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作为出借方借款给个人的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解答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7 04:48:41 144 人看过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

关于企业作为出借方借款给个人的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解答

企业将资金借给个人的行为性质及效力认定问题,商事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处理方式亦不统一。我庭经研究,作如下解答。

一、企业作为出借方与个人之间的借贷行为是否属于民间借贷?

企业作为出借方与个人之间发生的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企业向公民出借款项,是其行使财产权的表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发[1991]21号《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一条和第六条,以及法释[1999]3号《关于如何确定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的规定,民间借贷包括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因此,企业与个人之间借贷行为的性质应认定为民间借贷。

二、企业作为出借方与个人之间借贷行为的效力应如何认定?

由于企业作为出借方与个人之间发生的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发[1991]21号《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只要借贷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该借贷行为一般应认定为有效,但是,经审理查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企业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出借款项的行为,因其违反《商业银行法》关于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属于金融业务范围的法律规定,故该出借行为属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应认定无效;

(二)企业向名为个人实为企业的借款人出借款项的行为,违反有关金融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法复[1996]15号《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的批复》的规定,属企业间非法借贷行为,应认定无效;

(三)公司违反《公司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的规定向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的行为,应认定无效。审理中应注意审查公司以支付报酬等形式向上述主体提供资金的行为是否实属《公司法》第一百一十六条所禁止的借款行为;

(四)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

二OO八年四月十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三节 董事会、经理  第一百一十六条 公司应当定期向股东披露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从公司获得报酬的情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11: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个人和企业借款的还款认定问题
    出借人可以请求企业与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承担连带责任。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个人名义签订借款合同,企业同意还款或者有证据证明借款用于企业的,实际受益人为企业,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出借人请求企业与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如果判决生效后企业可以证明该笔借款实际由个人使用,则可以就该部分款项向个人追偿。个人名义借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个人名义借款的,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在婚内,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应当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
    2023-07-12
    343人看过
  • 企业和个人借贷的法律问题探究
    企业与个人间借贷行为一般是合法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如何确认公民和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中规定:公民在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无效:(一)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二)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三)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四)其他违反法、行政法规的行为。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限额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保护。借贷利息过高是否合法在我国主要适用当事人自愿原则,一般情况下借贷的高利息并不违法,只是如果在进行诉讼的时候超过同期银行同等业务利息的四倍则认为无效,但是并不认为民间借贷的高利息违法。《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以及对借款利息的确定】禁止高利放贷,
    2023-07-06
    179人看过
  • 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怎么办
    一、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怎么办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交案件移送到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公安或者检察机关不予立案,或者立案侦查后撤销案件,或者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经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定不构成非法集资等犯罪,当事人又以同一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二、民间借贷案件适用缺席判决的情形有哪些1、原告不出庭或中途退庭按撤诉处理,被告提出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2、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3、法院裁定不准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4、无民事行为能
    2024-01-31
    419人看过
  • 签订的名为融资租赁实为借贷借款合同效力
    1、融资租赁交易具有融资和融物的双重属性,缺一不可。如无实际租赁物或者租赁物所有权未从出卖人处转移至出租人或者租赁物的价值明显偏低无法起到对租赁债权的担保,应认定该类融资租赁合同没有融物属性,仅有资金空转,系以融资租赁之名行借贷之实,应属借款合同。2、因认定为名为融资租赁实为企业间借款合同,应区别认定不同借贷行为的性质与效力,对不具备从事金融业务资质的企业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性资金拆借行为,如没有证据证明提供资金的一方的融资租赁公司并非以资金融通为常业、主要业务或主要利润来源,不属于违反国家金融管制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不应当认定借款合同无效。3、主合同应认定名为融资租赁,实为企业借贷纠纷,该认定仅是法律关系性质的定性,并未否定合同效力,亦未改变主合同债务人所应负担的债的同一性。因此,主合同有效,对应的从合同《保证合同》及《质押合同》亦为有效合同。一、融资租赁公司设立条件是什么呢
    2023-03-20
    254人看过
  •  个人现金贷款的借据问题
    个人现金借据的要求包括以下内容:1. 借款人和放款人的姓名;2. 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3. 借款的起始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4. 还款的具体年月日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5. 争议解决机制。此外,应该由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个人现金借据的要求包括以下内容:1.借款人和放款人的姓名;2.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3.借款的起始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4.还款的具体年月日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5.争议解决机制。此外,应该由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 个 人 现 金 借 据 需 要 哪 些 内 容 ?个人现金借据是指个人之间互相借贷而形成的借据,为了保障双方权益,个人现金借据需要包含以下内容:1. 借款人、收款人及借款金额:明确借款人和收款人的姓名以及借款的具体金额。2. 借款日期:明确借款的起始日期和结束日期。3. 利息:明确借款的利率和利息
    2023-09-07
    214人看过
  • 企业借贷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借款人应否赔偿出借人利息损失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法复(1996)15号《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的批复》对借贷合同逾期利息损失的处理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对自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还款期满之日起,至法院判决确定借款人返还本金期满期间内的利息,应当收缴。该批复明确了当事人不能因其违法行为获得收益。虽然司法实践中存在法院为了让借款人的财产优先偿还出借人本金而一般仅判决借款人返还借款本金,不收缴利息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对借款人的民事制裁制度,更不能得出法院要保护当事人逾期利息的结论,从而判决由一方当事人取得本该由国家收缴的利息。因此,对出借人要求借款人赔偿自还款期满之日起至法院判决确定借款人返还本金期满之日止的逾期利息损失的请求,法院也不应予以支持。
    2023-06-05
    57人看过
  • 关于名为投资,实为借贷的问题
    司法实践中存在大量的名为投资、实为借贷的情形,主要表现为:第一,虽名为投资,但所有物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不能行使对该物的使用权如管理、经营权,有的甚至连知情权也没有,则无论取得收益否,应视为借贷。第二,虽名为投资,但投资协议中或实际上并未参与经营或管理,而且对收益有明确的约定,则实为借贷。第三,虽名为投资,在自己的账目处理上只有所有物所有权的转移,被投资方却没有资本金形成的,则应为借贷。第四,投资协议中规定了投资收回的期限,而且还有担保的,则应视为借贷。第五,投资者一般享有对投资项目的收益、表决和知情权等权利,而借贷一般不享有此权利。总之,对投资项目的实际经营管理权或参与经营管理权的判别是解决真假投资与借贷的关键。司法实践中,要正确理解投资与借贷的涵义,科学甄别真假投资与借贷,依法维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和企业的发展。一、投资款和借款的区别是什么投资款与民间借贷虽都是一定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2023-04-01
    410人看过
  • 企业借款给个人借条如何写?
    一、企业借款给个人借条如何写?借条应当以书面的方式订立,具体应当写明出借人身份信息,借款金额,利息计算,还款时间,借款日期等条款。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二、国有企业是否能借款给个人合法。判定借款是否合法有效并不是主要根据借款人来看的,公司和个人都是属于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作为借款的主体,也都能够向他人借款和借款给他人。只要按照借贷的程序来进行,并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双方合法的借贷关系,其借贷的利息在同期银行基准利率的四倍以内,都属于合法借贷,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公司法》第一百四十
    2024-01-07
    475人看过
  • 出借人实际控制的公司向金融机构贷款后,出借人出借款项给借款人的,民间借贷合同效力如何
    有效。因钱为种类物,且出借人与其实际控制的公司为不同的主体,即便存在该公司向金融机构贷款,也不能必然认定为出借人将该贷款出借给贷款人。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造成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前提是,“套取金融机构贷款”和“转贷”的必须为同一法律主体。像本案中贷款的是公司,出借款项的是个人,则民间借贷合同效力不受影响。律师补充: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为合同成立:(一)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二)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三)以票据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据权利时;(四)出借人将特定资金账户支配权授权给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对该账户实际支配权时;(五)出借人以与借款人约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并实际履行完成时。法人之间、非法人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除存在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五
    2023-05-06
    82人看过
  • 公司向其他企业借款的合同效力,向个人借款合同的效力
    因国家近来银根紧缩,公司流动资金比较紧张,银行不给贷款,只能向其他单位或个人借款,因此民间借贷大量出现,很多人非常关系民间借贷的效力问题,是否受法律保护呢?本文就是详细的解释了这一问题。一、公司向其他企业借款的合同效力1、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无效。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借贷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第61条的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变相借贷融资业务。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明确规定: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因此,企业之间的借贷显属违法,其民事行为自始无效,借贷合同无效。2、关于名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合同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四条第二款规定:企业法人、事业法人
    2023-06-08
    318人看过
  • 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2月9日以法释[1999]3号向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明确:你院黑高法〔1998〕192号《关于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合同效力如何确认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无效:(一)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二)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三)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四)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借贷利率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4倍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民)发〔1991〕21号《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办理。
    2023-04-23
    170人看过
  • 企业借款和个人借款的区别
    个人贷款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个人汽车贷款、个人留学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企业贷款是指企业为了生产经营的需要,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利率和期限的一种借款方式。对于企业贷款与个人贷款也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他们还是两种不同的贷款类型,所以办理的具体条件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企业贷款一般贷款额度比较高,所以申请条件相对比较严格,除了需要查看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信用之外还需要考虑企业其他的综合因素,而个人贷款则比企业贷款所需要的条件要简单一些,一般个人贷款只需要个人提供一些个人资产证明而已。一、杭州无抵押个人贷款的审核因素包括哪些?1、个人信用纪录,特别是申请人在本银行账户中往来的信用纪录,看是否出现过透支、拒付等不良行为。2、个人负债比率。一般情况下,银行只有在申请人还本付息的负担不超过其税后年收入25%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向其提供无抵押贷款。3、个人就业
    2023-03-10
    85人看过
  • 公司企业间借贷合同资金拆借无效行为
    在司法实务中,上海公司企业之间借贷合同资金拆借在被法院确认无效后,借款人应否赔偿出借人利息损失?公司企业间借贷合同资金拆借行为一旦被确认无效,法院应否支持出借人要求借款人赔偿利息损失的诉讼请求,实践中存在争议,处理方式不尽统一,一般分二种情况作如下处理。一、企业借贷合同的出借人能否取得合同约定的利息或法定孳息?企业借贷合同因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借贷合同中关于利息的约定也应属无效约定。借款人取得出借人的资金无合同依据和法律依据,应予返还。由于出借人出借资金的行为对借款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具有过错,其请求返还的范围仅限于借款本金,不应包括利息。最高人民法院法复(1996)15号《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的批复》已明确规定,对出借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利息应予收缴。因此,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支付借款期限内利息损失的请求没有法律依据,不应予以支持。二、对企业借贷合同
    2023-04-23
    240人看过
  • 看看借款人借钱后的行为
    合法借贷关系是基于相互信任或考虑情况而不写借据。许多借款人经常编造原因,借款目的不明确,还款期限不明确,但借款人不否认关系并试图归还。即使不能按时归还,也往往是因为它遇到了客观的困难,而这些困难不是由它的意志所转移的。以借款名义诈骗财产,往往表现为携款潜逃、挥霍、赌博,或者多次诈骗同一人或者不同的人,根本不想归还,使自己无力偿还贷款,积极追查或者纵容当事人财产损失的危害后果。有进取心的人。一、民事欺诈和合同诈骗罪的区别有哪些(一)主观目的不同这两种行为故意内容不同。民事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欺骗方法,旨在使相对人产生错误认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为,然后通过双方履行该法律行为谋取一定的“非法利益”,其实质是牟利,但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合同诈骗罪虽然客观上可引起他人一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但行为人并没有承担约定民事义务的诚意,而是只想使对方履行那个根本不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单方
    2023-03-14
    16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公司能否借款给个人,借款行为的效力如何
      天津在线咨询 2021-09-28
      公司可以借款给个人,借贷行为有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第十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
    • 企业的哪些借款行为无效
      安徽在线咨询 2024-04-30
      企业的以下借款行为无效: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借款行为无效;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借款行为无效;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借款行为无效;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借款行为无效。
    • 企业间的相互借贷,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企业间借贷行为效力如何认定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25
      企业间的相互借贷,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答: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因违背相关法律规定,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
    • 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可否认定出借方的行为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07
      不能。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书面形式的,自签订借款合同时或者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生效时间生效。因此,如果贷款人在签订合同后不愿意贷款,贷款合同就不会生效。合同自然没有约束关系。此时,合同将自动取消。
    • 公民与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是否属于民间借贷, 哪些借款行为是有效的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28
      公民与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的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非法集资等情形的,应当认定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已于1999年1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4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