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要约定义是如何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7 08:43:16 202 人看过

反要约的定义:

1、一方面,反要约是指受要约人将原要约的内容加以扩张、限制或变更后而予以接受的行为。

2、另一方面,反要约就是受要约方对收到的要约提出异议或者从本质上改变了原要约,所发出的就不能视作是承诺而是反要约又称新要约。

要约与反要约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反要约是指受要约人将原要约的内容加以扩张、限制或变更后而予以接受的行为。

反要约与承诺的区别概念

反要约就是受要约方对收到的要约提出异议或者从本质上改变了原要约,他所发出的就不能视作是承诺而是反要约又称新要约。

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即承诺必须是无条件地接受要约的所有条件。据此,凡是第三者对要约人所作的“承诺”;凡是超过规定时间的承诺,(有的也叫“迟到的承诺”);凡是内容与要约不相一致的承诺,都不是有效的承诺,而是一项新的要约或反要约,必须经原要约人承诺后才能成立合同。

仔细分析民法典的下列两条规定就明白了:

第四百八十八条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第四百八十九条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的以外,该承诺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四百七十九条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06: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要约相关文章
  • 反担保合同如何约定违约金
    违约金是当事人通过约定而预先确定,并且违约金在弥补守约方损失的同时,还具有对违约方的惩罚作用。违约金由双方协商确定,没有数额的限制,一般是根据双方预测的因一方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大小来确定的。发生一方违约后、守约方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时,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发生的损失,守约方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违约方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减少违约金。违约金过高的比较标准为守约方的实际损失,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履行利益损失。一、租房合同没到期要不要付违约金租房合同没到期房东要违约金吗?房子未到期退租的,房东是可以要违约金的。违约金由双方协商确定,一般是根据双方预测的因一方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大小来确定的。发生一方违约后、守约方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时,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发生的损失,守约方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
    2023-02-04
    379人看过
  •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定义是如何的
    一、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定义是如何的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的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它是一种新型的责任制度,具有独特和鲜明的特点:只能产生于缔约过程之中;是对依诚实信用原则所负的先合同义务的违反;是造成他人信赖利益损失所负的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弥补性的民事责任。二、怎么正确界定缔约过失责任1、缔约过失行为人须有主观过错所谓过错是指行为人未尽自己应尽和能尽的注意而违反义务,因而为法律所不能容忍的行为意志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这是构成缔约过失责任的主观要件。缔约过失责任不是无过错责任,而是过错责任,这样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问题,即由谁来举证的问题。按照民事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应当由受害人来承担对方过错的举证责任。但是在缔约过失责任中,笔者认为应当采用过错推定,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过错方来承担举证责任比较合适。
    2023-03-01
    233人看过
  • 违反合同约定如何投诉
    一、违反合同约定如何投诉合同的一方违反约定的,合同的另一方可以与违约方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的,权利人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违约方承担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八十四条【损害赔偿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第五百八十五条【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
    2023-05-06
    163人看过
  • 电子合同中的要约与承诺如何定义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依法成立的要件之一是合同当事人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并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因此,电子合同的订立也表现为意思表示交互进行的要约与承诺过程。要约又称发盘、发价或报价等。电子合同的要约是指表意人通过网络发出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我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承诺又称为接受或接盘。根据我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条的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经受要约人承诺,表明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合同即宣告成立。通过网络作出承诺,一般都是针对网络上发出的要约而作出的。承诺人既可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也可以点击的方式作出承诺。如果仅仅只是在网上进行谈判,而在网下通过面对面的签约或以电话电报等方式作出承诺,则仍然属于一般
    2023-06-15
    89人看过
  • 如何理解要约的含义要约的特点有哪些
    一、如何理解要约的含义1、理解要约的含义: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的特点有:内容具体确定,有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受要约人特定,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等。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内容具体确定;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二、要约的特点有哪些1、是由具有订约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要约的提出旨在与他人订立合同,并且唤起相对人的承诺,所以要约人必须是订立合同一方的当事人。由于要约人欲以订立某种合同为目的而发出某项要约,无民事能力人或依法不能独立实施某种行为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发出欲订立合同的要约,不应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效果。2、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目的。要约人发出要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合同,而这种订约的意图一定要由要约人通过其发出的要约充分表达出
    2023-03-24
    424人看过
  • 要约撤回如何区别于要约撤销以及要约撤回的法律定义
    一、要约撤回如何区别于要约撤销要约撤回区别于要约撤销在于要约的撤回是指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之前,要约人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约的行为。1.从表现形式上看,要约撤回发生在要约到达(或刚刚到达)受要约人之前,而要约撤销则发生在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受要约人尚未发出承诺通知之前。两者的实质,区别在于:前者是在要约尚未生效(或刚刚生效)时发生的,而后者则是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前。2.对于要约不得撤销的两类情形,应当准确记忆。特别是要求受要约人不仅得有理由认为要约不可撤销,而且要求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两个并列条件缺一不可。二、要约撤回的法律定义我国法律规定,要约可以撤回。要约撤回的法律定义是指在要约生效前,要约人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的表示。要约一旦送达受要约人或被受要约人了解,即发生法律效力。所以,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因此,
    2023-06-26
    434人看过
  • 二手房交易中违约金是如何定义的
    随着全国各地房价普遍上涨,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出现卖方突然违约的现象越来越多。因为卖方支付了违约金后,由于房价上涨,卖家再转手一卖反而能赚更多钱。那么,如果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出现这种卖房违约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可以保护买房的权利呢?为了买房,在广州拼搏多年的鲁-女士这几天操碎了心。鲁-女士于9月签订了广州一套房屋的买卖合同,并支付了五十万元定金。没想到11月却被卖家以签合同时自己酒喝多了为由说房子不卖了。但鲁-女士随后发现,该卖家其实将这套房屋加价百分十三十在其她中介挂盘出售。与卖家协商无果之后,鲁-女士只能寻求法律途径。根据我国法律有关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但即便胜诉,鲁-女士也只能获得房产成交价百
    2023-05-04
    331人看过
  • 如何理解经营者的约定义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6条第2款规定: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该条规定,经营者和消费者可以在进行某项具体交易时,就双方的义务进行约定。但是,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约定义务是在不违背法定义务的情况下,经营者义务的具体化。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法定义务是消费者权益得到合法维护的最起码要求,是经营者应履行的义务的最低标准。并且,经营者的法定义务具有不可更改性,在消费者与经营者就双方义务进行约定时,经营者不得减轻或免除自己应尽的法定义务。
    2023-06-08
    453人看过
  • 合同要约的定义是怎么规定的
    一、合同要约的定义是怎么规定的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要约不同于事实行为。要约作为一种缔约的意思表示,它能够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产生一种拘束力。《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二、合同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合同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如下:1.目的不同,要约是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的目的;要约邀请是当事人希望对方主动向自己提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2.所包含的内容不同,要约中必须包含未来可能订立合同的主要内容;3.面对的人数不同。要约一般是面向特定的人,而要约邀请一般是面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三、合同要约构成要件有哪些1.要约是特定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目的在于
    2023-07-24
    490人看过
  • 反担保的定义是怎样的
    法律综合知识
    反担保乃指在确保债务人身外之担保者在未来担负起担保责任之后,保护其针对债务人所享有的追索权得以实现的担保措施。实施反担保须遵循以下条件:一、直至第三方首先向债权人提供担保之后,才具备权利请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二、或者,债务人和债务人身外之人共同向第三方提供担保;三、仅当第三方向债务人提供保证、抵押抑或是质押等担保方式之时,方能请债务人向其提供反担保;四、需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之形式进行,即反担保必须以书面形式呈现,且依法需办理登记或移交占有的,应有相应的登记或转让占有手续。《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九条保证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民法典》第三百八十七条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反担保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
    2024-08-09
    125人看过
  •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是如何认定的?
    一、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是如何认定的?根据《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实施)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二、侵权责任损害赔偿是怎么样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实施)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第一千一百八十条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
    2024-01-16
    203人看过
  • 违反试用期约定如何赔偿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本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三年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却约定了一年的试用期,且已经履行,显然违反了上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一、试用期随意辞职要赔偿用人单位吗关于试用期随意辞职是否要赔偿用人单位,相关规定如下: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最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和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
    2023-03-20
    447人看过
  • 要约是否具有反要约的作用
    反要约是实质变更。反要约指受要约人对要约人的要约条款感到不满意,再按照自己所能接受的条款在原要约的基础上向原要约人提出新的要求,是受要约人将要约人发出的要约的内容加以放大、缩小或变更后而予以接受的行为,形成了新的要约。要约的撤回与要约的撤销的区别要约的撤回,指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之前,要约人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约的行为。《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五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要约的撤销,指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之后,要约人使其丧失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约的行为。《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六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利益,《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六条同时规定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1)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
    2023-07-27
    66人看过
  • 劳动者违反协议约定保密义务该如何承担责任
    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的费用包括: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劳动合同法》第23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024-04-22
    138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要约
    词条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而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一个意思表示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构成一个要约,一是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具备合同的必要条款;二是必须具有明确的订立合同的意图,并表明经对方... 更多>

    #要约
    相关咨询
    • 如何定义要约的构成要件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25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要约的构成要件有: 1、要约的内容应当具体确定; 2、要约应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规定,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 古代的谋反罪都是如何定义的?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31
      《唐律》将谋反罪区分成三种情况:一是反谋真实,有可能产生危害后果的,二是反谋真实,但不能产生危害后果的,这两种本人皆斩,但是家属缘坐的范围不同;三是对于那些假托灵异、自称谋反但谋反并不明显的狂人,不科以谋反罪,而以造妖书妖言罪论处,即首犯处绞刑,家属不缘坐。 宋朝律法谋逆也是死刑,在历史上以宽容见称,不若後世多加文字兴狱,士大夫可以有较多的劝谏权力,主要来自宋太祖赵匡胤明确规定后嗣皇帝不得杀士大夫
    • 如何理解反要约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4-29
      1、反要约一般就是指受要约方对收到的要约提出异议或从本质上变更要约的情形。 2、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 3、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二条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内容具体确定; (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 如何定义反倾销税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27
      反倾销税是指进口国海关对外国的倾销货物,在征收关税的同时附加征收的一种特别,其目的在于抵制倾销,保护国内产业。根据我国反倾销条例中规定,终裁决定确定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征收反倾销税。
    • 反要约如何理,法律怎么规定的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07
      反要约一般就是指受要约方对收到的要约提出异议或从本质上变更要约的情形。《民法典》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