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查中,有75%的消费者表示不会细看汽车购销合同,不会留意到经销商有没有在合同上写明具体的交车日期,比例相当之高,相比之下,只有25%的消费者表示在买车时会认真地看汽车购销合同,并肯定会要求经销商在合同上写明具体的交车日期,比例并不高。
买车时你会仔细阅读和经销商签定的汽车购销合同吗?如果你购买的是紧俏车型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拿到新车,你会要求经销商在合同上写明具体的交车日期吗?上周,本报对消费者买车时会否认真留意汽车购销合同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消费者在买车时不太留意汽车购销合同,不会特别留意合同上有无具体交车日期,也不太留意经销商违约后应承担什么责任。
在调查中,有75%的消费者表示不会细看汽车购销合同,不会留意到经销商有没有在合同上写明具体的交车日期,比例相当之高,相比之下,只有25%的消费者表示在买车时会认真地看汽车购销合同,并肯定会要求经销商在合同上写明具体的交车日期,比例并不高。
在消费者购买新车无现货时,关于交车日期消费者一般和经销商以哪种方式约定?问卷也对此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54.2%的消费者会提出要求让经销上写在购车合同上,而有41.8%的消费者则表示是和经销商口头约定,这个结果也说明,消费者在购车时对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意识并不高。
在目前汽车4S店提供的汽车购销合同样本上,大多都注明了消费者如果违约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但对经销商违约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则只字不提,那么消费者在买车时,有多少人会要求在合同上写明如果经销商逾期不交车,应该赔偿自己经济损失呢?问卷同时也对此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83.3%的消费者表示,不太留意合同上有没有写明经销商如果逾期不交车,应该赔偿自己什么经济损失,比例非常之高,只有16.7%的消费者表示,会要求经销商在合同上写明经销商的违约责任。
问卷最后还对经销商如果逾期不交车,你会怎么处理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消费者(49.9%)会找4S店理赔,另外有33.3%的消费者则表示会找4S店理论,分别还有8.4%和4.2%的消费者表示会继续等下去或者加价购买。
-
购房者应做到七看七不看
93人看过
-
汽车3·15年度报告:二次购车消费者更看重品质
135人看过
-
销售汽车时,销售商必须向消费者提交汽车合格证
390人看过
-
汽车合同有陷阱,消费者需谨慎
361人看过
-
网购消费者维权意识弱七成不开箱验货
104人看过
-
消费者买车要小心购车合同猫腻
261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汽车购销合同有用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25购车合同是购车人与经销商签订的正式购销合同,是保证经销商与消费者双方权益的一个依据,签订购车合同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是旧机动车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必须要签订工商部门所监制的购车合同,就是我们所说的二手的车买卖合同,一式两份,交易双方各持一份,这份交易合同必须要由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备案,才可以对车辆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
-
汽车销售部故意欺骗消费者怎么办上海在线咨询 2023-10-311.要求三倍赔偿。 2.如果汽车厂商或销售商存在故意隐瞒车辆真实情况,如故意隐瞒车辆在运输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隐瞒车辆售前的维修记录以及车辆使用后故意更改里程等,都涉嫌构成欺诈;如果汽车厂商或销售商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比如将粉尘车以次充好,明显虚构电动车续航里程以及其他误导消费者作出错误选择的虚假宣传行为,同样涉嫌构成欺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
-
汽车消费者怎样维权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16制造商获知缺陷存在,可以将召回计划在主管部门备案后,按照规定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造商确认其汽车产品存在缺陷,应当向主管部门报告。销售商发现其汽车可能存在缺陷,或者接到车主的投诉,应当及时向制造商和主管部门报告。
-
成都什么时候取消汽车限购?陕西在线咨询 2023-11-01取消限购的可能性非常小。 1、从2018年成都最新限购政策来看,限购的对象已经由个人调整了家庭,而户籍转入的人员也加入了社保的要求。 2、成都2017年发布的限购政策只包含新商品房,但是在2018年的政策中又加入了二手房,限购的政策是越来越严格,因此在2019年成都取消限购的可能性很小。 3、再来看看当前全国的购房情况,2018年以来多地楼市都出现了一些变化,例如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武汉、杭州
-
民法典规定汽车购销合同可撤销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22要看有没有可撤销的合法理由。如果有以下这些情形,汽车购销合同是可撤销的: 第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第 2、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 第 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 第 4、因胁迫订立的合同。 第 5、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