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的常见类型有哪些1.确认劳动关系引起的争议2.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引起的争议3.退市、辞退,辞职、辞职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发生的争议,经济补偿或补偿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选择下列方式解决:
1.协商:发生劳动争议时,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或者请工会或者第三方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解决协议
2.调解: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提交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成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和街道建立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调解申请可以口头或者书面提出。调解协议达成后,双方必须履行
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调解协议达成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县(区)、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者必须注意及时申请,否则申请将被驳回
诉讼: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是诉讼的必要程序,没有仲裁就不能直接提起诉讼。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诉讼应当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仲裁裁决生效
-
劳动争议解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争议
194人看过
-
常见的劳动争议有哪些?如何处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
461人看过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出现了什么问题才属于劳动纠纷
474人看过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处分争议是劳动争议案件吗?
269人看过
-
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与单位之间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235人看过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究竟属于哪种关系
149人看过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一般义务外,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1-24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一般义务外,还存在附随义务,如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劳动风险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等。劳务关系中却不存在这些附随义务。二者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报酬、社会保障待遇上,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等待遇,这是法律对用人单位承担义务的确定性规范。因此,如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受到了意外伤害
-
关于劳动者与单位之间调岗的问题?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0关于劳动者与单位之间调岗问题,有多种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例如:员工不同意转岗减薪,单位不能强制执行,否则单位将属于违法.这种情况,员工或者单位可以提出解除合同.若是员工提出解除的,单位无需支付任何补偿;若是单位提出协商解除的,单位要支付员工一年工龄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如果是单位单方面解除合同的,单位需要支付一年工龄二个月工资作为赔偿.
-
劳动者因工资支付问题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争议的,属于劳动仲裁范围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25劳动者因工资支付问题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争议的,属于劳动仲裁范围,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
-
如何解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争议?山东在线咨询 2025-01-04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依法寻求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也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问题。关于调解原则,它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于仲裁裁决不服的情况,当事人可以向人民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争议都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