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税务争议的行政诉讼直接与当事人利益相关,因此不属于行政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是指检察院、公民及社会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使职权的行为违法,侵害了公共利益或有侵害之虞时,虽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但为维护公益,而向特定机关提出起诉请求,并由特定机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行政公益诉讼形式在中国目前还未被立法者所承认,但通过对西方法治国家行政公诉制度的考察和法理思考可知,在中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有理论之基础,现实之需要,也是国际上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征地补偿不合理如何去维权
对于征地补偿不合理的解决,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行政复议是与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认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由复议机关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和制度。
二、行政公益诉讼范围有哪些内容?
(一)损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作为行为
行政作为行为侵犯了公共利益,但是行政相对人却从中获益。从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这种行为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损害环境的行政作为行为。行政主体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或者所谓的政绩,在批准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时,违法出让土地的使用权,对一些重度污染但是可以带来税收等经济利益的企业,违反相关法律,颁发生产经营的许可证,过度发放砍伐林木的许可证以及开采矿产资源的许可证,进行城市规划时,没有经过合理地论证,破坏了自然环境以及文化古迹;第二,违法减免税的行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公共财政支出的来源。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导致税收收入的减少,不利于国家公共项目的建设支出,损害了公众的利益,理应被纳入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第三,行政主体滥用自身职权,将国有资产以不合理的低价进行转让甚至无偿转让。
(二)损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为
对于行政主体损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为行为。这种情况通常是指行政主体依职权应该做出相应的行为,而行政主体怠于行使以致使公共利益遭受损害。通过行政公益诉讼,将此纳入法院的审查范围,客观上可以督促行政主体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更好的实现依法行政,保护公共利益。因而,应该将造成公共利益损害的行政主体的不作为,纳入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内。
(三)行政主体损害公共利益的抽象行政行为
目前,我国《行政诉讼法》并未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受案范围。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一般具有不特定对象性,因而影响更加广泛,而其反复适用性,则可能导致损害更为严重。若对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可以在公共利益的损害造成之前,使其能够得到事前的救济。
-
法院针对收费争议提起诉讼
120人看过
-
劳动争议诉讼能否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
454人看过
-
税收公益诉讼撤诉是否合法?
410人看过
-
合同协议中向法院提起诉讼向那个法院起诉?
55人看过
-
离婚诉讼,是否需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70人看过
-
能否以4分利息为诉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382人看过
公益诉讼是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 更多>
-
合同法律争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条件是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3-10-18合同法律争议向法律争议提起诉讼的条件是需要有合格的原告,并且原告必须是要和本案有厉害关系的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需要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
-
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要求提高司法意义,为什么要提起公益诉讼的意见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2最高人民检察院当天向记者提供消息称,曹建明指出,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曹建明说,要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依法保护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要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检务机制。对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
-
400欠款能否向法院提起诉讼?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18针对此问题,您可以采取以下方案之一: 1. 将事件提交至法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因保护民事权益而提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附有特别规定者,适用该规定,但需注意,自权利受损日起算,若超过二十年,那么人民法院将不再予以保护;如存在特殊情形,需经人民法院审查批准方可适当延长。 2. 对于期盼定期结清的民间借贷关系,诉讼时效仅能维持到还款期限结束之日的第三年,若逾期则将失去由人民法院维护权益的资格;对
-
公司股东能否向法院提起解散诉讼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4(1)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 2)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 3)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 4)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 风险提示:股东以
-
劳动争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满足哪些条件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7-15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进行了仲裁,并且依法作出了仲裁裁决书; 2、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 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未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