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贷款诈骗罪的表现形式
行为人诈骗贷款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这种情形近年来屡有发生,仅在上海一地,一年就发生假引资的诈骗几十起,案犯一般是伪造国外某财团的巨额资金或者“在美国的爱国华人”的巨额私人存款要以优惠条件存人某银行,以骗取银行的贷款和手续费。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为支持生产,鼓励出口,使有限的资金增值,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有时也要根据经济合同发放贷款,有些犯罪分子伪造或使用虚假的出口合同或者其他短期内产比很好效益的经济合同,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所谓证明文件是指担保函、存款证明等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所需要的文件。如某公司通过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开出了一张虚假的存款证明,并以此向另一银行贷款几百万元。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这里的产权证明,是指能够证明行为人对房屋等不动产或者汽车、货币、可随时兑付的票据等动产具有所有权的一切文件。如罪犯张某以伪造的某房屋开发公司房产证明为抵押,骗取某银行贷款一百余万元。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这出的“其他方法”是指伪造单位公章、印鉴骗贷的;以假货币为抵押骗贷的;先借贷后采用欺诈手段拒不还贷的等情况。本项规定的精神是不论行为人以何种方法诈骗贷款都要依本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关于贷款诈骗罪的概念以及贷款诈骗罪的表现形式等相关法律问题,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生活中,如果您有发生此类法律问题,建议您找一位专业的律师帮忙诉讼,相信能够帮到您。
二、如何处罚贷款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贷款诈骗罪,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就像文章开始提到的那样,诈骗贷款“数额较大”才可能构成本罪,否则不以犯罪论;第二,认定本罪,需要查明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没有这一目的,也不构成本罪。什么是贷款诈骗罪,贷款诈骗罪如何处罚,判几年?
-
诈骗罪的情节严重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461人看过
-
德州贷款欺诈罪的表现形式
66人看过
-
骗取贷款罪表现形式有几种类型
456人看过
-
婚姻诈骗的主要形式表现有哪些
93人看过
-
婚姻诈骗有什么表现形式?
257人看过
-
经济诈骗和合同诈骗有哪些不同表现形式
241人看过
-
有哪些表现形式,贷款诈骗如何量刑?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8一、贷款诈骗罪有哪些表现形式1、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所谓证明文件是指担保函、存款证明等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所需要的文件。如某公司通过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开出了一张虚假的存款证明,并以此向另一银行贷款几百万元。2、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这里的产权证明,是指能够证明行为人对房屋等不动产或者汽车、货币、可随时兑
-
-
网络诈骗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网络诈骗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有什么危害河北在线咨询 2022-01-23这是一种新型的诈骗,套路贷+诈骗混搭犯罪。网络诈骗表现形式暨识别要点: 1、以网络借贷为名,要求申请人事先支付所谓的“验资费”、“保险费”、“押金”等。 2、以中奖为名,要求“中奖者”事先支付所谓的“个人所得税”等。 3、操盘手声明的签订合同主体与盖章内容显示主体不一致。 4、印章的内容显示不合法。 5、要求提前支付验资费、保险费等各类名目费用。 6、以不答应就报警、发送《法院诉讼告知函》等方式施
-
2022年贷款诈骗罪究竟表现哪种形式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281、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证明文件;使用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以及编造引进资金的虚假理由等情形。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
有哪些网络诈骗的形式表现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2网络诈骗表现形式暨识别要点:1、以网络借贷为名,要求申请人事先支付所谓的“验资费”、“保险费”、“押金”等。2、以中奖为名,要求“中奖者”事先支付所谓的“个人所得税”等。3、声明签订合同主体与盖章内容显示主体不一致。4、印章内容显示不合法。5、要求提前支付验资费、保险费等各类名目费用。6、以不答应就报警、发送《法院诉讼告知函》等方式施加压力,逼迫支付钱款。7、网络刷单,以完成一定任务(继续刷单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