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公诉人如何盘问证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31 20:11:08 387 人看过

刑事案件中公诉人的证据如何质证?对于刑事庭审中的质证,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证人的证言必须经公诉人、被害人、被告人、辩护人当庭讯问质证,各方证人的证言可以作为质证的依据此外,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八条,进一步规定“证据必须通过出庭、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予以核实,质证是法律允许质证主体对包括当事人在内的各种证据采取询问、辨认、询问、说明、说明、咨询、反驳等形式的诉讼活动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以证明法官内心定罪的具体效力。狭义的质证,主要是对当事人在法庭上提出的证据进行质证和核实。质证的本质特征在于质,即质证与质证,二者都具有面对面的对抗性。虽然质证过程中可能需要对证据进行识别、解释和说明,但这些行为并不代表质证的本质特征。因此,虽然质证具有审查证据的性质,但并不是所有的证据审查都属于质证。对我方证据的审查不属于质证范畴。从中立的角度对证据的追问和追问是质证,它体现了质证的本质特征。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证据必须当庭公开质证才能被采纳,这表明质证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中刑事审判的必要程序。但从目前我国刑事诉讼的实践来看,公诉人提出的证据一般较少受到激烈的讯问和追问,而公诉人在法庭上很少对被告人提供的证据进行高质量的追问,而质证程序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前,我国法学界对刑事质证的概念还没有达成一致,可以说众说纷纭。《法学词典》对质证的早期定义是:“指出问题,要求证人进一步陈述,以消除疑义,确认证据作用的诉讼活动,是对证人证言的一种审查和核实”,或“在刑事审判的法庭调查阶段,公诉人、被害人、被告人、辩护人应当回答证人出庭作证的疑难问题。

制裁证据要件之争,主要是关于质证对象范围的差异,即质证程序中“被质疑证据”的范围。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认为质证的对象仅限于证人证言;第二类认为质证的对象是全部证据;第三类认为质证的对象是与物证相对立的口头证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质证的对象应该是全部证据。对证人证言、被害人供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说明的询问和询问,只是质证制度的一个特殊部分。笔者认为质证的对象应当是全部证据。

刑事案件的公诉人可以在开庭前交出无罪证明或者相应的证据,也可以找专业律师帮他进行质证。刑事案件中的检察官需要提供证据和质证,但他们不知道具体的法律要求。建议他们直接给我们的在线律师打电话。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05: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刑事诉讼中如何询问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询问证人作出规定。第三节询问证人第一百二十二条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在现场询问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第一百二十三条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第一百二十四条本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也适用于询问证人。第一百二十五条询问被害人,适用本节各条规定。
    2023-04-16
    70人看过
  • 如何处理刑事案件中证人不愿作证的问题?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解案件情况及内情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是如果公民由于一些自身的原因拒绝在侦查或者是检查案件阶段不予作证的话,也不可以进行强制。只可以通过疏导教育,令公民出面作证。如果公民一开始答应作证,但是在审判阶段时又反悔不出庭作证,那么法院可以通过强制训诫等请证人出庭作证。应该注意的是,如果证人出庭作证,那么警察将保护他的人身安全。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民事案件中,负有作证义务的证人,未出庭接受双方质证,其真实性对于合议庭的判断有一定的影响,法官可以认为该证人证言真实性有问题,而不采纳该份证据。而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由于刑事诉讼关乎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甚至生命的剥夺问题,法律对有作证义务的证人出庭作证有强制性的要求,证人拒不出庭的后果有两个,一是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出庭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二是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由院长批准,可以处10日以下拘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
    2023-06-30
    311人看过
  • 刑事案件补充证据后如何开庭
    案件开庭后,当事人还可以补充证据。如果法院认为该证据对案件有较大关联性,法院会再次组织开庭举证、质证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一条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逾期提供证据,或者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未逾期。第一百零二条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训诫、罚款。当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对当事人予以训诫。当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赔偿因逾期提供证据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误工、证人出庭作证等必要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条当事人收到对方交换的
    2023-06-14
    318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扣押证据如何进行
    扣押物证、书证,直接关系到公民的财产及通信自由等权利,因此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1、扣押物证、书证通常是在勘验、搜查时进行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4条的规定,在勘验、搜查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物品和文件,应当扣押;与案件无关的物品、文件,不得扣押。2、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两份,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3、对于扣押的物品、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或者损毁。4、侦查人员认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的时候,经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即可通知邮电机关将有关的邮件、电报检交扣押。不需要继续扣押的时候,应立即通知邮电机关。5、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已被冻结的,
    2023-05-01
    290人看过
  • 刑事案件证人不作证如何办
    ​一、刑事案件证人不作证如何办刑事案件要破案是需要很多线索的,特别是有目击证人的话,他们的证词会对案件告破非常的有利,也能够帮助人们尽快的破案,将凶手抓拿归案等。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只要是知道案件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如果是在侦查阶段或审查起诉阶段不作证,那也没办法;如果其答应作证,后在审判阶段审理时其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并给予训诫,情节严重的,可能拘留;如果证人出庭作证,他的人身安全将受到保护。相关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做证人。二、刑事案件证人必须出庭作证吗证人不是必须出庭作证。1、法律依据新刑诉法第187条规定:控辩双方对书面证言有异议,且该书面证言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提供该书面证言的证人有必要出
    2023-04-22
    301人看过
  • 刑事案件怎么申诉,刑事案件如何申诉
    一、哪些人可以申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配偶、子女、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案外人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也可以提出申诉。申诉可以委托律师代为进行。二、申诉应向哪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对已生效的刑事判决、裁定提出申诉,应当首先向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被驳回后,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经过高级人民法院复查或再审的案件,当事人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诉,但是已依法终结的案件除外。三、申诉应提交哪些材料1、申诉状。应当写明当事人及申诉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以及申诉的事实与理由。2、原一、二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经过人民法院复查或者再审的,应当附有驳回通知书、再审决定书、再审判决书、裁定书。3、其他相关材料。以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为由申诉的,应当同时附有相关证据材料;申
    2024-02-09
    171人看过
  • 公诉与自诉刑事案件如何区分
    一、公诉与自诉刑事案件如何区分1.定义不同:①自诉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并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②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2.提起诉讼主体不同:①自诉是当事人自己提起的诉讼,公诉是检察院依职权主动提起的诉讼。②公诉是由检察院代表国家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3.提起诉讼条件不同:①自诉条件:有适格的自诉人;有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属于自诉案件范围;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②公诉条件: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二、自诉案件的处理方式有哪几种?《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根据该
    2023-04-16
    107人看过
  • 证据不足,刑事案如何定案?
    刑事案证据不足的案件结案具体如下:1.在侦查阶段,公安认为证据不足的,应当撤销案件;2.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可以建议公安撤回案件,或者直接作出不起诉处理;3.在审判阶段,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法院应当作出无罪判决。刑事案证据不足的处理1.自诉人应及时向检察院或法院了解情况,对相关证据予以补充;2.检察院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或自行侦查,二次补充侦查后如果仍认为证据不足无法起诉的,应作出不予起诉决定;3.法院经审查仍然认为证据不足的,应驳回起诉。刑事案件的定罪证据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具体如下:1.物证。2.书证。3.证人证言。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6.鉴定意见。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证据的性质1.合法性(1)证据必须由法定人员收集。根据我国
    2023-11-18
    108人看过
  • 刑事案件辩护人能不能对公诉人发问
    一、刑事案件辩护人能不能对公诉人发问在刑事案件中,辩护人确实可以向公诉人进行发问。1.这一权力源自法律的规定,质证是公诉人与辩护人之间对证据效力进行质疑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确定证据能否作为案件判决的依据。2.辩护人在庭审过程中,有权对公诉人提出的证据进行质疑和询问,以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二、辩护人质证的依据辩护人进行质证时,主要依据的是《公诉人出庭举证质证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根据该指导意见,质证是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由控辩双方对所出示证据材料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进行相互质疑和辩驳的诉讼活动。辩护人在质证过程中,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证据是否符合法定形式;2.证据的收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3.证据形成的原因;4.发现证据时的客观环境;5.证据是否为原件或原物以及复制件与原件或原物是否相符;6.证人或提供证据的其他人与案件当事人是否有利害关系;7.证据之间的相互关系;8.证据内容前
    2024-04-20
    368人看过
  • 交通事故案件上诉如何取得证据
    交通事故的证据比其他事件的证据更容易收集,不用担心收集,只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即可。首先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交通警察送达或收到通知。其他证据,如果有人身伤亡的,医疗费需要提供医院出具的治疗诊断证明书,病历,费用清单等;误工费需要提供单位开具的误工证明以及收入证明;住宿费,交通费一般需要提供发票;构成伤残的一般需要伤残鉴定意见书。如有财产损失、车辆损坏的评估表、修理工程表、收据和其他财产损失表。交通事故案件诉讼需要哪些证据材料第一组:各诉讼主体的身份事项和相互关系证据1、原告的身份证,证明原告的主体资格;2、法定代理人的身份证,证明法定代理人的身份事项(说明:主要适用于原告是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及需要监护的成年人类型);3、亲属关系证明,证明原告与死者或伤者之间的亲属关系及是否为实际被扶养、赡养和抚养关系(主要有结婚证、户口簿、村乡或街道社居委证明及单位证明等);4、监护关系证明,证明法定代理
    2023-08-07
    345人看过
  • 民事案件证据如何认定
    法律综合知识
    民事案件如何认定证据?民事诉讼证据被提交到法庭上之后,法官依照法定程序对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即从真实性、关联性到合法性,从形式到内容逐项全面、客观地予以审查。审查的手段包括聆听、阅读、核对、提问、反问、勘验、鉴定和休庭调查取证等。对于经上述审查后不能排除疑点或矛盾的,作出是否采纳或不予采信的处理。可以说,民事诉讼证据的采信其实就是一个“筛选”证据的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1、举证时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出台前,民诉法仅规定了当事人负有举证的责任,而没有对当事人举证的期限作出规定。因此在审理案件任何阶段当事人都可以“随时”提出证据,容易造成诉讼中的突然袭击和诉讼拖延,从而有损诉讼效益和公正。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后,对当事人举证期限作了规定,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协商一致,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但在审判实践中操作仍然比
    2023-01-28
    441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亲属的证言有效吗,如何收集刑事案件的证据
    一、刑事案件中亲属的证言有效吗《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发生刑事案件后,侦查机关往往要找犯罪嫌疑人亲属了解情况。有些案件,只有亲属了解情况。亲属的证言当然有证据效力。有人说:“亲属的证言法律效力低于其他人的证言。”这种说法没有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亲属的证言与其他证据相吻合,就相信亲属的。其他人的证言与其他证据相吻合就相信其他人的。只有证言,没有其他证据支持的,不论证人是不是犯罪嫌疑人的亲属,都没有证据效力。证言必须与案件有相关性。比如某男子因抢劫罪被起诉。被告人的母亲说:“这孩子从小听话,不打架、不骂人。抢劫的人不可能是他。”这种话就没有证据效力。如果母亲说:“案发那天我儿子去广州出差还没有回来。”而且还有广州接待单位的证明。这份证言就有效力。举例说明,一起聚众斗殴致死人命案,王*波涉嫌故意伤害致死罪被起诉
    2023-06-01
    411人看过
  • 公诉刑事案件和自诉刑事案件有何区别
    (一)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的区别是:1、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反诉;而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能就案件事实本身对司法人员提出反诉;2、自诉人有权提出上诉,享有独立的上诉权;而公诉案件的被害人没有独立的上诉权,只能请求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一、刑事案件公诉期限刑事案件立案期限是七天。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1998年5月14日公安部令第35号发布)第一百六十二条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由接受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接受单位应当制作《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第一百六十三条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
    2023-02-21
    127人看过
  • 法院如何处理刑事案件赃物证据
    一、形成的原因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在:1、有的办案人员就案办案,只管案件的侦破而不考虑对案件的进一步处理,认为案件既然已侦破,赃物已追回,涉案物品的价值让价格事务所出个鉴定材料就可以了,至于如何鉴定,最终核价多少是价格事务所的事情。2、有的办案单位为了追求重特大案件的数量,在犯罪数额接近“数额巨大”或“数额特别巨大”时,有意让价格事务所出具不切实际的核价证明。3、个别办案人员图省事,该指定和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不指定或聘请,加上办案期限的制约和警力有限等因素,为尽快结案,只好找价格事务所出具核价证明。4、价格事务所个别鉴定人员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认为多一点少一点无所谓,仅凭被害人报案的价格或根据报案人员的介绍、证人的证言便草率地作出核价证明,而不对涉案物品进行实地勘验,致使大部分核价证明的收缩性较大。业务素质低。对刑事案件的赃物核价,不存在绝对准确,但也绝不能存在估价的随意性。由于有的核
    2023-02-24
    335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刑事案件自诉案件如何证据证明有证据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03
      自诉案件中有证据证明,即自诉人提供的证据具有证明能力。包括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根据定案证据,经法定程序核实属实;综合整个案件的证据,排除了对所认定事实的合理怀疑。
    • 刑事案件辩护如何向证人发问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13
      审判长认为发问的内容与案件无关的时候,应当制止。”第八十二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二)“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
    • 如何在刑事诉讼证据不足的案件中结案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04
      刑事案件证据不足的,在侦查阶段会撤销案件;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会退回补充侦查或直接撤销案件;审判阶段,法院会做出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第四款规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三项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证据
    • 刑事案件如何处理证据不足的案件
      河南在线咨询 2023-12-23
      审理刑事案件中要坚持三大原则:罪行法定原则,凡是刑事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的,一律不得作为犯罪追究。 要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凡属于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的案件,一律做无罪处理。要坚持证据裁判原则,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对证据不足的,不能认定为犯罪并给予刑事处罚。所以,刑事案件中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作无罪处理。
    • 刑事案件当是人的证据链如何形成?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11
      1、形成证据链的证据至少包括两项独立来源的证据 陈瑞华教授认为印证“主要指两个以上具有独立信息来源的证据,对各自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作出的验证。” 来源不具有独立性的证据不能为彼此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支撑,其真实性存在疑问,需要与其他通过独立来源获得的证据印证才能确认其真实性和证明力。 2、证据链中至少有一项核心证据 证据链中接近案件待证事实、证明力强的证据称为核心证据,其余的证据称为非核心证据。证据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