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6万是未扣除各项费用的。
假定:法定准许扣除的“五险一金”为4000元,则应纳税所得为:60000-4000-3500=52500元,税率30%,速算扣除数2755,应纳税=52500X30%-2755=12995元;
假定:法定准许扣除的“五险一金”为1200元,则应纳税所得为:60000-1200-3500=55300元,税率35%,速算扣除数5505,应纳税=55300X35%-5505=13850元。
奖金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吗
奖金不需要交个人所得税情形如下:
1、统一规定发放补贴、津贴;
2、公务用车扣除的标准公务费;
3、上市公司股息红利;
4、生活补助费;
5、住房租赁补贴免税;
6、个人捐赠;
7、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补偿收入3倍以内部分免税;
8、职工取得拥有所有权的量化资产,暂缓征税;
9、一次性破产安置费免税。
个人所得税征收内容如下:
1、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各种劳务取得的所得;
3、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纸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6、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
个税计算公式:月薪12000元
225人看过
-
三万月薪税收如何计算
350人看过
-
工资计算公式及月薪计算方法
85人看过
-
月薪计算方式是否符合标准?
81人看过
-
个税计算公式是按照当月计算吗
99人看过
-
六个月内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的计算方式是什么?
104人看过
土地使用权是国有土地使用权中的一种,是国家向土地使用者发放的,用于开发、经营、使用土地的一种特有权利。 这种权利可以是由土地使用者自行使用土地,也可以是将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给他人,甚至是进行抵押贷款。 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土地使用者可以对... 更多>
-
月薪制工人的计算方式怎样计?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01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式是什么,如何计算该项工资薪金的所得税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8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式如下: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对于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 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再按“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该办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只允许采用一
-
高薪族百万年薪交个税到底是怎么计算的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4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每月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月工资收入超过8万元的,适用税率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年薪百万个税就到40多万了。
-
月薪2万个税是多少?重庆在线咨询 2023-02-04月薪2万扣税的数额是个人的应税额乘以缴税的比率。先由工资总额减去交五险一金后的工资金额,然后确定个税档次,计算个税金额。居民个人取得工资所得的,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
六个月停工留薪期工资怎么计算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22六个月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伤害前正常上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应当凭职工就诊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者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伤康复机构出具的休养证明确定。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的,需经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