
      (一)国家工作人员,(二)利用职务之便,(三)挪用公款和公款范围,(四)挪用公款。《司法解释》第三条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偿还的,以挪用公款1万元至3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15万元至20万元为数额巨大的起点。挪用公款情节严重是指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或者数额未达到巨大,但挪用公款手段恶劣;多次挪用公款;挪用公款严重影响生产经营,造成严重
    • 挪用公款行为的构成要件?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05
      挪用公款成立的条件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
    • 挪用公款怎么分析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20
      挪用公款分析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1.1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机制不键全从检察院查办的此类案件来看,挪用公款案件的发生,都是因为案发单位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日常管理混乱,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有章不循,责任制度不落实,部门内部检查不到位造成的。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公司中,个别企业、公司为了偷逃国家税收和躲避债务,隐瞒经济效益,转移资金,严重违反财经纪律,建立帐外帐,私设“小金库”,为职务犯罪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 挪用公款罪的行为要件有哪些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24
      1、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即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而擅自将公款移作他用。 2、行为人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利用其主管、管理、经手公款的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 3、行为人挪用的公款是归个人使用的,所谓归个人使用,既包括由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由挪用者交给、借给他人使用。
    • 挪用公款的行为在中小企业中如何认定挪用公款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09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因此如果在中小企业中存在挪用公款的行为,构成犯罪的要包含下列三个要件: 一、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即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而擅自将公款移作他用。 二、行为人利用了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利用其主管、管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