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观不一致如何定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09 09:13:25
381 人看过
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嫌疑人的审判过程中,发现其涉嫌的犯罪的主客观方面不一致的,不能对其进行定罪处罚。《刑法》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主客观不一致怎么判
423人看过
-
犯罪主客观一致是什么意思
476人看过
-
关于过失犯罪主客观一致吗
78人看过
-
自首行为的主客观一致
462人看过
-
侵占罪中认定遗忘物应主客观相一致
204人看过
-
能否将主客观不统一作为定罪依据?
210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主客观不一致怎么判刑新疆在线咨询 2023-10-30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嫌疑人的审判过程中,发现其涉嫌的犯罪的主客观方面不一致的,不能对其进行定罪处罚。《刑法》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案例分析】犯罪主客体主观客观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6只要是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都可以成为本犯的犯罪主体。侵害的客体为国家经济法管理秩序和相关经济的所有权或支配权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只能是顾意的,过失不构成犯罪。客观上实现了不法行为,造成的违法行为与犯意相统一。也就是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主客观方面如何认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10本罪的主观方面显然是故意,包括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行为会劳动者不能及时得到劳动报酬的危害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后果发生。 实践中,行为人的故意必须通过客观行为来推断,出现下列几种情况应认定为故意: 1、明确表示拒绝支付劳动报酬的,包括无正当理由拖欠,不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虽表示支付,但无正当理由转移财产或逃匿造成无支付能力假象的; 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
-
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如何界定非法出租枪支罪河北在线咨询 2021-10-22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行为。这里的枪支。包括公务用枪和民用枪。本罪根据主体的不同,客观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依法配备公共枪支人员或单位非法租赁枪支。二是依法配置民用枪支的人员单位,非法出租,出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非法租赁枪支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枪支的管理规定,擅自征收租金,将公务枪支或民用枪支
-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主观有何规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05关于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主观有何规定有如下回答根据咱们国家刑法第187的【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数额巨大的标准是数额在100万元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0万元以上。对于数额特别巨大,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从个人经验结合司法实践中的相关案例来看,主要是指个人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数额达到200万元以上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