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修改不超过两次的依据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包括各种民主制度,应当通过宪法反映,修改宪法本身就是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按照法律制度的程序,使宪法与我国现代经济转型时期的许多重要战略政策密切相关。
在宪法修改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的任期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同,连续任期不得超过两次,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的任期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同。也就是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五年,到期后可以重新选举国家主席或副主席。不限于两届。只要人大选举,国家主席就可以任期三四届。这也符合宪法和时代的要求。
宪法修改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宪法修改是指国家有权机关按照法定修宪程序对宪法的内容和条款所进行的调整、删改、变更、补充的行为过程。狭义的宪法修改,是指宪法在实施以后,由于政治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宪法本身条款的缺陷,导致继续执行遇到困难,而由有权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对其内容和条款作出书面变更的活动。广义的宪法修改,除了这种直接变动宪法文本的“有形修改”外,还包括通过宪法解释、宪法惯例及其其他方式,在不变动宪法文字的情况下,使宪法的涵义发生实际上的变化的“无形修改”。如上所述,宪法修改包括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的含义,两者在修改方式及表现形式方面各有不同。
狭义的宪法修改方式主要包括:
(1)全面修改。即在原有宪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更新。这种修改不同于宪法的重新制定,它在不改变原有宪法的根本精神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于宪法的其他内容进行较大的调整和更新。宪法的全面修改不能过于频繁,否则不利于宪法基本价值的保障。
(2)部分修改。即通过宪法修正案或修宪决议的方式对宪法的部分条款进行的修改。宪法修正案是部分修改的主要方式,它是指在不触动宪法原文的情况下,将以特定程序通过的修改内容按前后顺序以条纹形式附于原文之后,作为宪法的当然组成部分。采用修正案的方式修改宪法具有独特的优点,首先,它能够及时、灵活、简便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可以反映宪法内容变化的轨迹。其次,它能够保证宪法的相对稳定性,从而有利于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不足之处在于,新旧条文混杂,使宪法在结构上显得散乱欠严谨,不利于普通公民了解和掌握宪法的内容。特别是在我国,宪法观念与宪法意识尚未深入人心,采用修正案的方式修改宪法不利于宪法宣传。
广义的宪法修改方式主要包括:
(1)立法修改。这是一种间接的、特殊的修宪方式,即按照立法程序,通过专门的法律决定或者在有关的法律中对宪法的原有规定作修改补充,但不改动宪法原文.
(2)无形修改。是指非正式的、不变动宪法文字而实际上变更宪法内容的方式。这主要是指成文宪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又不能或不希望修改宪法的情况下,通过宪法解释或者宪法惯例等方式,实际上改变了宪法的内容。在我国,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报告中对国家制度做的政策调整所涉及宪法内容的变更,实际上也可视为无形修宪。
综上所述,宪法修改的方式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宪法修改主要有两种,即为部分修改和全面修改;广义宪法修改分为立法修改和无形修改两种。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七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
宪法的修改不同于宪法的制定
228人看过
-
人代会修改宪法的内容有哪些?
334人看过
-
18年宪法修改开始之前是宪法的哪一次修改
465人看过
-
新修改的宪法解释的现状有哪些?
478人看过
-
论宪法修改权及宪法修改程序的完善
96人看过
-
修改宪法内容是主要有哪些
450人看过
宪法修改又称"宪法修正",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宪法规范中不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或社会实际需要的内容而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加以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宪法创制活动。 ... 更多>
-
制定和修改宪法的部门是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1-10-13按照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制定宪法和修改宪法,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都没有这项权力。 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宪法也规定了不同于一般法律的修改程序。 1、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不同。宪法规定,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而一般法律提出法律议案的主体则要宽泛的多。 2、通过的人数不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己任代表
-
两会修改宪法的机关有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10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增写“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
宪法的修改主要内容有哪些内容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30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中“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修改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一自然段相应修改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
-
新修改的宪法解释包括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28宪法是通过条文形式确定一定范围的权利,并依此权利规定保障公民应有的利益。但宪法条文本身并没有事先设定或规定对条文的解释幅度和在具体事件牛应如何运用条文的方法,同样也没有明文规定侵权行为发生时应如何去归结。另外,日本制定宪法至今已经历了40余年,制定宪法之初,对当时并未存在或未考虑到的问题出现时如何通过宪法条文的解释去解决问题不能不说是学术界需要研讨的新的法律课题(例如,盗听行为的认识及其处理)。总
-
18年宪法修改是对我国宪行宪法的第几次修改台湾在线咨询 2023-09-1618年宪法修改是对我国宪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 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