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离婚后请求分割财产的,都应视为行使共有物分割请求权,因具有物权请求权的属性而不受时效限制,否则就会损害某一方共有人的利益。具体如下所述:
在法律与司法解释的层面,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再次分割。
当事人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一方起诉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但并未提及是否适用诉讼时效。无论是离婚时双方因疏忽而漏分共同财产,还是离婚时双方自愿约定在离婚后仍维持财产的共同状态,如果在离婚后请求分割财产的,都应视为行使共有物分割请求权,因具有物权请求权的属性而不受时效限制,否则就会损害某一方共有人的利益。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离婚后股票权益分割范围的界定
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司法解释第5条所体现的财产认定原则具有共通性,即财产本身的性质不因婚姻关系的存废而改变:原属个人财产的,其财产及自然增值、孳息不因婚姻关系的缔结而转化为共同财产;原属共同财产的,其财产及自然增值、孳息也不应该因婚姻关系的解除而转化为个人财产;不论是个人财产还是共同财产,以其为基础在婚内产生的投资与经营收益,都应当作为共同财产;不论是个人财产还是共同财产,以其为基础在婚外产生的投资经营性收益,不应作为共同财产。自然增值是财产所有人拥有的财产,因所有人以外的因素而出现了价值增长,所有人并未将财产投入价值再生产的过程,对增值未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例如,商业中心地段的不动产因其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大幅升值,但所有人并未对该种升值付出主观努力。
-
离婚时股票的分割能否影响其他股东权益
463人看过
-
离婚时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如何分割,股票离婚时如何分割
111人看过
-
诉讼离婚房产分割权益
233人看过
-
离婚诉讼时时经济适用房分割原则是什么
200人看过
-
离婚时股票分割的特点
331人看过
-
离婚时如何划分股票收益
161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离婚时股票收益怎么算离婚后股票怎么分割西藏在线咨询 2023-05-24我们在分割股票时,其实并不是分割股票本身,而是在分割股票所代表的利益。 因为股票作为有价证券是具有很大风险性的,股票分割后可能因为行情较好而获得较大的收益,也可能由于行情较差而遭受较大的损失。 因此,经过分割后的股票,如果一方因为股票价格见涨而有所收益,另一方不得要求持股方另外补偿;反之,持股方如果因为股票价格暴跌而损失惨重,也不得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如此才符合风险和利益均衡的原则。 股票的分割问题
-
法院离婚诉讼时效分割有效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02首先,对财产问题发生争议,是可以起诉的,法院在审理时,会根据财产分割协议的效力问题作出判断,如是否存在欺诈、胁迫等非法事由,然后作出实体裁判,通常情况下,如果协议为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法院一般会维持协议的。关于诉讼时效问题,通常是两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侵犯之日起计算,当然,诉讼时效还存在中止或者中断的可能,那么时间就会延长。
-
离婚诉讼时时经济适用房分割原则是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3-04-01而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的,出售时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并由政府优先回购,购房人也可以在补缴政府应得收益后取得完全产权。已经购买了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又购买其他住房的,原经济适用住房由政府回购。此时的经济适用房在离婚时,虽然价值高一些,但未获得房屋一方仍会觉得亏,仍是拼命争夺房产,造成法院判决的难度。
-
遗产分割诉讼的适用时效是什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3-01-03遗产分割诉讼时效过了也可以提起诉讼,但会丧失胜诉权。 遗产分割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过了诉讼时效也可以起诉,只是如果进行时效抗辩,审查确实超过了的,提起诉讼的人会丧失胜诉权。
-
离婚时股权分割要怎么缴纳诉讼费广西在线咨询 2023-07-28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 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 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