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用卡使用的快速普及,信用卡犯罪案件也大量出现。有的人故意恶意透支,有的人透支后不能及时偿还,轻者影响自身信用,重则可能涉嫌信用卡诈骗犯罪。现将相关法律规定介绍如下,供各位朋友参考。
我国《刑法》第19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96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
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包括哪些
97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罪认定“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的情形有哪些?
197人看过
-
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加重处罚情形包括哪些?
241人看过
-
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什么情形
496人看过
-
未成年犯的刑罚适用情形包括哪些
212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罪通缉犯行为包括哪些
325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罪认定“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的情形有哪些?青海在线咨询 2023-08-28(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综合上面所说的,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我国的刑事法条,一般只要被认定为犯罪就会被刑事拘留,但拘留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最长的时间为三十七天,只有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进行办理才能确保案件处理的合理、合法性
-
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加重处罚情形包括哪些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131、曾因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受过刑事处罚后又犯该罪的; 2、与境外的犯罪分子勾结共同作案的; 3、窃取、收买、非法提供的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被犯罪分子用于伪造信用卡,致使国家和公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为定罪情节“较大损失”的数额标准3倍以上); 4、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
信用卡非法披露罪中,加重处罚情形包括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5-01-091. 曾经因盗窃、收买或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而受到刑事处罚,之后又犯有该罪行的; 2. 与境外犯罪分子勾结共同作案的; 3. 利用窃取、收买或非法提供的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进行伪造信用卡,导致国家和公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定罪情节“较大损失”的数额标准为3倍以上); 4. 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
强制交易罪的犯罪情形包括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12强迫交易罪的犯罪情形包括: 1. 强买强卖商品; 2. 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 3. 强迫他人参与或退出投标、拍卖; 4. 强迫他人转让或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其他资产; 5. 强迫他人参与或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上述行为之一,且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情形包括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9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商业秘密犯罪所包括的侵权手段有: 1、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