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刑罚功能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6:43:04 52 人看过

刑罚功能,是指国家制刑、量刑及行刑对社会与社会成员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它在刑罚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刑罚功能的论述方法上看,主要有总论法和分论法。

所谓总论法,一般不划分刑罚功能的类别,从总体上把握之。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刑罚功能包括报复感情绥靖机能(功能)、保安机能、赎罪机能及预防机能①;另一种观点认为,刑罚功能包括剥夺功能、改造功能、感化功能、威慑功能、鉴别功能、补偿功能、安抚功能及鼓励功能②。

所谓分论法,即按刑罚对不同对象的功能而分别归类加以论述。分论法的基本观点是:其一,将刑罚功能一分为二,即个别预防功能和一般预防功能,个别预防功能包括剥夺或限制再犯能力,个别鉴别、感化,个别威慑与改造;一般预防功能包括:刑罚对潜在犯罪人的功能,对受害者的作用,对其他守法者的作用。③其二,将刑罚功能一分为三,即对犯罪人的功能,包括否定功能和改造功能;对社会方面的功能,包括威慑功能、教育功能和鼓励功能;对被害人的功能是抚慰功能。④笔者认为,分论法中的第二种观点比较客观全面地分析了刑罚的功能。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手段暴力化、智能化,数量不断上升,危害性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社会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及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同时,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辨认和自控能力差,容易被诱惑走上犯罪道路,有可宽恕的一面;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教育可改造,有可宽大的一面。下面,结合未成年人特点,我们通过对刑罚功能,主要是改造功能的分析,来探讨一下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刑罚的适用。

笔者认为,除改造功能外,刑罚的其他功能并不要求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相对特殊的刑罚。因为无论刑罚如何适用,只要处以刑罚,即是对犯罪人的一种否定,同时对潜在的犯罪人起到威慑、教育功能,鼓励社会成员同犯罪做斗争,抚慰被害人及其亲友。因此,刑罚的否定功能、威慑功能、教育功能、鼓励功能和抚慰功能很容易实现。而对未成年犯罪人如何适用刑罚以期真正实现刑罚的改造功能,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

改造功能是刑罚的主要功能,国外学者一般称之为对罪犯的矫正(correction),它主要在刑罚的执行阶段实现。根据我国的刑罚制度,改造功能一般体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通过强迫劳动,使犯罪人获得靠诚实劳动为生的信念;二是通过强制教育,使犯罪人获得相应文化技术知识,为他们回归社会奠定文化技术基础。相对成年人而言,改造功能对于未成年犯罪人尤为重要。但在监禁状态下的强制劳动和学习,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效果显然不好。结合未成年人的特点,应当突出教育、学习改造,弱化劳动改造。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刑罚适用上采用严格的罪刑法定主义,对未成年人犯罪使用“压制和惩罚手段”,进行“普遍遏制”的做法固然不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但对未成年犯罪人不加区别地一味运用“教改”“帮助”“瓦解”的方法,似又有走进了另一极端之弊。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实现刑罚的改造功能,应当区别情况予以处理。在肯定总的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罚适用原则,即从、减轻适用原则的基础上,以行为的性质来确定刑罚的适用。如果未成年犯罪行为系常习性行为,由于其人格重塑的余地不大,较难矫正其犯罪习性,此时教育的作用不会很大,因此,应采用较为激烈的压制和惩罚方法,并辅以强制教育和帮助手段,以期收到普遍遏制的效果。

如果是一次性犯罪行为(偶犯),则宜主要采取轻缓化、非监禁化的刑罚方法适用之,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教育和帮助,以期达到逐个瓦解,塑造其适应社会的人格的改造目的。我国目前的刑罚制度中,除了缓刑这一适用于各种犯罪人的轻缓化刑罚方法外,尚未有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非监禁化的刑罚制度(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作为附加刑单独适用极少,在此不作讨论)。反观法制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绝大多数国家都有多种针对未成年犯罪人的轻缓刑罚方法,在英国,对少年犯的非监禁刑罚达十一种之多,包括罚金、缓刑、社区服务、复合命令(将缓刑和社区服务结合)、电子监控、赔偿、有条件的解除指控、完全解除指控、责令犯罪人行为平和守规矩、判决暂不生效、警察警告等。⑤笔者认为,结合国外的先进司法经验,我国应当建立专门针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强制学习服务”和“暂缓判决”的刑罚制度。“强制学习服务”即法院可以判令未成年犯罪人在一定期限内,在一定场所,每周强制学习20小时,社区服务20小时,由教师和社区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监督管理。而目前在一些法院进行试点尝试的“暂缓判决”是指案件起诉到法院后,先不作出判决,而是让未成年犯罪人回到原来的学习、生活环境中,观察其表现,如果表现较好,可以免予刑事处罚或者判处缓刑,否则,作出监禁刑的判决。

①[日]西原春夫著,顾肖荣等译,《刑法的根基与哲学》,上海三联出版社91年版,30页。

②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4年版,32-44页。

③邱兴隆、许润章著,《刑罚学》,群众出版社88年版,72-79页。

④谢望原著,《欧陆刑罚制度与刑罚价值原理》,中国检察出版社04年版,287-288页。

⑤王运生、严军兴著,《英国刑事司法与替刑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91年版,73-75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4日 15: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罪刑法定相关文章
  • 共同犯罪从犯的刑罚适用原则
    共同犯罪从犯处罚原则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认定从犯,要从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实际参加的程度、具体罪行的大小、对危害结果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去具体分析判断,看其在共同犯罪中是否起次要的作用或者辅助作用。共同犯罪从犯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27条第1款的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从犯包括两种人:一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对共同犯罪的形成与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完成起次于主犯作用的犯罪分子;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为共同犯罪提供有利条件的犯罪分子,通常是指帮助犯。从犯是相对于主犯而言的。主犯是共同犯罪中的核心人物,没有主犯就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只有主犯(须二人以上)没有从犯的现象是存在的,而只有从犯没有主犯的现象则不可能存在。从犯也应对自己参与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但根据刑法第2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从犯,应
    2023-07-17
    277人看过
  • 结合刑罚的功能谈谈我国的刑罚改革
    刑罚的功能,也称为刑罚的机能,是指国家创制、适用和执行刑罚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刑罚作为一种对不适应社会生活规则的人予以处理的手段之一,必然会对该对象、其他社会成员乃至社会生活本身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是“刑罚如两刃之剑,用之不得其当,则国家与个人两受其害”,因此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全面的讲,刑罚的效应应当包括其负效应。但是通说所说的刑罚功能仅仅指其积极功能。对于刑罚所导致的种种消极影响,应当尽可能予以抑制或者防治,而不能听之任之,甚至影响刑罚的积极功能的实现。刑罚功能通常具有如下特点:1、刑罚的功能是刑法对社会主体所产生的作用。所谓对社会主体的作用即对社会中的人们,是指不仅对刑罚的承受者即犯罪人,而且对被害人以及社会上其他人产生的作用,首先,是指对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或者说潜在的犯罪人,他们在思想意识上存在着犯罪倾向,刑罚的判处会在他们的思想上产生反映。其次,是社会上的广大
    2023-06-11
    148人看过
  • 罚金刑在我国适用的可能性
    罚金刑作为刑罚体体系中的刑种之一,自然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无论在哪个国度适用,都需要把罚金刑的优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点主要是与其它刑种的比较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特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与生命刑和自由刑相比较,罚金刑具有可恢复性。因为生命刑的判决一旦发生错误,受刑人在被后,将发生难以挽回的损失,因为人的生命具有不可挽回性。而自由刑的判决发生错误后,由于时间的一维性,同样不可挽回。由于罚金刑所针对的是受刑人的金钱,在判决发生错误后,还可以返还金钱弥补缺憾。2、罚金刑能够最大限度地克服自由刑特别是短期自由刑的弊端,可避免犯罪人在狱中恶性感染。罚金刑是不剥夺犯罪人自由的刑罚,受刑人不像被判自由刑者一样关在监狱中,从客观上消除了受刑人成日置身于与其它犯罪人共同生活的环境中的可能性,因而避免了其受其他犯罪人的恶性感染,再犯新罪。3、罚金刑可以避免犯罪人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性。正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
    2023-02-14
    253人看过
  • 我国判的刑事犯罪从犯最后能减轻刑事处罚吗?
    从犯可以减轻刑事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宽处罚,减少基准刑的20%-50%;犯罪较轻的,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刑事犯罪中对从犯的处罚是如何规定的?什么是从犯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刑事犯罪中对从犯的处罚是如何规定的它包括两种情况:(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相对于主犯的主要作用而言的,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行为人虽然直接实施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的客观方面的行为,但是在共同犯罪中较主犯所起的作用小。(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行为人虽然没有直接实施某种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但却为共同犯罪的实行和完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了解更多刑法知识,请点击刑法首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第三条《
    2023-08-18
    305人看过
  •  刑罚的适用:未构成刑事犯罪的处罚方式有哪些?
    如果有人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碍社会管理,并且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刑事处罚不足,那么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这种行为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刑事处罚不够,公安机关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果有人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碍社会管理,并且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刑事处罚不足,那么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碍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事处罚不够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治 安 管 理 处 罚 与 刑 事 处 罚 的 关 系 是 怎 样 的 ?社保与刑事处罚的关系是,如果退休人
    2023-10-09
    77人看过
  • 对我国性侵未成年罪犯的刑罚原则是什么?
    《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恶劣的、强奸多人的、当众强奸的、轮奸的、致人重伤、死亡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猥亵儿童,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从重处罚。未成年人被同龄人性侵怎么判刑未成年人被同龄人性侵怎么判刑要视情况而定,具体情况如下:1、在被害人属于14岁以下儿童、构成奸淫幼女和猥亵儿童的情形下,一方面应当从重处罚,另一方面又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两相抵消,因为减轻处罚更为宽松,所以总体上比成年人之间的同类罪行应该判得更轻;2、在被害人超过14岁不满18周岁、构成普通强奸或者强制猥亵他人、侮辱妇女罪名的情况下,因为不存在从重处罚情节,会比上述情况判得更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三十七条
    2023-07-11
    384人看过
  • 未成年犯的刑罚适用情形包括哪些
    对未成年被告适用的刑罚的包括: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一、20至16岁的八种行为已满十六周岁精神正常的公民犯罪负完全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抢劫,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等负刑事责任。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称不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
    2023-03-23
    212人看过
  •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处罚的立法完善
    一、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处罚的立法完善影响未成年人刑罚制度设置的因素有很多,但这一制度究竟应该如何设置,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思想进一步认识,才能从更深层次上对这一问题有更深的了解,在改革完善的方向上把握其大致脉络。刑事处罚立法应遵守的原则如下。在目的刑主义的观点看来,当犯罪行为已经发生,无论刑罚怎么规定都不可能恢复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或者还原到犯罪行为发生前的状态,因此,力图犯罪危害程度的刑罚总是徒劳无力的。目的刑主义认为,从一个方面来说,刑罚的设置是为了达成社会防卫的合理目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刑罚的设置又必须是为了防止具有社会危害性的人实施危害社会行为,要以罪犯的个别情况为标准来确定个别的刑罚。在这种思想下,教育刑主义应时而生,它认为刑罚的目的不再应该是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或者报应,而应该是一种教育,通过这种教育,使犯罪行为人能够浪子回头,重新适应社会的发展
    2022-04-23
    258人看过
  • 我国刑法是如何处罚从犯的
    从犯的处罚规定我国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从犯与主犯相比,无论是主观恶性还是客观危害,都要轻一些。因此,我国刑法规定的从犯的处罚原则具有科学根据。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的刑事责任是同主犯应负的刑事责任相比较而言,比主犯应受到的刑罚处罚要轻。但也不是说,所有的从犯实际受到的处罚一定比主犯轻。因为主犯可能具有从轻或者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情节(例如自首),当从犯没有这样的情节时,当然不应随主犯的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而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从犯的认定从犯是相对于主犯而言的。认定从犯,要从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实际参加的程度、具体罪行的大小、对危害结果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去具体分析判断,看其在共同犯罪中是否起次要的作用或者辅助作用。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通常是指直接
    2023-06-12
    431人看过
  •  我国对犯罪未遂的刑罚是什么?
    本文讨论了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和处罚问题。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未遂应该承担刑事责任。同时,对于犯罪未遂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具体如何处罚需根据犯罪情节和危害后果来确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哪些犯罪情节恶劣、危害后果严重的未遂犯的处罚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对于犯罪未遂的处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首先,犯罪未遂应该承担刑事责任。其次,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犯罪未遂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因此,我们需要确定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对犯罪未遂从轻或减轻处罚。第三,在确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确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对未遂犯的处罚原则,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掌握的是对哪些犯罪情节恶劣、危害后果严重的未遂犯的处罚。 对 哪 些 犯 罪 情 节 恶 劣 、 危 害 后 果 严 重 的 未 遂 犯 会 从 轻 处 罚 ?根据素材2,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
    2023-09-15
    387人看过
  • 对未成年的犯罪分子实施的刑罚适用有哪些
    对未成年被告人刑罚的适用包括以下内容:如果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未满十八周岁的,则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一、多少岁的人贩毒要负刑事责任年满14周岁的人贩毒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具体规定是: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4、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校园欺凌14岁负刑事责任吗14岁未成年人是限制刑
    2023-03-11
    437人看过
  • 罚金刑在我国怎样适用才能发挥其最佳功效
    一、罚金刑的基础概念(一)罚金刑的概念及特征罚金刑,简称罚金,是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其具有以下特征:1、剥夺的是犯罪人的金钱,并且是犯罪人合法所有的金钱。我国刑法第64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2、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罚金刑是一种重要的刑罚方法,依据国家权力机关的分工,适用的主体只能是机关,即人民法院。依照罪刑法定的原则,法院判处罚金刑也只能依法判决,包括适用的对象和判处的幅度均应符合法律的规定。3.罚金是由犯罪人向国家缴纳的金钱。这说明义务主体是犯罪人,接收主体是国家。向国家缴纳罚金是国家对犯罪人的否定性评价,充分表明罚金是国家对犯罪人财产权益剥夺的根本性质。同时也是犯罪人将功赎罪,对犯罪人本身产生的个别威慑和对社会成员产生的一般威慑。(二)我
    2023-06-04
    419人看过
  • 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如何确定适用的刑罚种类?
    未成年罪犯可适用的刑种如下:1、管制,是五大主刑中最轻的刑种。根据管制的特点,适用于未成年人,有利于使未成年人继续正常生活和学习,感受社会和家庭的温暖,从而更有利于其转型;2、拘役,刑期较短,适用于刑期较轻但需要拘留的罪犯,适用于未成年人拘役,是较好的选择;3、有期徒刑范围广,适用范围广。对有期徒刑,应注意与成年罪犯分开关押,防止交叉感染,腐蚀未成年人的思想;4、罚款,对于罚款的适用,应该区别对待,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可以适用罚款。对其他未成年人,由于父母仍在照顾,没有个人财产,不适用罚金。关于对未成年罪犯刑罚的适用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应当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一)剥夺政治权利刑的适用对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的未成年罪犯,除依法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缓期执行的以外,一般不附加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刑。对于未成年罪犯,不应单独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刑。(二)从轻、
    2023-07-11
    467人看过
  • 什么是罚金刑,我国罚金刑的适用模式?
    1、单科式。刑法规定的单科罚金主要适用于单位犯罪。例如,刑法第387条规定的单位受贿罪和第393条规定的单位行贿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在这种情况下,罚金只能单独适用。2、选科式。在罚金单独适用的情况下,刑法规定罚金与其他刑种并列,可供选择适用。例如:根据刑法第275条规定,犯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在这种情况下,罚金作为一种选择的法定刑,只有单独适用,能附加适用。3、并科式。在罚金附加适用的情况下,明确规定判处自由刑时,必须同时并处罚金。例如,刑法第326条规定的倒卖文物罪,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这里,罚金只能附加适用,不能单独适用。4、复合式。复合式是指罚金的单处与并处同时规定在一个法条之内,以供选择适用。例如,刑法第216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
    2024-04-30
    375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体现: 1、刑法总则中的体现:我国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2、刑法分则中的体现:在分则罪名方面,我国刑法作了相当详备的规定。在1997... 更多>

    #罪刑法定
    相关咨询
    • 适用未成年人犯罪从犯的量刑标准,未成年人从犯的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
    •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处罚的具体规定, 对未成年犯罪应该怎么处罚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06
      孩子犯罪一般会减轻或者不予判处刑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据此,在我国,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
    • 未成年抢劫怎么判刑, 未成年人犯罪可以从轻处罚吗, 能否从轻处罚呢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26
      年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抢劫,构成抢劫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成年人犯罪可以从轻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 未成年犯罪从轻判刑刑罚怎么确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2-15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其监护人一般不涉及犯罪问题,只涉及民事违法问题;监护人已经属于成年人,如果因为对未成年人监护不力而导致违法,不应从轻或者减轻。
    • 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处罚是否适用在他身上?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4
      老师,根据刑法的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尚属于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正处在体力、智力发育过程中,虽已具有一定的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由于其经历短,社会知识少,其成熟程度还不同于成年人而且未成年人由于他们处于成长过程中,具有容易接受教育改造的特点,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规定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原则。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