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犯罪嫌疑人能否移送起诉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4 08:24:00 230 人看过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在实际办案过程中,一些犯罪嫌疑人由于是在逃犯、通缉犯、有犯罪前科、犯有其他重大罪行等原因,拒不说出自己的姓名、住址,或者故意伪造自己的姓名、住址,侦查人员难以掌握其真实身份,侦查工作往往因此受到严重困扰。针对这种情况,刑事诉讼法除了明确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侦查羁押期限自其真实身份被查清之日起计算外,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即使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无法查清,规定也应当移送起诉,不能让案情已经清楚的案件久拖不决。当然,如果可能,还是应当尽量查清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姓名、住址等情况,不能因为上述规定就可以随意不对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进行查证。根据规定,对身份不明有犯罪嫌疑人进行起诉,前提条件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即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对犯罪行为的查证已达到了侦查终结的要求,符合起诉的条件。在提出起诉时,对于犯罪嫌疑人自己报出了姓名但是无法查实的,即使明知其所报姓名、住址等是虚假的,只要不影响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对于不报姓名又无法查证的,可以用代号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7日 06: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前科相关文章
  • 送达犯罪嫌疑人
    监视居住
    检解监[]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决定解除对你的监视居住措施。年月日(院印)第三联送达犯罪嫌疑人解除监视居住决定书制作说明一、本文书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七十五条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制作。为人民检察院对于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决定解除监视居住时使用。二、本文书共四联,第一联统一保存备查,第二联附卷,第三联送达犯罪嫌疑人,第四联送达执行机关。
    2023-06-14
    91人看过
  • 存疑不起诉后还是犯罪嫌疑人吗?
    一、存疑不起诉后还是犯罪嫌疑人吗?存疑不起诉后有可能还是犯罪嫌疑人,存疑不起诉并不一定属于无罪,存疑不起诉又称证据不足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是指在案件经过补充侦查之后,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情况下所作出的不起诉决定。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证据不足不起诉的案件,如果后来发现了新的证据从而使得案件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可以重新提起公诉。所以,存疑不起诉并不代表无罪。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是什么?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发现存在非法取证行为,依法对该证据予以排除后,其他证据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应当不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已经移送审查起诉的,可以将案件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或者作出不起诉决定。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人民检察院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应当报经检察长批准,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报案、控告、举报侦查人员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
    2023-06-17
    390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移送起诉期限是多久
    1、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移送起诉期限一般是2个月,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二个月。2、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是否起诉,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3、到法院一般情况下,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具体什么时候,要结合当地检察院的案件量及案件复杂程度决定。一般情况下,不超出上述规定是期限。一、被批捕后的流程有什么?检察院批捕后,公安机关继续刑事侦查。1、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2、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3、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
    2023-04-05
    215人看过
  •  警察是否有权对犯罪嫌疑人实施人身攻击?
    这段内容强调了警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进行暴力行为。警察是公职人员,应该以身作则,严格执法而非暴力执法。如果警察使用暴力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行政处分。因此,警察应该遵守法律和法规,维护社会公正和安全。在任何情况下,警察都不应该对任何人进行暴力行为。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派出所民警作为公职人员,更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已,严格执法而非暴力执法,该民警不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还要接受行政处分。 警 察 的 暴 力 行 为 违 法 吗 ?警察作为执法机构的代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维护社会治安。然而,近年来警察暴力行为事件屡有发生,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警察的暴力行为是否违法,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法律分析。首先,警察的暴力行为可能涉及到人身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警察在履
    2023-09-10
    216人看过
  • 公民身份是否能够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权益?
    犯罪嫌疑人一般又被称为嫌疑犯,是指侦查机关的初步怀疑人员或者是侦查对象,被法院公诉之后,又被称为是刑事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只是因为正在被调查或者被羁押,短时间内失去了部分公民权利、无法进行自由的活动或者履行公民义务,但并不是指其丧失了公民的身份。另外,我国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所以,并不能否定犯罪嫌疑人的公民身份。公民的遗产范围是什么详解公民的遗产范围是:(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
    2023-07-01
    412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对不起诉决定不服该怎么处理
    法律既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和诉讼权利,同时也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和诉讼权利。法律规定了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同时也规定了犯罪嫌疑人对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其作出的不起诉的决定不服的,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一般来讲,不起诉认定犯罪嫌疑人无罪的决定,被不起诉的人不会再就不起诉的决定起诉,但在不起诉的决定中,有一种情况是犯罪嫌疑人有犯罪行为,但从性质、情节和危害后果看都很轻,即犯罪情节轻微,对犯罪嫌疑人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尽管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被不起诉人认为我根本就没有犯罪,不存在什么犯罪情节轻微的问题,被不起诉人都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这个申诉材料被不起诉人必须从收到不起诉决定书那天起7天内交给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为了更好地保护被不起诉人的合法权益不
    2023-03-22
    387人看过
  • 对身份不明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侦查羁押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第二款规定,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实践中,公安机关对不讲真实姓名、住址以及自报身份尚未查清的犯罪嫌疑人的侦查羁押时间总是以身份不明为由随意计算。对于故意不讲真实姓名、住址的成年犯罪嫌疑人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无可非议,但对于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未成年犯因身份不清而任意对其关押并不妥当。因而,笔者认为,居于对未成年犯的特殊保护,对身份不明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侦查羁押期限应予限制,最长时间应限制在法定一般侦查羁押期限内。理由是:一、成年犯罪嫌疑人之所以身份不明,与其认知、表达能力和公安机关查证方式落后有关,因此对其任意关押会影响他们合法权益的保护。大部分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之所以会走上犯罪道路
    2023-02-21
    380人看过
  • 身份证上的姓名为什么和实际姓名不同?
    姓名和身份证不一致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登记机关登记错误,二是该公民有曾用名或者姓名中含有偏僻字。为此,遇到姓名和身份证不一致的情况时,建议去相关的公安机关部门进行更正,以免给日后的生活造成不便。进行姓名变更需要的材料包括本人书面申请,居民身份证、户口簿、能证明变更理由成立的原始证明材料等。房产证上的名字和身份证姓名不一样怎么办带上房产证和户口本、身份证去当地社区居委会出具证明。证明房产证上的名字和身份证上名字是同一个人,盖社区公章。然后需要出具个人的购房合同,看购房合同上的名字是否跟身份证和户口本一致,如果一致的话。拿着房产证和购房合同,身份证户口本等相关资料去当地房管局申请更改房产证的名字,需要80元的工本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一条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公民姓名变更或者证件严重损坏不能辨认的,应当申请换领新证;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出现错误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更正,换发新
    2023-07-06
    272人看过
  • 欠条署名与真实姓名不符债权人被驳回起诉
    周先生说,李兴某的工厂于2009年9月停止生产,拖欠了他煤炭款共28000元,李兴某签名写了欠据交由周先生收执。周先生确认此人非欠条上的李兴某本人。因此,李兴某作为被告主体不适格,遂依法驳回周先生的起诉。平远法院日前依法审理了一宗欠款案件。来自江西省的周先生拿着有李兴某签名的欠据到法院起诉,要求其偿还拖欠近8年的煤炭欠款,但起诉的李兴某并非查证的李兴某,法院依法驳回了周先生的起诉。2009年初,来自江西分宜县的周先生到平远从事煤炭生意,经营炼铁厂的李兴某是他的客户。周先生说,李兴某的工厂于2009年9月停止生产,拖欠了他煤炭款共28000元,李兴某签名写了欠据交由周先生收执。周先生迟迟未收到欠款,便出具欠条向法院起诉。今年2月,平远法院审理时发现,李兴某下落不明,且无法确定其身份信息。法院根据周先生提供的李兴某户籍地址,依职权到当地公安机关调取得到其身份信息。周先生确认此人非欠条上的李兴某
    2023-06-05
    196人看过
  •  检察院针对犯罪嫌疑人的起诉书能否适用缓刑?
    检察院起诉书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缓刑,但最终是否适用缓刑还需由人民法院自行决定。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适用于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这些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检察院起诉书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缓刑,但最终是否适用缓刑还需由人民法院自行决定。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适用于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1、犯罪情节较轻;2、有悔罪表现;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 宣 告 缓 刑 的 条 件 】宣告缓刑的条件包括: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
    2023-10-05
    217人看过
  •  在不知道对方真实姓名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起诉?
    这段内容讲述了当事人起诉被告时,若不知道被告的姓名,则无法起诉。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民事诉讼后会审核起诉材料。若起诉材料符合条件,法院将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若不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将裁定不予立案,并告知当事人不予立案的原因。当事人在起诉时,不知道被告真实姓名的,属于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会不予立案。由于不知道对方的确切姓名,因此无法起诉。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民事诉讼后会审核起诉材料。若起诉材料符合条件,法院将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若不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将裁定不予立案,并告知当事人不予立案的原因。当事人在起诉时,不知道被告真实姓名的,属于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会不予立案。 无 法 起 诉 吗 ? 法 院 这 样 规 定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行政机关所作的行政行为不服时,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行政机关可能会以各种理
    2023-09-12
    98人看过
  • 起诉不知被告人地址和姓名
    一、起诉不知被告人地址和姓名【法律意见】 我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起诉的条件,要求要有明确的被告并记明被告的住所,起诉前不知道被告的具体住址的,可以委托律师到公安机关查询被告的户籍登记住址,提供被告的户籍信息后,法院就应该受理的。法院受理后,如果找不到被告无法正常送达的,可以公告送达。公告期满后,法院可以依法进行缺席审理并判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
    2023-03-07
    395人看过
  • 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移送审查起诉告知家属吗?
    一、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移送审查起诉告知家属吗?是会告知的;其主要内容是:对移送审查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依法做出提起公诉或者不起诉的决定;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监督,纠正违法情况;复查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申诉;对侦查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而要求复议、提请复核的进行复议、复核。审查起诉,一般是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阶段,为了确定经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是否应当提起公诉,而对侦查机关确认的犯罪事实和证据、犯罪性质和罪名进行审查核实,并作出处理决定的一项诉讼活动。它是实现人民检察院公诉职能的一项最基本的准备工作,也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手段。因此,它对保证人民检察院正确地提起公诉,发现和纠正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二、审查起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刑事诉讼法》168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
    2023-06-03
    318人看过
  • 20年后是否能够起诉犯罪嫌疑人
    刑事案件最长的追诉时效是20年,过了20年后,并不是绝对不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经最高检批准,可以追究刑事责任。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对于“法定最高刑”的确定,应根据刑法规定的条款和量刑幅度,按法定最高刑来计算追诉期限。如果所犯罪行的刑罚分别规定有几条或几款时,按其罪应适用的条款的法定最高刑确定追诉时效期限。过了追诉期是无罪吗过了追诉期是无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和无罪推定原则,未经法院审判,不视为犯罪,即无罪。刑事诉讼起诉期已过,一般情况下,公诉机关不追究,法院也不审理。当然这是无罪的。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处于连续或者连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
    2023-07-05
    36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前科
    词条

    前科意思是指上一次的犯罪事实及受到的刑罚,常用于有前科,即以前因故受到过刑罚。 有前科的人又犯新罪,如果符合累犯的条件,就构成累犯,要从重处罚。有某种前科的人不能担任某些职务。... 更多>

    #前科
    相关咨询
    • 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应该怎么办?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3-08
      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即使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无法查清,规定也应当移送起诉,不能让案情已经清楚的案件久拖不决。
    • 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如何计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5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在实际办案过程中,一些犯罪嫌疑人由于是在逃犯、通缉犯、有犯罪前科、犯有其他重大罪行等原因,拒不说出自己的姓名、住址,或者故意伪造自己的姓名、住址,侦查人员难以掌握其真实身份,侦查工作往往
    • 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处理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04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应当对其身份进行调查。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确实无法查明其身份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起诉、审判。假身份就是不讲真实姓名,可以根据犯罪嫌疑人其自报的姓名起诉、审判。《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
    • 对不讲真实姓名、住址的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如何计算?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12
      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 能以不讲真实姓名住址作为嫌疑人年龄标准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20
      不会如你所说。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年龄不明的,可以委托进行骨龄鉴定或其他科学鉴定,经审查,鉴定结论能够准确确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年龄的,可以作为判断犯罪嫌疑人年龄的证据使用。如果鉴定结论不能准确确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年龄,而且鉴定结论又表明犯罪嫌疑人年龄在刑法规定的应负刑事责任年龄上下的,应当依法慎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