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的主题活动是消费与服务。围绕这一主题,中消协表示将开展包括消费教育、消费者评议、比较试验、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等一系列活动。中消协称,确定消费与服务年主题,就是强调消费维权工作要紧密围绕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做好服务工作。其中的服务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服务广大消费者;二是服务经济发展;三是服务社会和谐。
消费决定内需。如何给广大消费者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消费环境,不仅事关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更事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应当说,今年中消协将3·15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消费与服务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何切实加大对消费者和经济社会的服务力度,却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年前,针对消费者维权意识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会选择何种方式维权问题上,有63.817%的受调查者选择默默忍受,而近七成消费者认为维权成本太高。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居然超过六成的消费者在权益被侵害时选择默默忍受,这样的调查结果无疑让人感到意外和忧虑。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正是过高的维权成本,挡住了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几乎有多少消费者认为维权成本太高,就有多少消费者在权益受侵害时选择沉默。在这种情况下,消费与服务的主题如何实践和实现?
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我们能理解消费者的苦衷。消费者不是不想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迫于无奈。试问,为了一件价值很小的商品,数十次往返于商家和质量鉴定等部门之间,这样的维权谁愿意?为了维权,让消费者先垫付数千元的质量鉴定费,这样的维权谁能不犹豫?而且,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还面临取证难、投诉难、查处难、诉讼难、赔偿难等诸多问题。可以说,维权成本过高问题,已经成为消费者不能承受之重,也成为造假、售假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导致消费者维权成本过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消费者维权支出的金钱、时间、人力等成本过高。二是消费者能得到的赔偿却相对很低,导致消费者维权往往得不偿失。因此,降低消费维权成本也需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切实减轻消费者维权的成本负担。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要坚持便民、利民、公益、服务的立场,尽量降低甚至免除消费者维权所需的鉴定费用,或者规定由商家承担相关鉴定费用;另一方面,要尽量缩短消费维权的流程,简化程序,降低消费者维权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其次,必须切实提高造假者对消费者的赔偿额度。一方面使假造者得到足够的教训,使他们不敢轻易造假,另一方面使消费者能获得高于所付出的维权成本的赔偿,提高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
-
降低维权成本有利促进消费
238人看过
-
最高法: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提高经营者违法成本
420人看过
-
降低维权成本靠什么
166人看过
-
降低消费者打官司成本
248人看过
-
经营者有义务维护好消费者接受服务权利
439人看过
-
消费者组织获准提起公益诉讼专家称可降低维权成本
370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如何降低成本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4面对竞争多变的全球市场经济,企业如何寻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彻底消除浪费,从根本上避免成本的发生,为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增强成本观念,贯彻全员成本管理. 2、加强成本控管与成本核算两个基础工作. 3、完善成本管理机构的经济责任制.(1)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统(2)完善成本管理的经济责任制.一是制订成本管理规章制度,二是明确各项成本的经济责任;三是实行奖惩兑现,落实成本管理与个人
-
投诉最权威的消费者服务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0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应先到经营企业或其上级主管部门交涉,说明情况,进行协商,要求经营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修理、退换或赔偿。如交涉无效,可按其问题性质分别向当地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反映,要求处理;也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解决;也可以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购买商品使用时发生故障或者突发事故,应保护好现场,并请有关部门出具勘查证明。投诉的具体要求是:1写投诉信。信中要写清投诉者
-
-
物业服务单位服务不好如何维权?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22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是物业服务合同关系,若物业服务差,业主可要求物业提高服务质量,也可以向小区业主委员会反映,由业主委员会出面与物业公司协商或要求更换物业公司;业主还可向当地物业办投诉;最后,还可以通过提起诉讼解决。 由此可见,和业主不得以对物业服务不满为由拒交物业费一样,物业公司同样也不得因业主拖欠物业费而采取停水停电的极端手段。对方的违约违法行为不可成为自身违约行为的理由,业主和物业的争端还是要
-
商家自定最低消费额,经营者自行规定的商品或服务是否构成强制消费湖北在线咨询 2022-02-15商家规定最低消费标准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属于违法行为。 首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二者进行交易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经营者规定最低消费标准实际上是对消费者进行强制消费,造成了二者之间的不平等,侵犯了消费者对服务的自由选择权利,属于强买强卖行为。 其次,商家自行规定最低消费额,属于以格式合同、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