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哪些合同为无效合同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8 22:30:12 324 人看过

若不符合以下各项条件,则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1.订立合同时,各方当事人皆应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在双方签署合同之际,其表达的意愿应当真实无误,并且不包含任何欺骗、恐吓或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3.合同内容不得与现行法律、行政法规所禁止的强制性条款相冲突,亦不得与公共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背道而驰。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12: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2024民法典是如何规定合同无效的
    一、民法典是如何规定合同无效的1、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是: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致合同当然不发生效力的情形。行为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行为能力不符合的、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应作无效处理。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三条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二、如果合同被确认无效怎么办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尚未履行的,不得履行,正在履行的,应立即终止履行。(1)无后果的不做处理如:在合同履行前,被确认无效,此时尚未造成后果,可不作处理。(2)在当事人之间返还财产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请求权,而
    2024-04-02
    419人看过
  • 《民法典》中规定合同无效定金如何办
    一、《民法典》中规定合同无效定金如何办?合同无效后定金要退还给交付了定金的一方。因为无效的合同自始无效,所以合同当事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要互相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要折价补偿。并且过错方需要按自己的过错给对方相应的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2024-01-29
    128人看过
  • 合同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合同无效的规定有:无效合同终止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合同无效的情形是:主体不适格的;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违背公序良俗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等。合同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根据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023-08-01
    125人看过
  • 民法典如何认定合伙合同无效
    一、民法典如何认定合伙合同无效《民法典》认定合伙合同无效的情形分别有: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伙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伙合同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签订的合伙合同无效;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等。《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二、合伙协议的效力如何认定(一)公民个人之间订有书面合伙协议,且合伙协议的订立及协议内容符合《民法典》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和对合伙协议内容要求的,应认定合伙协议有效
    2024-01-25
    149人看过
  • 民间借贷合同中哪些规定被认定为无效
    一、民间借贷合同中哪些规定被认定为无效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有:1.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2.出借人明知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3.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4.非法吸收存款的;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6.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其他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六)违背公序良俗的。二、民间借贷合同如何有效撰写的按照法律规定撰写就是
    2023-07-17
    458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合同法规定的无效合同有哪些
    一、劳动合同法合同法规定的无效合同有哪些?《合同法》已经废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二、劳动合同和民事合同的区别主要是什么?1、两者存在的社会领域不同:劳动合同存在于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领域,涉及劳动过程的发生与实现。民事合同调整的则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民事合同注重的是商品流通过程,相对而言,很少关注商品生产过程。2、合同双方当事人不同: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须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须是劳动者;而民事合同则没有这样严格的要求,双方当事人没有限制,可
    2023-04-13
    275人看过
  • 买卖合同民法典有哪些规定
    一、买卖合同民法典有哪些规定1、进行买卖交易一般要签订买卖合同,而签订合同可以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民法典规定,法律对其他有偿合同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四十六条,【买卖合同准用于有偿合同】法律对其他有偿合同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二、买卖合同的特征有哪些1、买卖合同是有偿合同出卖人交付标的物并转移其所有权于买受人,是以获取买受人支付的相应价款为目的;买受人支付价款,是以获取出卖人交付标的物并转移其所有权为目的,两者互为对价、具有明显的有偿性。这是买卖合同的基本特征,也是买卖合同区别于赠与合同的显著标志。2、买卖合同是双务合同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互相对应互为条件,一方当事人的权利,恰是另一方当事人的义务,一方当事人的义务恰是另一方当事人的权利。出卖人
    2023-06-19
    76人看过
  • 民法典对哪七种合同的无效做出了规定
    一、民法典对哪七种合同的无效做出了规定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2.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3.依法被认定为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4.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其他部分仍然有效。5.合同无效,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履行或者已经给付的,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6.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7.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般情况,具体情况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情况来进行判断。二、可撤销合同和无效合同的区别有哪些?可撤销合同和无效合同的区别有:1.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乘人之危、欺诈胁迫且不危害国家利益;而合同无效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2.认定程序的启动不
    2023-10-13
    473人看过
  • 保管合同民法典规定有哪些?
    一、保管合同明法典规定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八十八条至第九百零三条对保管合同规定如下:第八百八十八条保管合同是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还该物的合同。寄存人到保管人处从事购物、就餐、住宿等活动,将物品存放在指定场所的,视为保管,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另有交易习惯的除外。第八百八十九条寄存人应当按照约定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费。当事人对保管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无偿保管。第八百九十条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时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八百九十一条寄存人向保管人交付保管物的,保管人应当出具保管凭证,但是另有交易习惯的除外。第八百九十二条保管人应当妥善保管保管物。当事人可以约定保管场所或者方法。除紧急情况或者为维护寄存人利益外,不得擅自改变保管场所或者方法。第八百九十三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有瑕疵或者根据保管物的性质需要采取特殊保
    2023-06-19
    93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无效的民事行为有哪些?
    一、民法典规定无效的民事行为有哪些?《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二、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含义是什么?《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其含义是:1、自始无效。无效民事行为之无效,自行为
    2023-04-13
    474人看过
  • 哪些合同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合同无效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首先,由于主体资格不当而签署的合同。具体而言,就如缺乏民事行为能力者擅自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都是无效的。其次,在产生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也必然是无效的。例如,当行为人和相对方带着虚假的意思表示进行施力时,这种民事法律行为自然也是无效的。再者,若存在着恶意串通从而伤害他人利益的合同,那么此类行为则会被视为无效。就是指当事人之间恶意勾结,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的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法律行为,显然也是无效的。此外,那些严重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风尚的合同亦是无效的,因为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风尚。最后,还有一种情形是合同中免责条款失效。具体来说,以下这两种免责条款是无效的:第一,对他人人身造成伤害的条款;第二,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他人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的条款。《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
    2024-08-06
    152人看过
  • 无权处分合同效力规定在民法典中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针对无权处分合同的规定,无权处分合同均有效,但是只具有债权效力,不具有物权效力。比如订立房屋买卖合同,订立之后,合同生效,但是房屋的所有权还没有转移。我国现在施行的是区分原则,即债权与物权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区分,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关于物权处分的合同,与物权是否设立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所以无权处分合同有效。民法典中没有登记的合同效力如何民法典规定,没有登记的合同,是当事人自愿签订,是真实意思表示,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
    2023-07-01
    198人看过
  • 民事法律规定哪些合同有效,民事法律法规中哪些合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应具有法律效力,一般要求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是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是真实的;(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相关延伸】问:无效合同有哪些情况?答:《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和相对人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强制性规定不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四百九十七条【格式条款无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格式条款无效:(一)有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法第五
    2023-08-05
    297人看过
  • 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为哪些
    一、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为哪些(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所谓欺诈,就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欺骗对方,目的是使其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与之订立合同。如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利用托儿共同欺骗他人,假扮订立合同骗取对方的定金、预付款。构成欺诈要有一方有欺诈的故意,实施了欺诈的行为,受欺诈方签订合同是受欺诈的结果等要件。(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即双方当事人互相勾结,为牟取非法利益,共同订立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如以低价变卖国有资产,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等。(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指当事人订立合同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在目的和内容上是非法的。如名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合同,名为借贷、实为非法集资的合同,名为分包、实为转包的合同,为逃避债务而转移资产的合同。(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也就是违反公序良俗的
    2024-01-09
    48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合同无效的后果有哪些民法典规定合同无效有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1-09
      《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规定了两个条文。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
    • 民法典民法典合同无效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13
      不满足以下条件的合同是无效的: 1.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民法典规定合同无效时应该由哪些行为去处理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7-16
      1、返还财产。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因为无效合同从开始就无效,所以返还财产就是使当事人的财产关系恢复到合同签订以前的状态。也就是说,是谁的财产就应当归还给谁。如果标的物已消耗、损坏或灭失,或者已被善意的第三人合法取得而不能返还时,则可用赔偿经济损失的办法进行抵偿。 2、赔偿损失。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如果双方均有过错,那
    • 民法典规定无效的合同有哪些,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如何办?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14
      一、无效的合同有哪些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合同或者合同条款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一般属于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但是如果还损害了国家利益,则属于无效合同。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违反
    • 保证合同无效或无效民法典规定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15
      《民法典》规定主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一般是无效的,特殊情形除外。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