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使用伪造的户口本、身份证,冒充房主即王某之父的身份,在某房屋中介公司以出售一处房屋为由,与徐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购房款为100万元,并当场收取徐某定金1万元。之后王某又收取徐某支付的购房首付款29万元,并约定余款过户后给付。后双方在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时,王某虚假身份被住建委工作人员发现,余款未取得。
王某构成合同诈骗罪吗?
根据《刑法》第224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成立合同诈骗罪:(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本案中,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用其父亲的名义与徐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以签订合同的方式骗取徐某财物,徐某已将30万元交付给王某,王某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
按照我国有关法律中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具体量刑幅度根据诈骗数额确定。
构成合同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罪既可以由个人实施,也可以由单位实施,因此,只要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合同诈骗,骗取的财物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就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单位或者个人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
冒充他人签订合同会不会构成诈骗,法律上是如何确定的
429人看过
-
合同诈骗:被骗签合同是否构成犯罪?
356人看过
-
男子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构成合同诈骗被判刑
70人看过
-
冒充老板签合同诈骗怎么判?
358人看过
-
冒充私人笔迹签合同是不是侵权
54人看过
-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实施合同诈骗构成何种犯罪
393人看过
合同诈骗也属于诈骗罪的一种,我国法律规定了定罪数额,只有数额达到较大(3000元以上)才成立诈骗罪,法院才会定罪处罚,诈骗数额有三个标准,数额较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指个人诈... 更多>
-
冒充别人签合同算诈骗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2-01诈骗无疑。这类诈骗惯用的手段就是假冒各类单位以中奖、贷款、办卡等名义诱使你“登记个人信息”、“签合同”,之后骗钱,如果你拒绝,骗子就以涉嫌违约等莫须有的罪名,告诉你被起诉了(冒充法院),假称要给你发传票,甚至采取强制措施等吓唬你,骗你支付所谓的违约金、解约金、和解金、保证金、罚款、押金等。不用搭理骗子,拉黑就行了。
-
冒充他人签合同是否构成诈骗,有哪些规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10冒充他人签合同可能构成合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
-
冒充别人签订合同犯法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1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充他人签订合同,骗取对方财产,金额在2万元以上的,涉嫌合同诈骗的,应当立案追诉。 根据刑法规定,以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
在签订合同阶段以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04在合同的签订阶段,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下列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或造成较大损失的,应当认定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并追究刑事责任,具体表现为: (1)虚构主体,编造并不存在的公司、单位与他人订立合同的; (2)冒用或盗用他人名义,利用或使用盗窃来的其他单位的介绍信、合同章或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与他人签订合同的; (3)使用伪造、变造或者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