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什么时候出台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6-30 22:32:25 65 人看过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法定犯罪行为且情节严重的就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是在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2015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什么时候出台的的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八十七条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8日 02: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区别有哪些?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区别包括行为方式不同、行为目的不同、认定标准不同等。1、行为方式不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将是对“纯网上行为”的认定。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是对“纯网上行为”的定性,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对“帮助行为”的定性,并不局限于是否为网上的行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更像是一个特殊罪名,一旦出现难以区分行为人的行为性质属于“发布消息”还是“广告推广”时,优先适用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因为它是纯依靠网络的特殊罪名。在两罪界分实在困难的情况下,宜优先适用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这也是非信罪兜底的一种体现。2、行为目的不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中涉及的主要行为类型是建设群组网站和发布信息,这两种类型均涉及两个精准:或针对范围特定的犯罪对象进行精准引流,如专门成立群组或相关网络,将可能成为被害人的群体进行精准聚集;或发布的信息重点精准,例如发布消息中重点均落在某个具体实施犯罪所使
    2024-02-02
    69人看过
  • 情节严重的非法信息网络利用罪规定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认定“情节严重”:1、传播面,具体包括设立网站、发布信息数量和访问数量。很多从事诈骗活动的犯罪分子会申请很多近似的域名而指向相同的网站,如针对工商银行制作钓鱼网站,犯罪分子将网站内容托管到服务器后会申请诸如等近似于工商银行域名的虚假域名指向网站后台。2、违法所得数额。可能获取广告费、会员注册费或者其他违法所得。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有分主犯吗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或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或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
    2023-07-03
    204人看过
  •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治安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非法诽谤他人会被处于行政拘留或罚款的行政处罚,根据情节的考量,行政拘留和罚款的幅度也是不一样的。一般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立案标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或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或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罪。4、主观方面: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
    2023-07-22
    135人看过
  •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须满足的条件
    (一)主体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l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也可构成本罪。(二)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三)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有关国家网络安全的管理制度。(四)客观方面本罪客观方面表现在利用电子信息传输的通道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二是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三是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什么时候开始的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自2015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个人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7-08
    319人看过
  • 什么是非法利用互联网信息罪
    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或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或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是修正案(九)第二十九条新增加的罪名。一、帮信罪有必要退赃吗帮信罪有必要退赃。帮信罪就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退回赃款,可以减轻处罚,只要犯罪性质不是恶劣的,最高可以免去刑事处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犯本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处罚金。那么有退赃的话,可以在此程度上减轻刑罚或是免去处罚。帮信罪一般指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本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二、传播淫秽物品罪犯罪构成客体要件本罪
    2023-03-10
    436人看过
  •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有何司法确认依据
    在我国关于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规定了提供网络接入、域名注册解析等信息网络服务、提供信息发布、搜索引擎等信息网络应用服务等服务的单位和个人是该罪中的网络服务提供者。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要件为:1.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2.主体为一般主体;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4.侵犯的客体为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提供下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一)网络接入、域名注册解析等信息网络接入、计
    2023-07-31
    408人看过
  • 网络信息 非法经营罪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或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或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客观方面是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一、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要件是什么?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为: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2.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3.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4.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二、非法购买个人信息判多久非法购买个人信息的判刑如下:1、违反国家
    2023-03-13
    433人看过
  • 非法侵占网络信息罪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或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或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一、网络报警的范围是什么网络违法案件指在互联网和其他信息系统上从事的违法犯罪案件,主要包括危害互联网运行安全、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和重大的互联网运行安全突发事件3类,具体如下:1、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违法案件(1)、利用互联网煽动危害国家安全的;(2)、利用互联网进行邪教组织活动的;(3)、利用互联网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4)、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提供淫秽站点链接,传播淫秽信息,组织网上淫秽表演的;(5)、利用互联网进行赌博的;(6)、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和敲诈勒索的;(7)、利用互联网
    2023-03-09
    424人看过
  • 违反网络安全规定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怎么量刑
    一、违反网络安全规定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怎么量刑《刑法》第二百八十七之一规定: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二、网络安全法的制定有什么意义1、明确了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2、规定了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重大指导思想、理念;3、将成熟的政策规定和措施上升为法律,为政府部门的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体现了依法行政、依法
    2023-06-19
    367人看过
  •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行为包括哪些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行为包括:(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3-06-12
    311人看过
  • 非法使用信息网络罪的立案标准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设立网站、通讯组,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生产、销售违禁品、管制品等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发布有关生产、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品、管制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违法犯罪信息,或者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是刑法修正案第九条第二十九条新增的罪名。1。侵犯的客体是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行为人通过盗窃、购买等方式,肆意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罪。4。主观的:故意的。
    2023-05-02
    236人看过
  • 中国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法律规定及其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单位受贿罪的刑法条文《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前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帐
    2023-07-07
    250人看过
  • 利用二维码指引诈骗是否涉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依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利用二维码指引诈骗是属于刑法中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中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情形,所以是涉及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利用信息网络提供信息的链接、截屏、二维码、访问账号密码及其他指引访问服务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发布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单位
    2023-06-03
    161人看过
  • 2022两高明确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入罪标准是什么
    两高明确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入罪标准是什么按出台的规定,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立案的标准是比较多的,假冒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名义,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通讯群组,数量达到五个以上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假冒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名义,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的;(二)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数量达到三个以上或者注册账号数累计达到二千以上的;(三)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通讯群组,数量达到五个以上或者群组成员账号数累计达到一千以上的;(四)发布有关违法犯罪的信息或者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在网站上发布有关信息一百条以上的;2.
    2022-10-03
    49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立案标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立案标准,非法用于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17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部司法解释将于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解释》明确了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即“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七种情形: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诽谤多人造成恶劣影响的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两高司法解释
    • 为什么要非法利用信息网络
      宁夏在线咨询 2021-10-20
      2015年刑法修正案增设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当时增设了犯罪,但由于没有发表两罪具体的客观表现和情节严重等明确依据,司法实践中很难判定这样的犯罪。2019年11月1日开始实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说明》,对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情节严重列举,2019年司法解释明
    •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包含哪些呢?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4-01
      1、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单位和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2、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且主观上需明知设立的网站、通讯群组是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或者明知所发布的信息是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的信息,或者犯罪目的是为了实施诈骗等违法
    • 非法利用网络信息罪刑事判多久?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5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 非法利用网络信息罪能判缓刑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1
      非法利用网络信息罪的行为人可以被判处缓刑应当满足的条件有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以及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