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期间过敏是否算工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过敏不属于上述所称的事故伤害和意外伤害,如果职工在上班期间的过敏经过鉴定后属于《职业病目录和分类》中的职业病,应认定是工伤。
上班期间过敏算工伤吗
上班期间过敏算工伤。工伤亦称“公伤”、“因工负伤”。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负伤。根据国家规定,执行日常工作及企业行政方面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从事紧急情况下虽未经企业行政指定但与企业有利的工作,以及从事发明或技术改进工作而负伤者,均为工伤。工伤赔偿标准,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单位装修甲醛过敏算不算工伤
459人看过
-
过敏是否算作工伤?
491人看过
-
工伤期间上班了还算工伤吗
293人看过
-
上班时间受伤算工伤还是不算工伤呢
446人看过
-
在上班时间在上班的路上摔倒,算不算工伤
480人看过
-
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算不算工伤,上班时间打架算工伤吗
162人看过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的认定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职业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工伤不管什么原因... 更多>
-
上班期间过敏算工伤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4-10-05上班期间过敏算工伤。工伤亦称“公伤”、“因工负伤”。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负伤。根据国家规定,执行日常工作及企业行政方面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从事紧急情况下虽未经企业行政指定但与企业有利的工作,以及从事发明或技术改进工作而负伤者,均为工伤。工伤赔偿标准,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一、什么叫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针对工伤而设定的一种社会保险。所谓工伤,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岗位上,从事与生产劳动有关的工作
-
所以,工作期间过敏会算工伤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17工作期间过敏算是工伤吗? 这种情况,建议先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后,如果您认为你的伤害有可能构成残疾的,在伤情稳定的情况下,向劳动局提出,由劳动局指定的工伤医院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鉴定)。根据鉴定的结果,综合你的月工资与单位协商索赔。如果与单位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具体赔偿项目可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工资、伙食补助费、交通费、营养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
-
工伤期间没有上班算不算工伤海南在线咨询 2022-02-13不算。不管是一般企业或事业单位、公务员都要遵循国家劳动法。工伤期间是发放工伤工资,标准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不用上班,不参与工伤期间的工作和活动,除非单位特别要求。《劳动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九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
-
上班工作场所,引起的过敏算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2需要先申请职业病鉴定,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未按规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以在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治疗终结后申请劳动能力(伤残等级)鉴定,伤残等级以鉴定结果为准。然后按照伤残等级计算伤残赔偿数额。
-
皮肤过敏算工伤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20单独的皮肤过敏是不构成工伤的,如果你在这样的单位工作时间较长,工作条件恶劣、劳动卫生保障条件不足,而且同行业中出现“过敏,脸上长癣,爱发烧”这种症状比较普遍的话,建议你去做职业病鉴定(到医院检查),查清病因,涉及职业病的话,可以认定工伤。如果检查的结果不是职业病,但仍然是因为工作原因诱发疾病,仍可以考虑进行工伤认定,但之前,你个人可以到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事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