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建了房屋、建过房屋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等类型。1、向当地乡(镇)土地管理机构提出收回。2、将多余的宅基地在本村集体组织内部转让。这种做法需要经过当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同意,并且受让人也必须符合宅基地的申请条件(且受让人自己本身并没有农村房子和宅基地),符合这些要求,才可以进行内部转让。
宅基地纠纷怎么处理
出现宅基地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政府处理,对政府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二条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百六十三条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百六十四条宅基地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灭失的,宅基地使用权消灭。对失去宅基地的村民,应当依法重新分配宅基地。
第三百六十五条已经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或者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
解决一户一宅多余宅基地的方法
68人看过
-
宅基地一户一宅,宅基地一起多出来怎么办
247人看过
-
农村宅基地怎么处理,一户多宅基地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281人看过
-
宅基地可以一宅多户吗
469人看过
-
拆除农村宅基地后宅基地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432人看过
-
继承的宅基地算一户多宅吗,继承宅基地的手续
225人看过
宅基地纠纷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三种: (一)协商解决。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二)行政解决。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 更多>
-
上海的宅基地能一户一宅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16是否能更改宅基地使用登记证明上的姓名,首先要看你能不能在村里落户——如果你连村民都不是,那么你凭什么享有这个村村民的宅基地呢?如果你能够在村里落户,那么你与你母亲协商,然后与村集体说明,经过他们同意后到相关的登记管理部门做好登记,就可以将你们家的宅基地使用权用你的名字登记了。
-
住宅宅基地是一户多宅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21严格实行“三到场”制度,即申报前,对其所在村组的旧宅基地进行调查核实后,确认无误符合条件的农户方可受理,做好批前踏勘、选址到场,审核是否符合审批条件;批后放线、打桩定位到场,确定四址;建议给乡镇所配置动态监测仪器,由乡镇所在放线时用JPS把建房户的四至范围定位,以免“批东建西”。房屋建成竣工后验收到场,审核是否超标准用地。经验收符合标准,才能发放集体土地使用证,以证管地,村民申请新建住宅,必须出据
-
农村宅基地怎么处理,一户多宅基地处理流程是怎样的江西在线咨询 2021-10-251、严格执行三来制度,即申报前,对其村组旧宅基地进行调查验证后,确认无误符合条件的农户可以受理,批准前进行调查,选址,审查是否符合审查条件的批准后放线,打桩定位,确定四个地址的乡镇配置动态监视器,建议在乡镇放线时用JPS定位建设者的四至范围,以免批准东建西。房屋完成后检查,审查是否超过标准用地。经验收达标后,才能发放集体土地使用证,证明土地,村民申请新建住宅,必须出具承诺书,承诺新建住宅后在规定期
-
农村户口死亡的宅基地如何处理,解决宅基地纠纷的方式有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20《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承包地,承包期内如果家庭成员死亡,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收回其承包的土地(整个家庭消亡除外)。通过其他方式取得的承包地,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0条规定办理。解决人地矛盾问题,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下列土地承包给新增人员: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预留的机动地;通过依法开垦方式增加的土地;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土地。也可以通过土地承
-
一户一宅地上有宅基地怎么补?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26一、一户一宅多出来的宅基地处理方式: 1、对于合法存在的一户多宅情况,村集体可以进行有偿征用,给予宅基地主人一定的补助。 2、若是多出来的宅基地长时间没有人居住,没有人管理,甚至宅基地上都没有房屋建造,对于这类的土地应该给予收回,把使用权交给村集体,由村集体交给有需要的人。 3、若是多出来的宅基地存在违规乱造的情况,尤其占用基本农田建房,应该拒绝确权、予以警告,限制一定时间内拆除,否则进行严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