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规定遗嘱财产公证是不是有效
遗嘱财产公证有效。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遗嘱财产公证是出于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是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公证过的遗嘱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
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二、民法典规定遗嘱公证后不能改变吗
遗嘱公证后能更改。更改遗嘱是立遗嘱人的权利,但是因为公证遗嘱的效力比较高,因此公证遗嘱一般需要通过再立公证遗嘱的方式进行更改。如果只是重新写一份遗嘱,很有可能重新写的遗嘱无法对抗已经公证过的遗嘱。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
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三、没有公证的遗嘱是不是有效
没有公证的遗嘱,满足如下条件就有效:
1、遗嘱人须有立遗嘱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遗嘱须是遗嘱人的真实的意思表示;
3、遗嘱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4、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须为遗嘱人的个人财产。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
-
民法典婚前财产公证是否具有遗嘱效力?
162人看过
-
代书遗嘱在民法典中是如何规定的?不公证是否有效?
234人看过
-
民法典中公证遗嘱违反规则是否有效
423人看过
-
民法典中遗嘱不公证是否有效,遗嘱的形式有哪些
412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婚后立遗嘱有效吗
332人看过
-
遗产民法典遗嘱有效吗
437人看过
-
房产遗嘱是不是在民法典有效江西在线咨询 2023-05-11具备以下条件的房产遗嘱有效: 1、遗嘱人必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必须是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3、遗嘱中所处分的房产必须是自己的个人财产,不能是夫妻共同财产,否则,只能视为部分无效,对自己所依法享有的份额,才可以依据遗嘱执行,而不能适用于整个房产。
-
民法典是不是已经规定遗嘱不能公证?四川在线咨询 2023-05-11遗嘱可以不公证。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遗嘱的类型主要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以及口头遗嘱这五种,即只要符合这五种方式中任何一种的要求,这份遗嘱就是有法律效力的。所以,立遗嘱可以不公证。
-
民法典中遗嘱不公证是否有效如何认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3-02-04《民法典》规定遗嘱不公证只要是符合法定条件就是有效的。公民订立遗嘱可以采用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录音遗嘱以及公证遗嘱的方式。但是在继承财产时,公证遗嘱的效力更强。
-
民法典公证遗嘱规定效力有多久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191、经过公证的遗嘱,如果没有新的公证遗嘱推翻此遗嘱,是一直有效的。 2、遗嘱公证是指公民生前对自己的财产作出安排,并经国家公证机关公证,于死亡时立即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 3、根据法律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
民法典规定公证遗嘱如何处分财产?上海在线咨询 2023-07-10遗嘱处分财产的范围 应为遗嘱人个人所有。其中如果有配偶的遗产尚未分割的,应当先办理继承权公证,然后再办理遗嘱公证。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财产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