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工资的计算标准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6 08:32:05 288 人看过

劳动法中的“工资”规定为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劳动法加班工资规定

加班费是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

加班是要给付加班费的,国家规定加班费标准如下:

在法定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并不得以调休、补休替代。

在休息日期间,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调休或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如果单位未向员工明确调休或补休时间,员工皆有权要求两倍工资报酬。

在工作时延长劳动时间的,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加班不支付加班费是违法的。

加班费标准的相关知识:

加班、加点费习惯称加班费

加班工资倍数与时间计算: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一)8小时外加点:根据199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因此,如果安排劳动者在每天8小时之外延长工作时间的,就应该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支付加班费,即加班费不低于150%的工资;

(二)休息日加班:如果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的,就应该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支付加班费,即加班费不低于200%的工资

(三)法定节日加班: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由原来的7天改为10天,即:

(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2)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劳动节,放假3天(5月1日、2日、3日);

(4)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也就是说,以上日期就是法定休假日,如果在以上日期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就应该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支付加班费,即加班费不低于300%的工资。

(四)计件工资时的加班加点: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五)综合计算工时的加点:依据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2000年3月17日颁发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调整为20.92天和167.4小时。”因此,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如果月平均工作天数超过20.92天,或者月平均工作时间超过167.4小时的,应该视为加点,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支付加班费,即加班费不低于150%的工资。

每月制度工作天数(即月平均工作天数)明确规定为20.92天,月平均工作时间为167.4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09: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工资相关文章
  • 员工工伤赔偿是根据什么计算标准
    员工工伤赔偿是根据员工实际治疗期间实际花费,停工留薪的时间长短,是否存在伤残等级或者伤残等级高低来进行计算的。工伤赔偿项目是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项目有工伤保险基金和公司共同支付,而支付标准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地方法律规定执行的。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二)住院伙食补助费;(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九)劳动能力鉴定费。第三十九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治疗工伤期
    2023-03-01
    346人看过
  • 根据计算日工资的法律依据
    国家规定日工资的计算方法是: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若存在加班情况,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即:1.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2.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3.正常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每小时的加班工资,则以日加班工资除以8小时。怎么计算日工资1.每月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数21.75天计算。日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这是按全年365天减去104个公休假日,再除以12个月计算求得。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不计算为缺勤天数。2.每月按平均日历天数30天计算。日工资=月标准工资30。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计算为缺勤天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
    2023-07-13
    385人看过
  •  什么是新劳动法关于加班工资的计算标准?
    根据新劳动法,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具体计算标准如下:1. 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2. 如果用人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3. 如果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根据新劳动法,加班工资的计算标准如下:1.如果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2.如果用人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3.如果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劳 动 法 规 定 : 加 班 工 资 如 何 计 算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在加班情况下超过正常工作时间、休息日或法定休假日工作
    2023-10-06
    389人看过
  • 未签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工资应翻倍计算
    首先,是计算二倍工资的起止时间。计算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还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那么计算二倍工资截至时间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其次,是计算二倍工资的工资标准。司法实践中,二倍工资的计算标准,按劳动者实际获得的月收入扣除加班工资、非常规性奖金、福利性、风险性等项目后的正常工作时间月工资确定。月工资未明确各构成项目的,由用人单位对工资构成项目进行举证,用人单位不能举证或证据不足的,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按照劳动者实际获得的月收入确定未签劳动合同法律条文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未签订,劳动者可以催告其签订;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故意未签订,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
    2023-07-03
    226人看过
  • 根据劳动法,日薪是如何计算的呢?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所以最低工资标准日工资计算方法: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情况下的工资计算),其中月工资收入指的是最低标准月薪,也就是不包括加班费、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和法定福利待遇的。劳动法加班工资怎么算劳动法加班费计算:1.加班工资的计算:每天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实际工作时间-8小时)小时工资150%;2.法定公休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200%(周末加班工资按2倍计算);3.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300%(法定假日按3倍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所
    2023-07-07
    394人看过
  • 新劳动法病假工资标准是什么?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一、病假工资的基数按照以下三个原则确定:(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此外,按以上三个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二、计算系数按照以下方式确定:(1)、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①、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②、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③、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2023-06-25
    422人看过
  • 根据最低工资标准计算的合同加班费
    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准。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应当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不能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或“职务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基数。如果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时,应当以实际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凡是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都属于实际工资。但是应当注意一点,在以实际工资都可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时,加班费、伙食补助和劳动保护补贴等应当扣除,不能列入计算范围。在确定职工日平均工资和小时平均工资时,应当按照相关条例规定,以每月工作时间为21.75天和174小时进行折算。实行计件工资的,应当以法定时间内的计件单价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加班费的计算基数低于当地当年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以日、时最低工资标准为基
    2023-07-07
    344人看过
  • 根据劳动法,辞职多久结算工资
    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一、辞职没干满一个月应该怎样支付工资呢一般工资是按月结算的,如果没做满一个月,可以按天结算。根据法律规定,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拖欠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二、试用期辞职什么时候可以拿到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三、试用期员工离职后工资多久必须结算在办理离职交接手续的时候必须结算。根据法律规定,
    2023-03-01
    68人看过
  • 国家涨工资是根据什么标准
    国家涨工资一般是依据当地政府的最低工资标准、并根据同行业的工资水准进行调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三)劳动生产率;(四)就业状况;(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劳动法规定最低工资是多少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三)劳动生产率;(四)就业状况;(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二、计件工资没底薪合法吗?公司实行无底薪制度是不合法的,即使没有完成定额的任务,公司也是应该支付给最低工资。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抱国务院备案。确定和调
    2023-04-11
    416人看过
  • 什么是计算劳动关系的标准?
    有下列规定:(一)劳动者和劳动法规定范畴内的用人单位是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二)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以劳动力和相应的报酬作为对价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三)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具有用工管理权,双方形成人身隶属关系。劳动关系建立标准都有哪些要求(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2023-07-18
    239人看过
  • 根据法律的规定病假工资计算系数什么?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生病的状况,如果生病了那么及时,应当向用人单位请假,用人单位会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诊与假期。对此,很多普通人想要了解一下。根据法律的规定病假工资计算系数什么?一、根据法律的规定病假工资计算系数什么?病假的时间长度《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等规定,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的病假假期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二、工资发放情况第四条职工患病,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内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办法计发:(一)连续
    2024-01-07
    323人看过
  • 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是根据什么来计算的?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期为一年,应当从当事人知道或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仲裁时效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等原因导致仲裁时效中断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重新计算。劳动争议诉讼时效的具体规定情况《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又有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之分,普通时效为3年。特殊时效方面,因涉外争议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期限为4年。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
    2023-08-05
    130人看过
  •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劳动局工伤鉴定标准是什么?
    一、劳动局工伤鉴定标准一级伤残1)极重度智能损伤;2)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3)颈4以上截瘫,肌力≤2级;4)重度运动障碍(非肢体瘫);5)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6)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关节活动功能基本丧失;7)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8)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9)双下肢及一上肢严重瘢痕畸形,活动功能丧失;10)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者;11)肺功能重度损伤和呼吸困难ⅳ级,需终生依赖机械通气;12)双肺或心肺联合移植术,13)小肠切除≥14)肝切除后原位肝移植;15)胆道损伤原位肝移植;16)全胰切除;17)双侧肾切除或孤肾切除术后,用透析维持或同种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18)尘肺ⅲ期伴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po219)其他职业性肺部疾患,伴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
    2023-04-28
    406人看过
  • 根据劳动法规定怎么算小时加班工资?
    一、根据劳动法规定怎么算小时加班工资?根据劳动法规定算小时加班工资是按照不低于原来工资的百分之200来进行发放的,《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因此,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如果在“五一”等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费应当以不低于日工资基数的3倍支付加班工资,而在5月2日、3日加班应当以公休日加班的标准给予双倍支付工资。二、日工资基数的计算方法为月工资除以一个月计薪的天数,今年中国节假日调整后的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以一个约定月薪为1500元的职工为例,他的日加班基数就是1500元除以
    2023-04-13
    347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资
    词条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工资
    相关咨询
    • 劳动局上班是根据工资标准计算工资的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20
      1、劳动补偿金中的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
    • 工资是根据依据什么规定计算的工资?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10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关系双方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但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 (一)社会保险费;(二)劳动保护费;(三)福利费;(四)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五)计划生育费;(六)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 根据工伤认定标准的工资怎么计算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4-02
      针对职工工伤的工资怎么算的规定,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五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
    • 伤残的标准是根据什么计算的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7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伤残赔偿指数×赔偿年限
    • 工龄工资怎么算的?根据什么计算的?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2-13
      工龄一般分为企业工龄和社会工龄,社会工龄也叫非企业工龄,是指员工不在该企业上班的工作的年数。一般很多企业都只管企业工龄,工龄有两个主要算法 固定工龄工资。 企业把员工的工龄工资固定,按每年多少钱的计算。假如员工每年的工龄是90元,那么他第5年的工龄还是90元。 累计工龄工资。 累计工龄与固定工龄不同,每一年的工龄工资都在递增,一般这个增加额是固定的。这里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司表示,S表示未来某一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