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与正常馈赠的认定如下:
1、从双方的关系看,双方是同学、同乡、亲友及其他私人关系,还是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与主管人的关系。
2、从行为的动机来看,正常馈赠是行为人基于亲情、友情而无偿将财物送与他人;而贿赂则是行贿人为使他人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已谋取利益而将财物给予他人。
3、从行为的方式来看,正常馈赠一般是公开进行,为他人知悉;而贿赂则总是秘密进行,行为的双方都采取各种手段掩盖、隐匿、毁灭可能被查获的罪证。
4、从行为的时间上看,馈赠发生的时间一般确定;而贿赂则必然发生在行贿人有求受贿人利用职务为其谋取利益之时。
5、从行为的标的物来看,正常馈赠的财物一般为私人财物;而用以贿赂的财物,既可能是国家、集体的,也可能是私人的,且标的物价值一般较大。
一、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证据认定
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本罪在客观方面的重要因素2、索取他人财物是指利用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务上的便利,主动向有求于行为人职务行为的请托人索要财物3、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是指利用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务上的便利,主动向有求于行为人职务行为的请托人索要财物4、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指行为人索要或收受他人财物,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或允许他人实现某种利益5、数额较大是指接受贿赂即财物的数额较大。
二、商业贿赂罪由谁立案侦查
商业贿赂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商业贿赂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
贿赂的对象可以是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是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贿赂的方法通常是直接或间接给予利益,也可能是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 位或者个人。
经营者的工作人员进行贿赂的,应当认定为经营者的行为;但是,经营者有证据证明该工 作人员的行为与为经营者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无关的除外。
商业银行为扩张房贷业务规模向房贷中介支付返点费用以获取相关客户资源,实质系商业银行与房贷中介以合作之名对购房客户选择贷款银行的权利进行交易,在房贷市场竞争激烈时,将引发房贷业务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抬高银行经营成本,损害消费者和银行利益。因此,相关协议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系无效合同。
检察院是全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国家机关,行使国家的检察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案、危害公共安全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案和其他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不起诉;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监狱、看守所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
怎样界定受贿与正常馈赠
433人看过
-
如何认定受贿和正当馈赠的区别
179人看过
-
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界定标准是什么,与正常馈赠的区分
373人看过
-
简述受贿与正当馈赠收益的界限
149人看过
-
受贿罪与接受正当馈赠、取得合法报酬的区别是什么?
172人看过
-
受贿罪的主体包括哪些,共同受贿犯罪如何认定?
282人看过
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格的一种,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拘留嫌疑犯、被告人,在一定时间内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逮捕不仅剥夺了嫌疑犯和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拘留时间也很长,一般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之前。... 更多>
-
如何认定行为,受贿与正常馈赠的区别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6一、如何认定受贿行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借为名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应当认定为受贿。具体认定时,不能仅仅看是否有书面借款手续,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综合判定: (1)有无正当、合理的借款事由; (2)款项的去向; (3)双方平时关系如何、有无经济往来; (4)出借方是否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谋取利益; (5)借款后是否有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 (6)是
-
怎样划分受贿与正常馈赠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291、从双方的关系看,双方是同学、同乡、亲友及其他私人关系,还是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与主管人的关系。正常馈赠一般发生在有密切关系的个人之间,这种密切关系往往由来已久,且在馈赠发生之后仍保持和发展这种关系;而贿赂则是发生在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与主管人之间,双方的利害关系是由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特定身份而临时产生,且随贿赂目的得逞后而逐渐淡化。 2、从行为的动机来看,正常馈赠是行为人基于亲情、友情而无偿将财物送
-
受贿罪与接受正当馈赠、取得合法报酬的区别贵州在线咨询 2023-08-11国家工作人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业余时间,以自己的劳动为他人提供某种服务,从而获得报酬的,不成立受贿罪。但国家工作人员在业务时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进而获得报酬的,仍成立受贿罪。行为人接受亲友正当馈赠的行为,固然不成立受贿罪。 但实践中存在以馈赠为名的行贿,其与受贿罪的界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1)接受方与提供方是否存在亲友关系; (2)提供方是否有求于接
-
行贿罪与馈赠罪区别宁夏在线咨询 2023-12-08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行贿罪与馈赠的区别: 1.行为人的目的和动机不同。行贿是行为人为了使对方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馈赠行为则是为了增加亲友的情谊,不是以财物收买权力。 2.内容和方式不同。行贿往往是秘密进行的,给予财物是附条件的;馈赠行为则是公开进行的,给付财务是无条件的。
-
受贿罪的主体包括哪些,共同受贿犯罪如何认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08-23单位受贿罪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主观方面属于故意,是经单位领导机构决策,代表单位的整体意志。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权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利用职权”,是指利用单位职责范围内的权限,是否为他人谋取到利益,不影响本罪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