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造事实借款是否为诈骗行为?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5 14:40:57 148 人看过

构成诈骗。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隐婚借款属于诈骗罪吗

不属于。

1、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属于诈骗。但是隐瞒结婚事实借款,并不算诈骗。

2、如果对方借钱是准备还的,只是隐瞒了婚姻事实,不构成诈骗。

3、如果对方一开始就不准备还钱,想以这种手段骗取钱财,则构成诈骗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1日 05: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借款相关文章
  • 捏造事实非法占有行为构成什么犯罪
    捏造事实,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构成敲勒索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2-07-28
    223人看过
  • 捏造事实导致诽谤行为的罪名有哪些
    一、捏造事实导致诽谤行为的罪名有哪些损害他人名誉的,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事实,公然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捏造事实”,就是无中生有,凭空制造虚假的事实。诽谤除捏造事实外还要将该捏造的事实进行散播,散播包括使用口头方法和书面方法。捏造事实的行为与散播行为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本罪。如果只是捏造事实与个别亲友私下议论,没有散播的,或者散播的是客观事实而不是捏造的虚假事实的,都不构成本罪。本罪是故意犯罪,诽谤行为针对的也必须是特定的人。二、如何明确诽谤罪的认定标准如下明确诽谤罪的认定标准:1.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2.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
    2023-12-09
    62人看过
  • 安陆男为骗拆迁款捏造出个儿媳被判诈骗罪
    今日,媒体从安陆法院获悉,该男子因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8个月,缓刑两年并处罚金3000元。2013年底,安陆市东城经济开发区某村开始拆迁改建。按照拆迁补偿规定,该村按人口,每人可得40平方米的还建房。王某家共有6口人,为了套取国家安置还建房,当年12月,王某到武汉情人将1995年出生的儿子改为1990年出生,使其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之后,王某给儿子伪造了一个结婚证,凭空捏造出一个名叫罗莎的儿媳妇。这样一来,王某的家庭成员由6人变成了7人,按照拆迁补偿规定,王某可多得拆迁安置面积40平方米(市场估价约93508元)。2014年11月,王某如愿领走一套120.49平方米的拆迁还建房,因后续拆迁还建房仍在建设中,王某余下160平方米的还建面积(含企图诈骗的40平方米)并没有到手。王某家有多少人,有没有儿媳妇,村里几乎人人皆知。王某的伎俩很快被人发现举报,王某随后投案自首。然而,王某以虚构事实、隐
    2023-04-23
    295人看过
  • 借款行为构成诈骗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借款行为构成诈骗借款合同是无效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的效力,应当依照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编的有关规定确定,不得仅以超越经营范围确认合同无效。一、格式合同有没有无效的法律?格式条款指的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我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格式条款的无效情形。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格式条款无效:(一)具有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条规定的无效情形;(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三)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二、合同超越经营范围是否有效一般情况下,公司超越经营范围签订的合同有效。司法实践中,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限制性规定,公司超越经营范围签订的合同一般都会被视为有效合同。若违反国
    2023-03-14
    480人看过
  • 伪造合同借钱是诈骗行为吗
    一、伪造合同借钱是诈骗行为吗伪造合同借钱不一定是诈骗,如果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利用伪造的合同骗取债权人借款的,才会构成诈骗,而且如果骗取的财产数额较大的,还会构成犯罪;如果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的,是不会构成诈骗的,但伪造合同也属于一种违法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虚构事实借钱是否算是诈骗虚构事实借钱,一般算是诈骗,但是不一定会构成诈骗罪。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编造谎言、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符合以下构成要件的,构成诈骗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仅限
    2024-01-06
    373人看过
  • 我国法律是否将借款不还视为诈骗行为?
    一、我国法律是否将借款不还视为诈骗行为?借钱不还和诈骗罪是有一定得距离的,但借钱不还还是可能构成诈骗罪的,只要借钱不还达到借贷式诈骗要件的,就会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以上公私财物的行为”。借贷式诈骗与民事债权债务纠纷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是以借款为名转移财产、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等等。二、借款不还可以怎么处理借钱不还,债权人可以与借款人协商,约定还款的期限。如果是法院的执行款,暂时无力偿还的,可以申请进行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约定不明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债权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偿还。《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
    2023-11-10
    457人看过
  • 缺乏不归还借款意愿是否视为诈骗行为
    一、缺乏不归还借款意愿是否视为诈骗行为看具体情况定。如果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在借款时采用了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如虚构借款用于某种投资或营利性的活动,导致出借人产生错误的认识,误信行为人有还款的能力,在借到钱后,行为人在使用上毫无顾虑和节制,就可以算诈骗,否则不算诈骗。《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借款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
    2023-12-31
    349人看过
  • 捏造事实是否侵犯名誉权
    一、捏造事实是否侵犯名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同时,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九十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二、侵犯名誉权的证据1、新闻媒体、书刊对公民或法人报道失实损害其名誉的证据。如报道内容的原始载体。2、以口头、书面或暴力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贬损他人人格的证据。可举出证人证言
    2023-06-17
    383人看过
  • 已还部分借款是否仍算诈骗行为
    该项行为并不涉及犯罪问题,这种因借款未果而产生的民事纠纷并不在公安机关的立案范畴之内,故无需承担任何刑事责任;仅需根据相关法规和审判流程,通过民事诉讼途径予以妥善处理即可。依照法律规定,所有债务都应得到及时、充分的偿付。若出现短期内无法如数偿还的情况,在征得债权人同意或经过法定程序(即经由法院裁定)后,债务人可选择分阶段偿还债务。对于具备偿还能力却故意拒绝还款者,法院将依法依规对其进行判决,强制要求其履行还款义务。《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4-08-08
    362人看过
  • 借款是否算诈骗,你认为呢?
    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构成诈骗是有条件的。借钱不还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由于没有能力偿还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诈骗。如果有能力偿还不还,可能涉嫌诈骗罪。“借钱不还”型诈骗,即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此类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由于犯罪人通常都是披着民间借贷的面纱实施,而且多发于亲戚、朋友、熟人之间,因此与民事案件中的债权债务纠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必须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将债务纠纷作为犯罪处理,避免打击无辜。赌场借钱可以起诉吗当事人对于他人在赌场上借钱的行为是不可以起诉的。赌博是一种违法行为,由此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也是非法的,因此不可以起诉。在赌场上借钱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这样的情况可以直接不还,不过所承担的一些纠纷肯定会存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
    2023-07-03
    411人看过
  • 捏造谣言毁坏他人名誉是否造成犯罪行为
    一、捏造谣言毁坏他人名誉是否造成犯罪行为可以构成。《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二、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是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为故意。1.诽谤罪客体要件诽谤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诽谤罪客观要件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
    2023-07-22
    226人看过
  • 名借实骗怎么认定诈骗罪行为
    在判断某个金融行为是否构成欺诈犯罪时,我们需兼顾多重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首要任务是,深入剖析申请借贷者在获取贷款时是否怀有故意侵占他人财产的不良意图。譬如,借款者是否清楚自身无力还款却大举借贷,抑或贷款到手之后便挥金如土、藏匿财产以逃避债务等。其次,我们需认真研究借款者在获取贷款过程中所运用的欺诈手法与策略,例如他是否蓄意编制虚假的贷款项目用途、是否提供存在虚假信息的担保物等等。实际审判工作中,如若借款者利用凭空捏造的事实或者刻意掩盖真实情况来干扰贷款方的决策,使得对方误信其言并在这种错误认知之下将钱财交付给借款者;然后,借款者获得这笔财富后,没有合理解释便不予返还,那么如此行径恐将被视为涉嫌构成刑事犯罪的诈骗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2024-08-11
    115人看过
  • 借款迟迟不还是否被视作诈骗行为
    一、借款迟迟不还是否被视作诈骗行为借钱不还不一定算诈骗,构成诈骗是有条件的。借钱不还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由于没有能力偿还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诈骗。如果有能力偿还不还,可能涉嫌诈骗罪。“借钱不还”型诈骗,即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二、借款不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吗经法院判决后仍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三、借款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3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
    2023-08-09
    269人看过
  • 诈骗行为下的借款合同是否还有效
    倘若行为者的作为触发借款合同的欺诈状态,并在特定情况下构成合同无效,其具体表现如下所述:首先,合同条款若违反了国家法规及行政规章的严格限制,亦或背离了公认的社会公德,其效力将被依法否认。其次,如若欺诈者及其合同相对方有意合谋,通过订立该等协议以伤害到其他法人或自然人的合法权益,那么此份合同同样将会失效。反之,倘若上述情形并不存在于相关合同中,那么这份合同将视为可撤销的合约,只要受骗方提出要求,此份合同便能被宣布为被撤销,进而失去其法律约束力,成为无效;若无任何一方发起取消请求,那么它将继续生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4-08-03
    146人看过
换一批
#民间借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借款
    词条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借款
    相关咨询
    • 捏造事实借钱不还可以定性为诈骗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27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以上公私财物的行为”。借贷式诈骗与民事债权债务纠纷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是以借款为名转移财产、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等等。那么借贷式诈骗和民间借贷之间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不同 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
    • 借款人捏造事实向出借人出具虚假的借款条,是否构成诈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1-05
      借条作为证明债务关系存在的有效凭证,必须是真实且合法的。若借条为伪造的,通过虚假诉讼侵害当事人利益,则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若原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伪造证据进行虚假诉讼,骗取他人钱财,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若被告发现原告向法院提交的借条是伪造的,可以向法院说明情况。在审理民间借贷案件过程中,若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诉讼,法院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若构成犯罪,则应移送相关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当事人若
    • 以结婚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借款是否属于诈骗行为?
      浙江在线咨询 2024-11-26
      婚姻关系是一种特殊原因,可以用来实施欺骗行为。如果这些欺骗行为涉及到非法获取他人巨额金钱,那么将会被认定为诈骗罪。根据国家规定,利用虚构事实或故意隐瞒真相的手法,诱使他人将超过三千元人民币的财物交付给行为人,就可能构成诈骗罪。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地区的立案标准可能会存在差异和变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可能会受到刑事惩罚,罚款等行政处罚。如果诈骗数额较小,可能会被判
    • 虚构事实借钱投资是否为诈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13
      首先,诈骗罪虽然与一般民事欺诈行为采取的都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都是使己方获得了非法利益,而令他人遭受了经济损失,但并非只要行为人采用了欺骗的方法就可认定该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罪与一般的民事欺诈行为在行为的实际履约能力、目的和方式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诈骗犯罪中行为人事实上不具有实际履约能力或潜在的履约能力,无履约的行为和愿望,在骗取财物后即逃匿,进而也就可以认定为具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一
    • 捏造事实诽谤治安行为怎样进行处罚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6
      诽谤的治安处罚一般的都以批评教育为主,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因此自杀),则需要负刑事责任;具体捏造事实诽谤治安行为到底适用于哪一种处罚,则需要按严重程度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