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样的诉讼时效20年
《民法典》规定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20年诉讼时效包括以下情况,一是权利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二是权利人不知道义务人,或同时具备前述两种情况的,诉讼时效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但是,20年诉讼时效经过,当事人并非必然败诉。只有对方当事人明确表明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的,人民法院才会依法审查诉讼时效。
二、20年诉讼时效是否适用中止、中断的法律规定
20年最长诉讼时效属于除斥期间,不适用《民法典》关于中止、中断的规定。20年诉讼期间的目的是为了弥补适用诉讼时效可能出现的问题,即诉讼时效期间可能因权利人不知权利被侵害或义务人而使权利行使期间过长,影响法律关系的稳定,故规定为不变期间予以限制权利人的权利。
三、关于20年诉讼时效答疑
网友问题:诉讼时效3年和20年的区别是什么?
律师回答:3年为普通的诉讼时效,20年则是属于最长的诉讼时效。3年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为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20年诉讼时效起算点为权利受到损害之日。
网友问题:如果在权利受到损害第19年时知道了义务人,诉讼时效在20年结束,还是在第19年起算,第22年结束呢?
律师回答:如果在权利受到损害第19年知道义务人,诉讼时效仍然为20年。法律规定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意在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同时保持社会的稳定,故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不变期间。
-
诉讼时效20年的规定,什么是诉讼时效中断
222人看过
-
民事诉讼时效什么情况下20年
416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使用20年诉讼时效
96人看过
-
诉讼时效3年20年怎么确定
230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三年何时开始 20年
163人看过
-
20年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
155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20年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7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如何规定20年的诉讼时效广东在线咨询 2023-11-2420年诉讼时效适用范围并没有明确规定,一般适用于所有的民事纠纷。 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诉讼时效3年20年怎么确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3-01-15诉讼时效3年是属于普通的诉讼时效,而对于20年则是属于最长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
-
2022年借条的诉讼时效是20年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3-03-22要看借条是否有约定还款时间。 1、如果没有写明还款时间,诉讼时效是从出借人要求还款之日起算三年。 2、借条上写明还款时间的,则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算三年。 3、借条上没有写明还款日期,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债务人也可以随时向债权人还款。 4、借条属于债务纠纷,只要债权人有证据表明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主张过权利,诉讼时效便重新计算,但是诉讼时效最长不超过20年。
-
民事诉讼诉讼时效是10年还是20年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31民事诉讼的有效期就是诉讼时效,最长为二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