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公证发生争议的救济措施如下:1. 如果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内容有异议,他们应当以其他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而不是以公证处为被告。2. 如果当事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公证事项利害关系人可以向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3. 如果公证书的内容违法,公证机构应当撤销公证书并予以公告。
遗嘱公证发生争议的救济措施如下:
1.如果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内容有异议,他们应当以其他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而不是以公证处为被告。
2.如果当事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公证事项利害关系人可以向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
3.如果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公证机构应当撤销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
4.公证机构的撤销公证书的权利也是由公证机构本身拥有的,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干预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独立办证,也无权撤销或维持公证书。
公 证 书 审 查 指 南
针对您提出的关于户主只有权利对属于自己名下的合法财产进行分配,并且不需要办理公证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调研。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户主确实只有权利对属于自己名下的合法财产进行分配。同时,只要户主所拟定的这份财产分配协议书是有效的,其实也没有必要办理公证。因为办理公证本来就不是免费的,而且办理公证的审查周期可能也比较长。
但是,即使没有公证书财产分配协议,财产分配仍受法律保护。因此,您可以放心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对财产进行分配。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欢迎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素材来源:根据您的提问提炼而成。
遗嘱公证发生争议时,利害关系人应以其他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而不是以公证处为被告。如果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与事实不符,公证机构应撤销公证书并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机构拥有撤销公证书的权利,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干预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独立办证,也无权撤销或持公证书。针对户主只有权利对属于自己名下的合法财产进行分配且不需要办理公证的问题,我们已进行认真调研。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户主确实只有权利对属于自己名下的合法财产进行分配。办理公证不是免费的,且审查周期可能较长。然而,财产分配仍受法律保护。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欢迎随时联系公证,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九条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
遗嘱公证引争议,解决方法有哪些?
349人看过
-
分析共有产权房引发的争议及解决途径
412人看过
-
解决房屋买卖争议的途径
455人看过
-
解决土地争议的法律途径
153人看过
-
竣工日期争议的解决途径
350人看过
-
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有哪些,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是什么
159人看过
遗嘱公证是指公民生前对自己的财产作出安排,并经国家公证机关公证,于死亡时立即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 公证遗嘱的内容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遗嘱人有民事行为能力、遗嘱的内容不能剥夺无行为能力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的继承权以及遗嘱只能处分个人合法财产... 更多>
-
抚养权争议解决途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23在发生纠纷后,建议双方先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起诉来寻求法律维权。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方式包括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起诉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必须属
-
遗嘱公证后引发争议的救济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04根据我国公证法的相关规定,遗嘱公证发生争议的救济措施有: 1、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应当以其他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解决争议,而不是以公证处为被告。 2、对公证书错误的补救措施的规定: 一是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 二是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
-
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有哪些,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7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房屋所有权的争议解决途径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20关于处理房屋产权争议的途径,根据民法基本原则,当事人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自行和解。如果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寻求第三方的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问题,依据合同约定交付特定机构仲裁。如果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诉。 根据《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进行仲裁。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
-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解决合同争议的途径有哪些, 有哪些途径安徽在线咨询 2022-01-25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仲裁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