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性交易行为定义和特征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7 15:43:48 134 人看过

一、欺骗性交易行为概述

(一)欺骗性交易行为的定义和特征

1.欺骗性交易行为,也称仿冒行为,是经营者采用假冒、仿冒或其他虚假手段,使交易相对人产生混淆或误信,从而获得交易机会的行为。

2.特征:

(1)主体一般是商品或服务的推销者

(2)客观上采用了欺骗手段

(3)主观上存在使人误信的故意

(4)损害后果的双重性:交易相对人、相关经营者

(二)欺骗性交易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商业混同:仿冒、假冒他人已经存在并享有一定声誉的商标、产品、企业名称、产地等,从而使人们将真假产品混淆,其特征是必须存在仿冒、假冒的对象。欺骗性交易行为的外延要广。

二、欺骗性交易行为的表现形式

(一)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商标法第52条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和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其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1)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商品装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的;

(2)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二)擅自使用与知名商品相同或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混淆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四)伪造或冒用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三、欺骗性交易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伪造或冒用质量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依照商标法、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同时,对于商标法、产品质量法不能规制的欺骗性交易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则作了相应的处理性规定。

(二)商标法、刑法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

1.商标法第53条:有本法第52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通知之日起15日内依照行政诉讼法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工商管理部门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向法院起诉。

2.商标法第56条:赔偿数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侵权所得或被侵权的损失难以确定的,由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

3.商标法第54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案件过程中,对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4.几种犯罪行为:《刑法》第213、214、215条

(1)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5.产品质量法第53条:经营者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6.《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第2款规定: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产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8日 19: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欺骗性交易相关文章
  • 破产欺诈行为的特征
    1、债务人恶意欺诈,例如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等行为。2、债权人恶意欺诈。一、恶意逃避债务的定义是什么即采取强烈手段拒不缴纳所欠债务。依据相关法律,债务人有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行为,对债权人债权实现造成影响的,可认定为恶意逃避债务。二、什么是恶意逃避债务债务人有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行为,对债权人债权实现造成影响的,债务人有债权到期后怠于行使债权,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可认定为恶意逃避债务。三、破产财产和破产债权的范围是什么一、破产债权的范围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无财产担保的债权;虽有财产担保但放弃优先受偿权的债权;虽有财产担保,但担保物的价款低于债权额,其未能受偿的债权等。例如,甲企业在破产前向乙企业借款10万
    2023-06-22
    142人看过
  • 虚假宣传和欺骗性交易的异同比较
    虚假宣传和欺骗性交易的不同有:虚假宣传和欺骗性交易强调不同的重点。虚假宣传强调宣传,欺骗性交易侧重于交易过程,或者在商业行为过程中的顺序不同。虚假宣传在前面,交易在后面。一般来说,虚假宣传定罪较低,因为虚假宣传不等于造成严重后果,属于违法行为,欺诈交易本身是既定事实,属于违法行为,此外,欺骗一般涉及金融犯罪,犯罪较大。虚假宣传和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一、虚假宣传和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1、虚假宣传和诈骗罪的区别如下:(1)虚假宣传和诈骗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广告市场管理制度和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后者则是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虚假宣传和诈骗客观方面不同。前者是采用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特定手段,而后者则是采用隐瞒真相和虚构事实的欺骗方法;(3)虚假宣传和诈骗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而后者则是一般主体。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
    2023-07-03
    196人看过
  • 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和特征
    一、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和特征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要具有法律效力,则实施行为的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该行为应当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且不得违反法律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等。民事法律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施的行为。二是民事法律行为应当是以发生一定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三是民事法律行是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的行为。意思表示是指民事主体意欲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思的外在表达,是民事法律行为最为核心的内容。民事法律行为作为民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广泛适用于民法典的各个部分,如合同、婚姻、收养、物权、商事领域等。二、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有什么区别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是:1.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民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
    2023-10-10
    340人看过
  • 欺骗性交易的概念是什么?
    所谓欺骗性交易,也称仿冒行为,是经营者采用假冒、仿冒或者其他虚假手段,使交易相对人产生混淆或误信,从而获得交易机会的行为。欺骗性交易的主体一般是商品或服务的推销者,客观上采用了欺骗手段,主观上存在使人误信的故意,损害后果双重性:交易相对人、相关经营者。欺骗性的现金流粉饰在现金流量表正表中,现金流量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部分组成。而对这三部分现金流的组合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对企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比如当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也为正数,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负数,我们可以初步认为企业已步入成熟期,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都已产生现金回报,并有能力偿还债务或向投资者支付报酬;又如当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也为正数,我们可以判断企业目前正常经营活动
    2023-07-20
    306人看过
  • 欺骗性交易不正当竞争怎么确定
    一、欺骗性交易行为的定义和特征1.欺骗性交易行为,也称仿冒行为,是经营者采用假冒、仿冒或其他虚假手段,使交易相对人产生混淆或误信,从而获得交易机会的行为。2.特征:(1)主体一般是商品或服务的推销者(2)客观上采用了欺骗手段(3)主观上存在使人误信的故意(4)损害后果的双重性:交易相对人、相关经营者二、欺骗性交易不正当竞争怎么确定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商标是一种知识产权,它是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付出劳动和资本,通过诚实经营创造出的有特殊价值的财产,虽然《商标法》为保护这种财产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同时也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其不正当竞争行为十分明显,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角度对此也作了规定。《商标法》第五十二条及其《实施条例》第五十条所涉及到的行为,均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行为。05年我科查办的多起
    2023-06-07
    190人看过
  •  欺骗性侵行为的法律定性及刑罚
    招摇撞骗罪是指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根据该罪刑罚规定,犯招摇撞骗罪者将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者将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而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者则可酌情从重处罚。招摇撞骗罪刑罚规定:1.犯招摇撞骗罪者,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2.情节严重者,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3.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者,可酌情从重处罚。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 招 摇 撞 骗 罪 如 何 认 定 和 处 罚 ?招摇撞骗罪是指以欺骗、蒙蔽手段,诱骗他人上当,使对方自愿交付财物或者为自己谋取其他利益的行为。该罪名的认定和处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为人需要具有欺骗、蒙蔽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使他人受到蒙
    2023-09-10
    330人看过
  • 诈骗行为的定义及特点
    刑事责任年龄
    诈骗的定义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一、欠款不还是否诈骗诈骗,是指以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诈骗罪:主要看两点,一是看主观上是否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二是看客观上是否有“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的诈骗手段。欠款不还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种原因,司法实践中,民事借贷案件借款方改变约定的借款用途的情形也屡见不鲜,出借方依法可以中止合同并追究借款方的违约责任,不再发放贷款,但借款方并不应此构成诈骗罪。所以欠款不还是不是构成诈骗罪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才能进行分析。二、诈骗四十多万判多久诈骗
    2023-03-12
    277人看过
  • 如何追究私下交易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一、如何追究私下交易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追究私下交易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和义务的方式是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根据法律规定,诈骗金额在三千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你的金额较小,尚未达到立案标准。你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返还你的资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交易欺诈行为构成诈骗罪适用缓刑的条件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
    2023-08-22
    248人看过
  •  欺诈商品的行为被定义为诈骗吗?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关于卖假货的犯罪行为应当归类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而非诈骗罪。同时,对于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犯罪行为,将会被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不算,卖假货不属于诈骗罪,而应当归类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卖 假 货 属 于 诈 骗 吗 ? 素 材 告 诉 你 答 案卖假货属于诈骗吗?素材告诉你答案。根据我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卖假货虽然具有欺骗的性质,但若其行为满足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则可能构成诈骗罪。具体要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卖假货是否具有欺骗性质:即卖假货者
    2023-09-03
    375人看过
  • 欺诈行为和欺骗行为有哪些不同点?
    欺诈和欺骗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欺诈是指有意识地采取行为,以使他人产生错误的认知,多数与犯法有关。欺骗则是用虚伪的言行隐瞒真相,使人上当,多数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方式有关。欺诈是触犯法律上的,而欺骗是触犯心灵上的。欺诈是指有意识地采取行为,以使他人产生错误的认知。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欺骗,用虚伪的言行隐瞒真相,使人上当。欺诈多数是跟犯法的行为有关,而欺骗多数是跟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方式有关。前者是触犯法律上的,后者是触犯心灵上的。 欺 诈 与 欺 骗 有 什 么 区 别 ?欺诈和欺骗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它们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定义。欺诈是指通过欺骗、谎言或其他手段从他人那里非法地获取财产或其他利益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或其他不正当利益。欺骗则是指通过虚假陈述或其他手段误导他人,使对方做出错误的决定或行为,从
    2023-09-12
    416人看过
  •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特征
    企业应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一级科目。它是一个流动资产类的会计科目。该科目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持有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企业还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交易性股票投资和交易性债券投资核算基本相同,不同点仅在于股利和利息的收入处理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用来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借方表示损失,贷方表示利得。但它只是一个暂时性计利得和损失的科目,当某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售出后,真正实现了投资收益,还要将先前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个科目的相关金额转出。此外,公允价值变动时,要比较前后两次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贷方;反之记入“公允价值变
    2023-03-20
    479人看过
  • 骗婚行为中的女方特征和情况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女方在以下情形上属于骗婚的行为,即时间上,借结婚骗取钱财的主观故意发生在结婚之前;行为上,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过欺骗手段获取财物之后,行为人将财物用于个人挥霍;骗取的钱财归属上,钱财归于女方个人。隐瞒怀孕收了彩礼是属于骗婚吗1、隐瞒怀孕收了彩礼不属于骗婚。骗婚是以婚姻为诱饵诈骗钱财,或用欺骗手段缔结婚姻的行为。所以骗婚是以诈骗钱财为目的,不是以结婚为目的。所以隐瞒怀孕收了彩礼并不属于骗婚的范围之内。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1)重婚;(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3)未到法定婚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
    2023-07-04
    101人看过
  • 强迫交易罪的行为表现有哪些特征?
    强迫交易罪的行为表现有以下几点:1、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家地位的经营者,限制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2、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同时,还包括限制外国商品进入当地市场或限制当地商品流向外国市场的行为;3、经营者销售商品,违反买方意图,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强迫交易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呢我国公安机关对于涉嫌强迫交易罪的犯罪分子,所适用的立案标准包括:造成被害人轻微伤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千元以上的;强迫交易三次以上或者强迫三人以上交易的等。根据《刑法》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
    2023-07-05
    210人看过
  • 民事欺诈的行为有哪些特征
    一、民事欺诈的行为有哪些特征民事欺诈的行为有以下特征:1.欺诈人发出欺骗性或虚假性的邀请,诱导对方向自己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采取欺诈手段实现签约目的。2.欺诈人对订立合同的主要条款及有关关键性事实作虚假介绍,或者隐瞒事实真相,向对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致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承诺,以实现其订立合同的目的。3.所签合同生效后欺诈人通过双方履行该合同,达到其获取不法利益的目的。4.目前合同欺诈的突出特点是欺诈人一般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或具有一定的实际履约能力,同时可能还积极履行所签合同的部分条款,即通过履行一定的合同义务,从被欺诈方获得不法利益。二、民事欺诈的诉讼时效民事欺诈的诉讼时效是3年。《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3-09-19
    66人看过
换一批
#反垄断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欺骗性交易,也称仿冒行为,是经营者采用假冒、仿冒或者其他虚假手段,使交易相对人产生混淆或误信,从而获得交易机会的行为。欺骗性交易的主体一般是商品或服务的推销者,客观上采用了欺骗手段,主观上存在使人误信的故意,损害后果双重性。 经营者假冒他人... 更多>

    #欺骗性交易
    相关咨询
    • 强制性交易行为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 强制性交易行为的特征是怎样的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15
      强制性交易行为是指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排挤其他经营者的行为。强制性交易行为的特征:(1)公用企业是实施该行为的特定主体。不具备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以及非经营性的政府机关不是强制性交易行为的主体;(2)其他出于公平交易地位的经营者的商品是公用企业强制性交易行为的客体,及该行为是强制安排他人之间进行交易,并非强迫他人与自己进行交易。(3)公用企业的行
    • 欺骗性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1-15
      欺骗性交易行为:也称仿冒行为,是经营者采用假冒、仿冒或其他虚假手段,使交易相对人产生混淆或误信,从而获得交易机会的行为。该行为也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种,行为主体是经营者。 欺骗性交易行为包括四种具体表现: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这种行为是指未经商标所有权人的许可而擅自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行为,既侵犯了商标所有人的商标专用权,同时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2.与知名商品相混淆的行为。它是指擅自使用知名商
    • 欺骗性交易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30
      欺骗性交易行为,也称仿冒行为,是经营者采用假冒、仿冒或其他虚假手段,使交易相对人产生混淆或误信,从而获得交易机会的行为。欺骗性交易行为有以下几种的表现形式:(一)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商标法第52条;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和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 虚假标示的欺骗性交易行为的种类有哪些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30
      欺骗性交易行为,也称仿冒行为,是经营者采用假冒、仿冒或其他虚假手段,使交易相对人产生混淆或误信,从而获得交易机会的行为。欺骗性交易行为有以下几种的表现形式:(一)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商标法第52条;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和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 无形资产性质的定义和特征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01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的特征如下: 1、不具有实物形态; 2、具有可辨认性; 3、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公司法》第27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