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的时效不同。人事争议仲裁当事人应当在人事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不同。人事争议案件仲裁实行分级别管辖,而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不实行分级别管辖,而实行属地管辖。3.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当事人权利不同。
人事争议仲裁案例
案情:70年代张某插队,80年代回到户籍所在地,某事业单位上班。自82年开始,张某因患病,长期不来单位上班,单位一直发放张某工资。92年开始,张某一直没有到单位领取工资。94年开始执行年终考核,张某2年未参加考核,单位决定将张某除名,但是未将该决定送达张某,之后张某档案一直滞留该单位。2008年,张某找到单位要求上班,单位以已经将张某除名,并没有张某编制为由不同意张某回单位上班。
分析:
1、对张某的除名决定是否有效。开除决定的主体不正确,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转发人事局、劳动局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劳动局关于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开除干部和工人公职批准权限的请示的通知》规定,公家机关、事业单位(含其附设的企业性质机构)开除干部和工人公职的审批权限,区县人民政府任命的干部和区、县所属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自行任命的干部给于开除公职处分,由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人事局备案。开除程序不正确。根据《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1992年10月16日人事部发布)第五条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由单位有关行政领导提出书面意见,说明辞退理由和事实依据,经单位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后,按人事管理权限办理辞退手续、发给本人《辞退证明书》,并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因此,单位对张某的除名决定是无效的。
2、除名决定无效的后果是什么。除名决定无效,意味着张某仍然是单位的职工。96年后,张某依然在休病假。
3、张某的工龄如何计算。92年后直到2008年,张某回到单位要求上班,其一直休病假,根据《内务部、财政部、国务院人事局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的工作年限计算问题的联合通知》[56]内优字第16号(1956年2月21日)的规定,工作人员因病经组织批准离职疗养,其疗养期间在六个月以内者,得连续计算工龄。超过六个月,病愈后仍继续工作者,除超过六个月的病假期间不计算工龄外,其前后之工龄应合并计算。张某的工龄是张某参加工作至1992年。因此,张某自1992年至2008年期间工龄不计算。
4、张某的工资如何计算。92年至07年根据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劳部发〔1995〕309号)59.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2008年张某要求回单位上班后,不再属于病假,应当按照待岗标准发放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有何区别?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有何区
293人看过
-
人事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的关系如何?
272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和调解的区别,劳动争议仲裁
425人看过
-
劳动仲裁与经济仲裁的区别: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职责与分工
386人看过
-
人事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仲裁的异同点有哪些?
419人看过
-
人事争议解决途径:仲裁与劳动仲裁的比较
55人看过
人事争议仲裁是指专门性的人事仲裁机构居中对人事争议进行调解或裁决的行为,是行政权力与司法权力相结合而采用的一种解决人事争议纠纷的方式。 劳动人事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 更多>
-
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有区别吗,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04一,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有区别,但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是一回是,都是指劳动关系里的人事争议仲裁。 二,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的区别: 1,受理案件范围不同: (1)根据我国《公务员法》和1997年8月8日人事部发布的《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与工作人员之间因录用、调动、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以及
-
仲裁,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劳动争议案件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8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分为以下四个程序:1.申请与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不能仲裁。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即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2.仲裁前准备。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 首先成立仲裁庭,简单案件指定一名仲裁员审理。 其次进行调查取证工作。3.调解。4.开庭与
-
人事仲裁受理哪些争议,怎么区分人事仲裁与劳动仲裁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12一、人事仲裁受理哪些争议 (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二)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
-
北京市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仲裁办法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5■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不同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法与机构适用于本市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人事关系的建立、变更、解除等发生的争议,以及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应当仲裁的其他人事争议。具体包括:受聘人员与聘用单位对公开招聘、聘用程序、定期或者聘期考核、解聘辞聘、未聘人员安置等问题发生的人事争议;国家机关与工作人员之间因录用、调动发生的人事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发生的争议;按照
-
劳动仲裁与劳动争议争议案件的关系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28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的关系: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先裁后审”制,劳动争议当事人须首先将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后,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未经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收到仲裁裁决后,当事人未在十五日内起诉的,裁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该裁决,否则对方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十五日内起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