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人身利益的法律保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4 10:14:19 141 人看过

死者人身利益延伸保护如下:

1、死者名誉利益;

2、死者肖像的利益;

3、死者的身体利益;

4、死者的隐私利益;

5、死者姓名姓名利益;

6、死者的荣誉利益。

公民死亡时权利能力终止,但人身利益不因死亡而消除,仍然存在,与近亲属的精神利益密切相关。依法保护死者的人身利益,即所谓的人身利益的延续。

如何保护死者名誉权

我国现有法律保护死人的名誉权的。对死者的名誉权乃至姓名、肖像、荣誉、隐私等人格、身份权的保护,是有充分法律依据的。

名誉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严,它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乃至其它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法人的名誉表示社会的信誉,这种信誉是法人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它的整个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特别是企业法人的名誉,反映了社会对它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表现的总的评价。法人的名誉往往对其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发生重大的影响,名誉权是民事主体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

因此,除了我国宪法、刑法和一些行政法规很重视这项权利的保护之外。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在确认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的同时,又以禁止性法律规范规定了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五条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0日 16: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人身权相关文章
  • "法律保护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权利的揭示"
    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2、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3、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4、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等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处理的方式规定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四十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
    2023-07-15
    212人看过
  • 是否非法集资法律保护参与者的利益?
    一、是否非法集资法律保护参与者的利益?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而所形成的债务和风险,不得转嫁给未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国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任何单位。债权债务清理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财物的,予以没收,就地上缴中央金库,经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应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损失。在取缔非法集资活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只负责组织协调工作。这意味着,一旦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二、非法集资的危害性非法集资活动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不仅使非法集资参与者受到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严重干扰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从而引发社会不稳定。非法集资的犯罪分子通过欺骗手段聚集资金后,任意挥霍、转移或非法占有,而广大参与者却因难以收回资金导致血本无归,严重者甚至倾家荡产。由于集资规模大、人员多、资金兑付比例低、处置难度大,非法集资容易引发大量社会治
    2023-04-13
    489人看过
  • 【劳动者权利】法律对职工权益的保护
    案情:1991年,现年24岁的张景洪从部队转业后,被河南省项城市军队转业安置办公室分配到项城市公路段工作,并与该公路段签订了1995年至2000年为止的劳动合同。1997年4月,张景洪所在的项城市荣楼收费站按国家规定被解散后,项城市公路段陆续给其他工作人员安排了工作,但一直未给张景洪安排工作,双方为此发生争议。1998年11月份,张景洪向项城市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通过审理,下达了项裁字(1999)2号裁定书,裁定项城市公路段免收张景洪20000元公路发展基金,并给张景洪安排工作,从1998年9月份以后,以月工资437元为准补发工资。项城市公路段亦同意在1999年3月份安排张景洪重新上班,按仲裁裁决给张景洪补发工资。张景洪以裁定书的第二项补发工资的时间确定不妥为由,遂诉至法院。在庭审过程中,经双方认可,法院查明了张景洪在1998年9月份以前的月工资为361元,10月份以后,月工
    2023-06-09
    220人看过
  • 商法保护与投资者利益
    (一)投资者利益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传统的公司法理论认为,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公司的经营目标是为了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对公司的控制权只能由股东或其代理人行使。公司法理还认为,表决权是股份公司股权制度的核心,而股东权益的最终实现就体现在董事对公司经营决策权的表决权和监督权上。因此公司股东享有对公司行为的最终决定权和广泛监督权。但按照现代公司法律理念,公司的最终目标并不应仅仅局限在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上,而更应当关注的是全体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剩余最大化。与此相适应,治理也不再仅仅是股东们的事,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有为保护自已的利益而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与义务。在公司制尤其是股份制企业中,虽然股东不直接管理企业,但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过是所有者的代理人,所以经营管理者应为股东服务,行为目标应该与股东的目标一致,应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为一切行为的基础。由于公司利益并不是与所有股东的
    2023-07-02
    462人看过
  • 保护人身安全的法律权益追求方法
    一、保护人身安全的法律权益追求方法人身权的保护方法有:1.民事主体自我救济,包括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2.社会救济。在民事主体的人身权遭受侵害时,我国民法鼓励人们予以防止和制止;3.法律救济。在人身权受侵害时,受害者有权提起诉讼,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二、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不能超过多少个月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不超过六个月,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人身安全保护令失效前,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撤销、变更或者延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
    2023-08-31
    270人看过
  • 法律保护下的劳动者权益维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什么一、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什么1、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劳动者应该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因此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基础。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第二十条劳动合同的期
    2023-07-05
    82人看过
  • 我国法律对死者人格权的保护
    依权利能力终于死亡的原则,死者不再享有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也无从享有人格权。但是,若发生了侵害死亡人的人格利益,法律是予以保护的。最高人民法院在93年8月7日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于01年3月18日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7条都做出了解释。法律所保护的客体是,(民法学界的通说),法律此时保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折射到死者近亲属的人格利益。注:《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7条: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父母子女配偶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子女的。可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
    2023-06-08
    389人看过
  • 已经死亡的公民的利益是否受法律保护?
    按照我国民法的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止于死亡,公民死亡了,就没有权利能力了,也就是没有享受权利的资格了,所以死去的人是没有享受权利的资格的,也就不享有权利。比如说,死去的人没有财产权,其财产由其继承人继承。但是,死去的人的人格利益是受法律保护的,对其进行侵害,很可能就要承担法律上的后果。死者的名誉受法律保护,根据《名誉权问题解答》第5条的规定,死者名誉受到损害的,其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死者的人格和遗体受法律保护,根据《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7条的规定: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
    2023-04-30
    134人看过
  •  劳动者的就业权利:法律保障与权益维护
    根据给出的素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劳动者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平等的权利,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任何人不能加以阻止。同时,用人单位对于符合招聘条件的劳动者,不能采用不公平的方式区别对待。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劳动者的权利,促进劳动者的平等就业。劳动者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平等的权利,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专长、喜好等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工作,任何人不能加以阻止。用人单位对于符合招聘条件的劳动者,不能采用不公平的方式区别对待。 劳 动 者 就 业 权 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享有多种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其中,劳动者依法享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加职工民主
    2023-10-02
    462人看过
  • 侵害死者人格利益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吗?
    侵害死者的人格利益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自然人死亡后,其权利能力终止,在客观上无法享有人格权,赋予死者人格权没有实际意义,但不意味着没有必要保护死者的人格因为死者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利益在法律上仍然是一种法益,有保护的客观需要。死者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利益有保护的客观需要,侵犯死者的人格利益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九百九十四条【死者人格利益保护】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要保护生者对死者追思怀念的情感利益。因为追念前贤,感念先人,是为了激励生者和后人。若不保护死者的人格尊严,不仅会导致死者近亲属的利益受损,破坏其追思之情(而这正是社会人伦的体现),还意味着在世的生者也将面对死后不受保护的尴尬。因此,侵害死者的人格尊严,
    2024-01-18
    129人看过
  • 死者人格和利益的考量
    侵害死者的人格利益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自然人死亡后,其权利能力终止,在客观上无法享有人格权,赋予死者人格权没有实际意义,但不意味着没有必要保护死者的人格因为死者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利益在法律上仍然是一种法益,有保护的客观需要。死者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利益有保护的客观需要,侵犯死者的人格利益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死者人格权利益保护的适用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四条: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二、人格权可以继承吗人格权是指为民事主体所固有而由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人格权是一种非财产权,因而与财产权相区别,人格权仅仅具有精神价值、心理价值和情感价值。在民法上,权利主体享有的人格权在性质上属于专属权,具有专属性。因为权利主体
    2023-07-07
    299人看过
  • 涉及劳动者权益的案件如何合法维护自身利益
    一、涉及劳动者权益的案件如何合法维护自身利益维权如下保障劳动者权益:1.协商处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2.调解处理:到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人社部门劳动争议调解申请调解;3.申请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后未履行的,劳动者可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4.提起诉讼:对仲裁不服的,保留相关证据材料,去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二、劳动仲裁申请步骤劳动仲裁申请步骤为:1.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诉书以及相关材料;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五日内向被申请人送达仲裁申请书副本;4.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5.仲裁庭开庭审理、调解;6.做出裁决。三、劳动仲裁的审理期限劳动仲裁的审理期限是45天。《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
    2023-10-16
    491人看过
  • 胎儿人身利益的延伸保护是什么
    1、胎儿亲属法上的身份利益,包括亲权利益和亲属权利益,这种身份利益存在于胎儿受孕之始,当其成功地怀于母体之中时起,事实上就已存在了该胎儿与其父母及其他亲属之间的身份关系。2、胎儿的身份利益。如他人非法利用胎儿死体,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对死者遗体、遗骨保护规定的立法精神,应认定为侵害胎儿先期身体法益,追究侵害人的民事责任。3、胎儿的健康利益。胎儿在母体中为第三人外力所伤,胎儿健康受到损害,也应予以延伸保护,是为先期健康法益。4、胎儿的生命利益。胎儿在母体中因第三人外力致伤而堕胎,在剖腹产手术过程中因医生的过错行为而致胎儿丧失生命特征,均为侵害胎儿生命法益,应承担侵权责任。《民法典》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024-05-01
    95人看过
  • 如何保护死者的人格权益不受侵害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某位故去之人人格权利遭受侵犯之时,其合法配偶、婚后所生子女以及法律上承认的父母均有资格依法向侵权行为实施者提出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倘若该已故之人尚无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离世,那么其他近亲如兄弟姐妹及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人同样具有该项权利来依法进行诉讼,请求侵权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然而,我们需要明确意识到,这一详细规定仅适用于在如下前提条件下发生的情况:即首先,被侵权之人生前已经去世;其次,作为受害者的名字、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以及遗体现状等存在被侵犯的现象。具体来说,这其中涵盖了但不仅限于如下多种情况:(1.)未经授权而擅自使用死者的姓名或肖像等;(2.)通过侮辱、诽谤、贬低、丑化等形式,对死者的名誉、荣誉构成实质伤害;(3.)采用非法披露、利用等手段,对死者的隐私及其个人相关信息加以侵犯;(4.)用非法利用、损害等行为,对死者的遗体现状等进行破坏。
    2024-07-28
    454人看过
换一批
#人身损害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人身权
    词条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等。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等。人身权是我国公民和法人的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和反映。 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不能以金... 更多>

    #人身权
    相关咨询
    • 死者人身利益因死亡而消灭吗,死者人身利益的延伸保护的范围有哪些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15
      公民的权利能力止于死亡,但其人身利益并不因其死亡而消灭。死者人身利益延伸保护的范围包括: 1、死者名誉利益。名誉作为社会对一个人的品行、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评价,并不因其死亡而消灭。保护死者的名誉实际上是保护死者生前所获得的“名声”,它符合死者生前的愿望,也符合死者亲属、朋友以及同行的愿望。任何侮辱、诽谤、贬损死者名誉的行为,不仅伤害死者亲属的感情,而且有违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 2、死者的肖像利益
    • 公司法人在维护自身利益时应当如何保护自身权益,如何维护自身利益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06
      一、提高自身素质,学法懂法用法。 广大员工必须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及相关法律,做到学法懂法、知法用法,增强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利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旦发生争议纠纷,要及时请工会维权或者聘请律师代理,寻求法律援助。 二、依法签定合同,维护合法权益。 入职前,先签约。能签定书面合同的,就不搞口头约定;能签定劳动合同的,就不签定聘用合同或者劳务合同。 三、加入工会组织,依靠工
    • 有哪些有关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规定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10
      自然人死亡后,其民事权利能力从死亡时终止。但死者也享有一定权利的,其中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不得对死者进行侮辱,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 如何保护死者的人格权益
      上海在线咨询 2023-12-12
      根据规定,死者人格权益被侵害时,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这一条适用的前提是: 第一,被侵害者已经死亡。 第二,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1)未经许可而擅自使用死者的姓名、肖像等; (2)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等方式,侵害死者的名誉、荣誉
    • 是否非法集资法律保护参与者的利益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1-20
      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而所形成的债务和风险,不得转嫁给未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国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任何单位。 2、债权债务清理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财物的,予以没收,就地上缴中央金库,经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应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损失。在取缔非法集资活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只负责组织协调工作。这意味着,一旦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参与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