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诉讼时效期满多长时间可以起诉?
诉讼时效期满多长时间都可以起诉,诉讼时效抗辩权是私权利,是否行使属于抗辩权人自由行为的范畴,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当事人未主张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由此可见,诉讼时效超过了,还是可以提起诉讼的。因为诉讼时效的抗辩权是属于当事人的私有权,法院不可以以此为由拒绝审理。
超过诉讼时效可以起诉,但是可能丧失了胜诉的权利,因为如果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就丧失了胜诉的权利。
二、诉讼时效主要规定是什么?
诉讼时效又被称为消灭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其公力救济权归于消灭的一种时效制度,一旦过了诉讼时效,权利人将失去胜诉权利,即胜诉权利归于消灭。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如权利人有相应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人民法院会判决权利人胜诉,如果义务人不履行法院判决书确定的义务,权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一般诉讼时效: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诉讼时效主要指的就是一项私人的权利,所以只要存在一些纠纷,并且符合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所规定的诉讼起诉的条件,那么完全是可以提出诉讼的,同时需要提醒注意的就是诉讼时效是三年时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三条 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n当事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或者提出再审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民间借贷诉效时间多长可以起诉
240人看过
-
民事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民事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
207人看过
-
起诉期间可以诉讼时效中断吗
84人看过
-
有效起诉期时间多长
408人看过
-
起诉彩礼诉讼时间多长有效?
205人看过
-
诉讼时效过后多长时间过期
458人看过
-
欠钱可以诉讼时效多长时间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23欠钱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借款人催告欠款人,欠款人拒不偿还或无力偿还起计算。但法院不能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如果被告方不提出诉讼时效的抗辩的,原告方仍可以通过诉讼来保护自己的权利。
-
工伤诉讼时效期间是多长时间,工伤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231、工伤待遇纠纷,属于劳动纠纷,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纠纷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 2、这个期限,从受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报告出来后算起;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五十四条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诉讼时效的诉讼程序的诉讼时效期间是多长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131、诉讼时效依据时间的长短和适用范围分为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 2、一般诉讼时效。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表明,我国一般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二年。但是也有一年的四中情况: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规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拒
-
债权人起诉多长时间过诉讼时效新疆在线咨询 2021-12-20由于法律要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债务三年以上。债务也是民事纠纷,也适用于此时效。但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
-
民间借贷起诉诉讼时效,不当得利诉讼时效为多长时间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20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民间借贷造成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在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和对方一方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