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既遂能判多少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0 19:41:56 435 人看过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既遂能判多少年

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既遂能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性相当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抢夺方向盘是否可以判缓刑

危害公共安全罪抢夺方向盘不可以判缓刑。抢夺方向盘涉嫌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破坏交通工具罪,其量刑标准是: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03: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危险公共安全罪构成要素:方法与危害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有: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该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一)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使用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但前者必须是发生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后者只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犯罪。(二)在主观方面前者由过失构成,后者则出于故意。在司法实践中,对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构成的上述犯罪难以区分。二者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均已预见,并且都不希望结果发生。但前者虽不希望却未采取避免
    2023-07-15
    339人看过
  • 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1、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主体:境内外的机构、组织或个人;二、危害公共安全罪2、资助恐怖活动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3、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4、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5、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
    2023-04-18
    328人看过
  • 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驾驶罪如何认定
    一、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驾驶罪如何认定(一)从主观方面分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希望、放任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发生,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危险驾驶行为会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抽象危险,并且放任该抽象危险状态的出现,其主观恶性比较大,对于具体的危险状态和危害结果是直接故意,不是过失。危险驾驶罪是行为人在主观上不追求、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其对于危险驾驶行为所引起的危险状态和重大实害后果的心理态度不可能是直接的故意,只可能是间接故意或者过失。(二)从客观方面分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危险驾驶罪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客观上的实害结果。前者的客观行为表现为行为人通过实施危险方法,对具体危险状态和重大危害结果的积极促成,而不会采取措施避免。后者的客观行为表现为行为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但是行为人对其行为导致的具体危险状态和重大危害结果是采
    2023-04-30
    188人看过
  •  "关于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既遂刑罚标准的法律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实施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且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犯罪行为导致受害者遭受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行为人则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这是最严重的刑罚。如果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实施了一种危险的方法来危害公共安全,且未造成严重后果,那么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如果犯罪行为导致受害者遭受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那么行为人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可能被判处死刑,这是最严重的刑罚。 如 何 判 断 以 危 险 方 法 危 害 公 共 安 全 罪 是 否 构 成 既 遂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使用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对于该罪是否构成既遂,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行为人实施具体危险行为,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行为,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
    2023-09-13
    421人看过
  •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既遂能判多少年?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既遂对直接责任人员,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指境内外机构、组织或个人资助实施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和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行为。一、颠覆国家政权罪既遂怎么定罪处罚?颠覆国家政权罪既遂的定罪处罚:1、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即定颠覆国家政权罪;2、犯本罪既遂的,对其首要分子或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3-10年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二、分裂国家罪与煽动分裂国家罪区别作为均以分裂国家为其最终目的的犯罪行为,煽动分裂国家罪是指以语言、文字、图画或者其他方式,鼓动、刺激、怂恿、引诱、激励他人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
    2023-03-05
    73人看过
  • 飚车、醉酒驾驶能否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险方法?
    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主观上对危害后果主要持故意的心理态度,而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则为过失。飚车、醉酒驾驶虽然都是违反交通运输法规的行为,但行为人声音的故意并不能代表其对结果的故意。飚车、醉酒驾驶在客观上有可能造成多人死伤或重大公私财产损失的后果果,但是,这样的情况,能否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来处理,还要考察其主观状态。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有希望或者放任危害公共安全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就应当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
    2023-04-22
    292人看过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危险驾驶罪有什么区别?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以除爆炸、决水、放火以外的方法,并且要达到同等的危险程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危险驾驶也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那么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有什么区别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危险驾驶罪有什么区别?(一)危险驾驶罪是危险犯1、从危险性质上讲,危险驾驶罪属于抽象危险犯在刑法学理论上,以对法益发生侵害的危险作为处罚根据的犯罪,是危险犯。危险犯的社会危害性表现在行为虽未造成实际的损害结果,但使法益面临威胁,足以使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财产安全陷入危险。危险犯又分为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具体危险犯是指以发生侵害法意的具体危险作为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例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抽象危险犯则是指行为本身包含了侵害法益的可能性而被禁止的情形。就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的区分标准而言,可以认为二者只是危险程度的不同,即抽象危险犯是具体危险犯的
    2023-06-24
    378人看过
  • 危害公共安全刑法多少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既然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在认定这种犯罪时,就必须严格掌握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特定要件,不能盲目扩大解释,也不能任意缩小其范围,混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2023-02-28
    373人看过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众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状态?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存在未遂形态。具体原因如下:第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这种故意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持放任态度的间接故意,有些学者的观点认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存在未遂状态,即造成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状态时,就是危险犯的既遂,反之则不构成犯罪。一方面,这种观点混淆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将足以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而实际上这是一种类推解释。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要件中加上“足以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作为构成要件,是不当的类推,也违反了我国罪刑法定、禁止类推的原则。另一方面,这种观点还混淆了犯罪构成要件与犯罪既遂条件的区别,即“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状态
    2023-06-21
    144人看过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下列哪一行为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A.甲驾车在公路转弯处高速行驶,撞翻相向行驶车辆,致2人死亡B.乙驾驶越野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撞翻数辆他人所驾汽车,致2人死亡C.丙醉酒后驾车,刚开出10米就撞死2人D.丁在繁华路段飙车,2名老妇受到惊吓致心脏病发作死亡【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罪名,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主观表现为故意。与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同的是,该罪属于行为犯,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只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能够成该罪。选项A.C错误。甲、丙主观上属于过失,构成交通肇事罪,而非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选项B正确。乙驾驶越野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主观表现为故意,客观上足以危害到公共安全。因此,构成
    2023-05-04
    169人看过
  • 危害公共安全罪怎么判?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这样判的: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实践中会根据实际的罪名来进行判刑,对危害公共安全罪没有统一的判刑标准。一、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法院会判多久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判刑标准要根据犯罪情节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
    2023-06-23
    87人看过
  • 区分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交通肇事罪
    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除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手段或者方法外,采取了概括性的描述'其他危险方法'。对'以其他危险方法'加以正确的理解和界定的关键是如何准确界定'其他'。界定'其他'的涵义,即是要明确'危险方法'是相对哪些行为而言。2、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造成或者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交通肇事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即行为人在主观上不希望发生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但是应当预见或者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轻信能够避免,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高空抛物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高空坠物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罪名是有明确区分的。如果高空抛物是在明知或应知楼下有人的情况下故意将物体抛下,就触犯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甚至是“故
    2023-07-15
    145人看过
  •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过失危险方法量刑探讨
    如果公民存在因过失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刑事犯罪的。犯过失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危险方法是指与失火、过失决水、过失爆炸、过失投毒的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相当的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因此,对过失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既不能作无限制的扩大解释,也不能任意扩大其适用范围。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哪些标准量刑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下列标准来量刑的:行为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2、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
    2023-07-04
    159人看过
  • 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到哪个部门报案
    这一问题,解答如下: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立案侦查。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以及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地点,犯罪行为有连续、持续或者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连续、持续或者继续实施的地方公安机关都可以管辖。犯罪对象被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的公安机关也可以管辖。针对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用于实施犯罪行为的网站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接入地以及网站建立者或者管理者所在地,被侵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管理者所在地,以及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被害人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地公安机关可以管辖。行驶中的交通工具上发生的刑事案件,由交通工具最初停靠地公安机关管辖;必要时,交通工具始发地、途经地、到达地公安机关也可以管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怎么量刑危险方法危害
    2023-08-10
    6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终身禁驾是什么意思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22
      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投毒以外的各种不常见的危险方法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爆炸、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终身禁驾,是一个独立的罪名,是指故意以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以放火、决水,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犯本罪致人重伤、爆炸、投毒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决水。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
    • 2022年危害公共安全罪怎么判,危害公共安全罪要判多少年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2-05
      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按法律规定进行判决,具体是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不同的犯罪情节和犯罪结果,判处的刑罚也不同。 【法律依据】
    •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观要件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5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过失以失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一)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体要件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观要件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危害公共安全罪既遂条件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25
      危害公共安全的既遂标准表明,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的犯罪事实已经确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和故意的。2、行为人必须已经开始犯罪了。3、行为人的行为完成了某些犯罪的基本要素。依照刑法第十一五条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伤害、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判几年?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25
      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行为人携带爆炸物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虽未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但拒不交出的,构成本罪。行为人携带爆炸物的数量达到最低数量标准,能够主动、全部交出的,可以不按犯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