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举证是程序问题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6 04:40:14 442 人看过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排期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

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5、宣判

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区分对待:

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庭审举证的技巧

1、及时举证

要在法庭调查阶段及时举证,切忌“留一手”,企图在法庭辩论时用此证据作为驳倒对方的“秘密武器”。

2、按序及时举证

3、疑证不举

举证的目的,是为了使己方证据得到法官的肯定与认可,以及得到有利的判决结果。

诉讼实践中,收集的“似是而非”的证据,这些证据有利于己方的证明价值,又有利于对方的证明价值,甚至对方的证明价值高于己方。对于这类证据在诉讼中应尽量少举或不举。切忌举出对己方不利的证据。

4、彼证我用

由于各种原因己方当事人将重要证据灭失,或原始证据在对方保存。由于举证不能,会在诉讼中处于非常被动地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6日 17: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证人证言相关文章
  • 关于民间借贷诉讼中当事人逾期举证问题
    民间借贷纠纷中当事人逾期需要举证的,法院应当要求当事人说明理由;如果当事人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对其进行训诫、罚款。一、借贷式诈骗报警后公安不立案怎么处理借贷式诈骗报警后公安不立案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复议。或者当事人可以立即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无法做出明确理由的,应当立即立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二、调查令法律规定调查令是在诉讼中一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己不能拿到所必须的证据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获得的
    2023-04-04
    119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问题的若干规定》中举证期限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问题的若干规定》对举证期限的规定,对于防止当事人证据突袭、滥用诉权、节约审判资源、提高审判效率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民事证据规定中对举证期限的规定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有些法律漏洞,需要完善补充,建议立法明确。主要问题如下:1、简易程序转换为普通程序是否应重新指定举证期限的问题。是对不足的期限进行补足,还是重新指定一个月以上的举证期限,司法解释中没有规定,实践中做法也各异。笔者认为可以由当事人对举证期限进行协商,未能协商一致的由法院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处理:(1)转换程序时原定举证期限已届满,法院应在原指定期限的基础上重新为当事人指定一定的举证期限,前后举证期限相加不得少于30日;(2)转换程序时原定举证期限尚未届满,只需将原指定的举证期限延长至30日。2、管辖权异议期间应否包含在举证期间内的问题。司法解释亦未明确规定,实践中有分歧。有人认为如将管辖权异议的时间单列,会鼓励
    2023-06-06
    297人看过
  • 司法鉴定程序在民事诉讼的适用问题是什么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司法鉴定主要突出的是一个专业性,即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对诉讼的专业问题进行鉴别判断。由于司法鉴定的专业性决定其流程相对的复杂,一般需要当事人进行申请,法院组织诉讼双方对案件材料进行质证,通知当事人双方选择鉴定机构,然后将相关鉴定材料交给相关司法鉴定机构,有专门人员根据材料做出鉴定结论。就基层法院来说,司法鉴定的适用比例还是比较高。主要集中在交通事故纠纷、医疗事故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合伙纠纷案件等。交通事故纠纷中的鉴定案件主要是针对当事人的伤残等级、“三期”(营养期、误工期、护理期)、车辆损失进行鉴定;医疗事故中主要是对受害人伤残等级、受害人的伤害结果与医院的医疗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鉴定;民间借贷案件主要是针对借条中签字的真伪或者印章的真伪进行鉴定
    2023-05-01
    327人看过
  • 民事抗诉程序若干问题研究
    近年来,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据统计,全国从1991年抗诉35件案件增至1996年的3322件,每年成倍增长。在近些年来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总共5860件案件中,人民法院再审1338件,改判或撤销原判1057件。这对于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无疑起到了较好的监督作用。但是,也不可否认,由于民事诉讼法对抗诉制度具体规定的阙如或不明确,以致检察机关与法院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产生分歧,并在各自行使检察监督权和审判权的过程中产生摩擦与冲突,进而严重影响了民事抗诉机制的顺畅运行。因此,如何从立法上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抗诉制度也就成了我国诉讼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亟待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本文拟就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同仁。一、抗诉监督的范围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85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
    2023-04-29
    289人看过
  • 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
    审理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涉及的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很多,其中案由的称谓、案件管辖、诉讼主体的确定等问题是主要的。1.案由的称谓。报刊杂志发表的新闻作品造成公民的名誉损害,如何确定案件的案由,目前尚无明确的规定和统一的认识,实践中主要有三种称谓:(一)名誉侵权纠纷;(二)报刊侵害名誉权纠纷;(三)新闻侵害名誉权纠纷。第一种称谓过于笼统。侵害名誉权作为侵权行为的一种,其行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口头、书面、动作等。由于报刊登载新闻作品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侵权,这样界定不能表现其特殊性,并与其他形式的名誉侵权行为区别开来。第二称谓不够准确。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不同的体裁,其形式、特点各异,其小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与小说,戏剧、传记不同,前者要求准确真实,不允许虚构和夸张,后者允许虚构和夸张。因此,为区分其不同体裁在名誉侵权中的形式和特点可借用其体裁的划分和特点来确定报刊侵害名誉权的案由。如果笼统地称报刊侵害
    2023-02-11
    275人看过
  • 民事诉讼公告送达程序中存在哪些问题
    1、送达功能未得到发挥,送而不达;2、公告内容不规范;3、受送达人身份不特定;4、公告周期长,形成诉累;5、认定下落不明无标准。一、法院送传票找不到被告人怎么办法院起诉找不到被告人的,可以公告送达,然后缺席判决。我国法律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二、离婚可以公告送达吗离婚案件是可以公告送达的。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达诉讼文书。下落不明的案件依照规定可以公告送达,并不问下落不明的时间是否已达两年,而且所有用其它方式无法送达的案件均可以公告送达。民事案件送达的方式如下:1、直接送达;2、留置送达;3、委托送达与邮寄送达;4、转交送达;5、公告送达。综上所述,离婚案件可以公告送
    2023-03-27
    391人看过
  • 刑事申诉程序问题
    1、进行刑事申诉,被上级法院驳回后,在不服上级法院“驳回裁定”认定的事实理由的情况下,当事人是否还可以向检察院提出控告和申诉?如果可以的话,应该向哪一级检察院提出?2、根据法院的《判决书》和“驳回裁定”认定的事实理由,当事人认为是区级检察院向法院提供了虚假证言,并且在办案程序上也存在违规行为。当事人列举事实和理由后,向区级检察院提出书面控告,并要求给与书面答复,但该院以(1)、检察机关不受《信访条列》约束;(2)、当事人已向上级法院进行了申诉并被驳回为由,拒绝给当事人书面答复?请问检察院的拒绝有法律依据吗?当事人是否已没有申诉和控告的权利了?
    2023-04-22
    218人看过
  • 亲子鉴定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的问题有哪些
    一、适用亲子鉴定的案件类型根据诉讼请求中对亲子关系认定结果的不同主张,该类案件分为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与请求否认亲子关系两种类型。1、请求确认亲子关系的案件在此类案件中,当事人提起的一般是给付之诉,亲子关系的认定是对其所主张权利的确认,根据亲子关系请求法院对其提供公力救济。该种基于亲子关系的给付之诉主要是对身份权的主张,包括根据继承、赡养、抚养等身份关系所产生的人身及财产上的权利。2、请求否认亲子关系的案件该类型案件多为,因对亲子关系的异议对其抚养义务、赡养义务或继承关系提出异议而涉讼。如果父母与子女间事实上并无血亲关系亦未形成拟制血亲关系,父母方可拒绝对子女进行抚养,可主张解除事实上已形成的抚养关系,子女对未形成抚养关系的父母可拒绝赡养;在继承关系中,亲子关系被否认的子女或父母方,如果未于共同生活期间履行过抚养或赡养义务,在继承权发生时,其他继承人可通过否认亲子关系否认其继承权。各种涉及亲子
    2023-04-10
    328人看过
  • 行政程序性问题的举证责任
    如果作为原告的行政相对人主张被告行政机关程序违法,那么他就应因此而承担被告程序违法的举证责任.这一观点值得商榷.首先,实体与程序具有同体性,是不可分的,两者共同组成了行政行为,失去任何一方,行政行为都不能成立.目前关于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关系,学者们讨论较多.一般认为,两者之间是一种互相保障的关系,没有程序法,实体法将成为无法实施的一纸空文;而没有实体法,程序法也将无法最终予以实施.其实,实体与程序之间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保障的关系,实体通过程序实现其存在目的,程序借助实体实现其存在价值,缺少实体的程序与没有程序的实体都将失去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英国现代法治原则确立法律规则应由实体和程序构成,主要原因也是考虑了实体与程序的不可分性.其次,被告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的范围取决于作为行政诉讼标的的行政行为的构成.行政行为除了包括作为行为结果的行政法律文书以外,还包括这一结果文书产生的过程或者程序.
    2023-06-06
    451人看过
  • 关于小额诉讼程序问题
    法律综合知识
    民事诉讼法和民诉法解释规定了简易程序中的小额诉讼程序,实践中如何理解适用?会议认为,小额诉讼程序的确立有利于快速化解纠纷,及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降低当事人维权成本,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各级法院要准确理解民诉法解释的规定,大力推进小额诉讼程序在基层法院的广泛适用。凡是符合小额诉讼适用条件的,一律强制适用。应当适用而未适用的,上级法院可以程序违法发回重审。在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中,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关于不完全符合小额诉讼程序适用条件,但双方当事人约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问题。根据2014年省法院下发的《关于在全省基层人民法院大力推行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的通知》,对符合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其他条件,仅是案件标的额在规定标准之上、10万元以下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选择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可以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民诉法解释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但是在民事诉讼法第一
    2023-02-17
    442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举证时限问题解读
    《若干规定》对于举证时限一般规定为:第三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一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文书样式(试行)》的通知(法发(2003)2号)中规定了《举证通知书》的格式与内容。《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八条人民法院向当事人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或者应诉通知书时,应当告知其举证范
    2023-02-26
    158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举证有时效性吗?
    是存在着时效性的。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15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10日。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简易程序法院指定可以少于30日,当事人协商不超过15日。从收到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次日计算。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的,应该补足不少于30日的举证期限,但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以少于30日。小额诉讼案件的举证期限由人民法院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但一般不超过7日。当事人到庭后表示不需要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间的,人民法院可立即开庭审理。一、民事诉讼中证据交换的时限规定有哪些?1、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2、人民法院对于证据较多
    2023-06-28
    149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举证期限如何规定,民事诉讼的举证期限
    1、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2、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3、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4、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5、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6、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7、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8、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
    2023-08-15
    347人看过
  • 小额诉讼程序的当事人同意问题
    小额诉讼程序不需要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审理小额诉讼案件时,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制度。只要案件满足条件法院就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是不需要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如果当事人对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不服的,可以提出异议。小额诉讼,是指基层法院的小额诉讼法庭或专门的小额法院适用比普通简易程序更加简易化的诉讼程序审理数额甚小的案件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小额诉讼程序适用条件有哪些?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第一,必须是简单的民事案件。第二,案件标的额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以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作为参考。第三,小额诉讼适用于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服务合同等,涉及人身关系、财产权属关系、知识产权纠纷以及当事人提起反诉的,不适用小额诉讼。《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
    2023-07-14
    60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证人就是由于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作证的人。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为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证据,必须是证人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的,臆想推测的、道听途说的、未来预见的等等,都不能作为证人的证言。... 更多>

    #证人证言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举证期限问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06
      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跟案件先关的任何证据具体什么证据要看你案件内容、你所主张的事实等等
    • 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按照诉讼程序举证和提起民事诉讼的程序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1-23
      未起诉,何来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和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据,逾期不举证,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则要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的一项民事诉讼期间制度。在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情形下,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30日,以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证据权利。但是当适用简易程序的除外!举证期限一般由法院根据案件审理的具体情况依职权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但当事人就举证期
    • 民事诉讼的程序是不是谁报案谁举证啊?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07
      是谁主张谁举证。你的意思是正确的,但用词不当,不是报案,是“主张”。
    • 医疗事故诉讼举证责任问题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07
      1、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医院机构对自己在医疗活动中是否错在过错责任承担证明责任。 2.受损害人对医疗机构实施了侵权行为,造成损害结果,损害结果和侵权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承担证明责任。
    • 行政诉讼举证程序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2-14
      1、被告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既要向法院提交事实根据,也要提交规范性文件,只针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即当不能证明其行为合法时应当败诉,涉及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请示部分则仍应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 2、被告举证的时间。被告应当在第一审庭审结束之前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在这之后提供的证据没有证明效力,但当被告举证后,人民法院认为需要补充的,无论在何时均有权要求其补充,被告应当补充; 3、诉讼中被告不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