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性消费属于违法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2 09:33:56 205 人看过

一、诱导性消费属于违法吗

在法律层面上,诱使他人进行消费并不构成犯罪行为,然而,如果这种行为带有欺诈性质的话,那么它就构成了违法行为。

这种行为无疑侵害了消费者最基本的知情权以及他们享有的公平交易权,因此,商家应该按照消费者的请求来增加赔偿他们所遭受的损失。

而增加赔偿的具体金额则是按照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来计算,翻番后的数字作为最终的补偿金额;

倘若增加赔偿的金额低于五百元人民币,那么商家也必须支付五百元人民币给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二、诱导性消费是欺骗行为吗

诱导性消费不是欺骗行为。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特殊情形下对于老年人或者小孩等弱势群体的诱导可能构成不道德的销售行为,对于小孩可能可以通过撤销合同来挽回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

(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四)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诱导性消费属于违法吗”,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31日 06: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色诱网友高消费属于犯罪吗
    【事件经过】年仅20岁的小伙李某在担任某餐饮企业人事部经理的同时,还与他人组成了酒托团伙,团伙人员以约会等名义将男性网友骗至朝阳区某他人经营的酒吧内,进行高额消费。2014年9月,共作案4起,骗取2万元左右。昨天上午,朝阳法院审理了此案,李某表示认罪,但辩称他被捕前还未拿到钱。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年3个月。作案4起诈骗2万元据悉,2014年9月,被告人李某伙同马某等人,以网上约会等名义将男性网友骗至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双花园南里三区14号楼,由他人经营的盖娅酒吧内,以高价销售酒水等方式,诈骗被害人1000余元。经查明,2014年9月期间,李某伙同他人以此种方式共作案4起,诈骗被害人共2万元左右。庭审期间,李某表示认罪,他自称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只起到一个介绍作用。李某还当庭承认他参与诈骗之前就知道该酒吧存在酒托诈骗行为。但他辩称,女酒托都是酒吧的人。他只是暂时给酒托和服务员发工资,但不久
    2023-06-12
    461人看过
  • 诱导消费算诈骗吗?
    不正当价格行为
    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特殊情形下对于老年人或者小孩等弱势群体的诱导可能构成不道德的销售行为,对于小孩可能可以通过撤销合同来挽回损失。被诱导消费2000多可以报警吗被诱导消费2000可以报警。只要对方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处分了财产,不论数额多少都可以报警处理,要求公安立案,如果不立案要求出具不立案的说明。但构成诈骗罪的数额起点是3000元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
    2023-07-21
    456人看过
  • 网警钓鱼诱导女性卖淫是属于引诱卖淫罪吗?
    一、怎么样才构成引诱卖淫罪行为满足以下条件的,会构成引诱卖淫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促使了卖淫嫖娼活动的泛滥,因而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他人”,这里的“他人”主要是指妇女,但也包括了男子。“他人”可以是单个人,也可以是多人,介绍对象的数量和介绍次数不影响本罪的构成。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引诱他人卖淫的行为。引诱,是指行为人利用金钱、物质利益或非物质利益作诱饵,或者采取其他手段,拉拢、勾引、劝导、怂恿、诱惑、唆使他人从事卖淫活动。至于行为人的引诱行为是以言语、文字、举动、图画或者其他方式实施,与本罪的成立无关,引诱者允诺的内容有无实现,由谁实现,也不影响本罪的成立。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施了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行为的,都可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
    2023-03-13
    261人看过
  • 消费者如何被诱导消费
    一、协商和解。二、投诉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三、行政申诉。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请求有关行政部门解决争议,它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四、提请仲裁。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调解并作出判断或裁决。五、提起诉讼。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食品浪费法规定经营者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最高罚多少元一、食品浪费法规定经营者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最高罚多少元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
    2023-07-05
    359人看过
  • "利润诱导消费犯罪吗?"
    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是不是诈骗。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特殊情形下对于老年人或者小孩等弱势群体的诱导可能构成不道德的销售行为,对于小孩可能可以通过撤销合同来挽回损失。如果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处分了自己的财产则会构成诈骗。欺诈消费者的行为(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5)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6)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7)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8)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9)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
    2023-07-07
    317人看过
  • 如何避免被诱导性消费所欺骗
    一、如何避免被诱导性消费所欺骗不当引导消费并不视为欺诈行径,一般而言,这种行为本身并非违法,也未达到犯罪程度。因为,营销活动的核心目标在于吸引那些原本并无明确购物计划的人群进行消费,亦或是激发那些消费意愿相对薄弱之人的购买欲。然而,在特定状况下,若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及其他脆弱群体进行诱导,则可能被升格为不道德的推销行为。在此类案件中,儿童可采取撤销合同等方式以维护自身权益。依据现行法规,实施虚高或误导性的定价策略,诱使消费者或商户与之达成交易,从而构成价格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
    2024-07-06
    426人看过
  • 导游可以诱导游客消费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导游和领队应当严格执行旅游行程安排,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四十一条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应当佩戴导游证、领队证,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旅游者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引导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劝阻旅游者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导游和领队应当严格执行旅游行程安排,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或者中止服务活动,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导游人员分为哪几种一、按业务范围划分,导游人员分为海外领队、全程陪同导游人员、地方陪同导游人员和景点景区导游人员1、海外领队是指经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的委派,全权代表该旅行社带领旅游团从事旅游活动的工作人员。2、全程陪同导游人员(
    2023-04-22
    142人看过
  • 用女号聊天诱导消费犯法吗
    在探讨使用女性账号进行商业聊天并诱发消费是否构成违法这一问题时,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判断。通常情况下,营销活动旨在激发那些原本未有显著购物意愿的人群进行消费,或者诱导那些需求冲动不足的人产生购买欲望。此类理性且中立的诱导行为本身并不违法,也不能被认定为犯罪行为。然而,若这种行为针对包括老人、儿童在内的弱势群体进行诱导,恐怕便会构成一种违背道德准则的销售行为。另外,如果诱导行为涉及价格欺诈或夸大宣传,那么便极有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比如,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款的规定,利用虚构或误导他人的方式价格诱导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属于价格违法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诱导消费行为存在欺诈行为,即侵犯了消费者最为基础的知情权及公平贸易权,那么便属非法行为了。如果消费者由于此种诱导落入误区,进而导致其财产方面受到损失的话,那么该行为也许会构成性质更为严重的诈骗罪名
    2024-05-10
    308人看过
  • 被诱导性买房违法吗怎么处理
    倘若开发人员在销售其房产时存在过度吹嘘、虚假宣传等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已经证实构成了合同中所规定的违规事项,以及侵犯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此时,他们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同时也需要对由此导致的所有经济损失给予赔偿。然而,假如卖方故意隐瞒信息或者采取欺骗手段诱使购买者支付资金,这种恶意行为已经符合刑法中的诈骗罪定义,就必须要面临刑事诉讼,承受相应的法律制裁和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4-26
    225人看过
  • 行为对消费者购买的诱导是否违法?
    诱导消费者购买的行为是否违法,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诱导消费中有诈骗行为,经营者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婚外情行为违法吗?婚外情第三者并不违法。第三者应当接受道德舆论的谴责,接受道德法庭的审判,依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第三者无需承担任何法律上的责任。夫妻双方因一方婚外情离婚的,有婚外情的一方属于过错方,无过错方有权向其请求损害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
    2023-07-06
    305人看过
  • 诱导消费处罚有哪些吗?
    一、诱导消费处罚有哪些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诱导消费中有诈骗行为,诈骗者要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要求规定:(一)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二)经营者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
    2024-01-12
    124人看过
  •  违反消费者权益的误导性消费
    本文介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广告法的相关规定以及解决消费纠纷的方式。消费者在遇到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可以要求赔偿。对于无理由退货问题,商家需与消费者协商约定。解决纠纷的方式包括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下内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误导消费者进行消费。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属于订立消费合同,是否能够无理由退货,取决于双方是否有此约定,无此约定的,商家有权拒绝退货请求。如果是商品不符合要求,才是法定的退货情形。解决纠纷的方式主要有: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
    2023-10-20
    146人看过
  • 误导性诈骗:诱导责任归属
    诱导性诈骗会构成诈骗罪,通过引诱的行为实施诈骗活动的,如果情节严重或者诈骗财物数额达到较大的,就会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得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到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到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到行为人取得财产直到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诈骗赃物是否构成诈骗罪?诈骗赃物构成诈骗罪。满足下列条件构成诈骗罪:1、客体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为公私财物所有权。2、主体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3、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丁某没有以占有财物为目的,即使之后花掉,也只是间接故意,不构成本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
    2023-07-11
    354人看过
  • 商家诱导消费者消费是多少
    "诱导消费"这种行为,本质上是运用相应的表述或其他形式的推销策略来促使消费者购买。然而,若商家在此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需对消费者支付其所购物品价格的三倍赔偿。若商家在明知产品存在瑕疵的前提下仍将其出售给消费者,并因此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则可能面临刑事追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2024-07-31
    22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诱导性消费成骗局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3-12-22
      不是的。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特殊情形下对于老年人或者小孩等弱势群体的诱导可能构成不道德的销售行为,对于小孩可能可以通过撤销合同来挽回损失。
    • 怎样定义是诱导性消费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13
      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当然,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出分了自己的财产则可能会构成诈骗。
    • 2022年诱导性消费是欺骗行为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14
      不是的。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特殊情形下对于老年人或者小孩等弱势群体的诱导可能构成不道德的销售行为,对于小孩可能可以通过撤销合同来挽回损失。
    • 诱导性消费是怎样定义的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20
      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当然,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出分了自己的财产则可能会构成诈骗。
    • 医院诱导诱导消费可以判刑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25
      诱导消费者的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涉嫌商业欺诈的,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货。造成损失的,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可以独立选择解决消费者纠纷的方式有五种:一种是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另一种是要求消费者协会调解;第三,向有关行政部门上诉;第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