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减少营业收入使企业应纳税额减少,是企业逃避营业税和所得税的常见手段,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薄、记帐凭证,在帐薄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构成逃税罪。
一、偷税漏税20万的法律责任是怎样的
偷税漏税20万的法律责任是,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六十三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伪造工资表逃税的后果
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三、常见的偷税行为包括哪些
1、常见的偷税行为包括: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2、构成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小企业现金收入的种类
316人看过
-
税收稽查中借入现金入账问题的处理
307人看过
-
金融企业利息收入确认问题
154人看过
-
企业租金收入如何处理财税问题
492人看过
-
抚恤金不计入收入
435人看过
-
离婚时如何发现存入银行的小金库?
34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企业收取现金收入少放在小金库有什么影响台湾在线咨询 2023-03-06人为减少营业收入使企业应纳税额减少,是企业逃避营业税和所得税的常见手段,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薄、记帐凭证,在帐薄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构成逃税罪。
-
企业清算收入应该怎么入账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03企业清算收入按以下方法纳税:处理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外购货物取得的收入,仍按正常经营进行增值税处理;处置房地产,按销售房地产项目缴纳营业税;产权转让证书,按所载金额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处置房屋、建筑物、构筑物、地面附着物、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缴纳土地增值税;其他。
-
违约金收入是不是收入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3如果是与业务相关的违约金应计入销售收入或冲减销售成本,如果是其他方面的违约金就计入营业外收入吧。 不过计入销售收入是要按销售行为缴纳相应的营业税或增值税的,计入营业外收入就只交所得税就可以了
-
企业转让股权取得的收入何时确认收入的实现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的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从上述的立法精神上看,当企业放弃了原有资产的控制权和所有权时,企业应当确认为转让资产的所得。由此,股权转让收入,应当在企业所持有股权办理权属变更后,确认为股权转让
-
村委会现金收入多长时间不入账视为贪污海南在线咨询 2022-09-16是否在个人帐号或控制,如果是则涉嫌挪用或。构成贪污罪应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中行使一定职权、履行一定职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