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解除合同期限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对解除合同期限的规定是: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的,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二、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如下: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在法定解除权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直接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无需征得对方当事人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三、解除合同和违约责任的规定是什么
合同解除后,合同关系解除,就不存在违约责任。但法律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
根据履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所以,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也不表现为违约责任,而是一种民事责任,主要包括不当得利返还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章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n(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n(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n(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n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n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n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民法典规定合同履行期限届满还可以解除吗
488人看过
-
租房合同解除规定:民法典的规定
172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什么条件下自动解除合同
372人看过
-
违约方解除合同的权利《民法典》规定是什么
487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合同解除后怎么处理
464人看过
-
民法典中企业解除无限期合同有什么条件
74人看过
-
在民法典中解除转让股权有规定合同期限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14解除股权转让合同有合理期限,解除股权转让合同的期限可以由当事人约定,没有约定的,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
-
民法典未约定履行期限合同怎么去解除呢?四川在线咨询 2023-05-10未约定履行期限合同如果想解除,则需要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协商一致后方可解除。 或者当出现当事人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情形以及下列法定情形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什么是民法典定解除浙江在线咨询 2023-10-15《民法典》的法定解除是合同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法定解除权的行使直接导致合同权利义务消灭的法律后果,是法律对非违约方的规定救济,不得约定排除。
-
民法典规定合同终止与解除有什么不同?重庆在线咨询 2023-03-18所谓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基于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合同的终止,是指合同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合同关系客观上不复存在。二者的区别主要在: (1)二者的效力不同。合同的解除即能向过去发生效力,使合同关系溯及既往地消灭,发生恢复原状的效力,也能向将来发生效力,即不发生溯及既往的效力。而合同的终止只是使合同关系消灭,向将来发生效力,不产生恢复原状的效
-
民法典可撤销合同怎样规定除斥期限福建在线咨询 2023-01-05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可撤销合同的除斥期间是一年,自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开始计算。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