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委员会是法院内部的最高审判组织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20:11:25 397 人看过

《2005年法院改革:人民陪审员五一上岗》(以下简称《改革》)一文,认为审判委员会是法院内部的最高审判组织。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反映出审判委员会在我国法院审判组织制度中存在的法律规定与实践操作的矛盾。

从审判组织的法律规定来看,法律并没有规定审判委员会是法院的审判组织。《法院组织法》第10条规定:法院审判案件,由审判员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的合议庭进行。因此,审判委员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显然无权审判案件,自然也就不是审判组织。《法院组织法》的这一规定在《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都是确定无疑的。

从审判委员会的任务规定来看,法律也没有规定审判委员会承担审判任务。《法院组织法》第11条规定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因此,审判委员会并不承担审判案件的任务。《法院组织法》的这一规定在《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也都是确定无疑的。

另外,根据《法院组织法》第14条、《民事诉讼法》第117条、《行政诉讼法》第63条以及《刑事诉讼法》第205条之规定,审判委员会对本院的生效裁判享有再审决定权。

因此,无论是审判组织的规定,还是审判委员会的任务规定,法律都没有规定审判委员会是法院的审判组织,自然更谈不上内部的、最高的等概念了。

但是,《改革》一文关于审判委员会是法院内部的最高审判组织的认识,也并非完全无据。《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合议庭开庭审理并且评议后,应当做出判决。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做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根据此规定,审判委员会在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间接地享有了对刑事案件的、非公开的审判权,从而也间接地成为本院刑事案件的最高审判组织。

《刑事诉讼法》的上述规定,在《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均无相应规定。也就是说,在民事、行政诉讼中,审判委员会无权对合议庭所审理的案件做出决定,即使审判委员会对合议庭所审理的案件做出了决定,合议庭也有权拒绝执行。

但是,由于历史惯性,在民事、行政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审判委员会实际上也间接地成为本院民事、行政案件的最高审判组织,享有对民事、行政案件的非公开的审判权。

审判委员会成为本院最高审判组织,享有对案件的非公开的审判权,由于缺乏法律依据,导致审判委员会在法律规定与实践操作上的矛盾。而矛盾的根源,则是对审判员的总体法律素质与能力缺乏信心。

《改革》一文说,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力图从组织形式司法化、工作程序诉讼化和裁判公开化等角度,对审判委员会制度进行改革。但笔者以为,最高法院对审判委员会的改革目标似有商榷之处。

首先,从世界范围来看,审判案件,特别是一般性的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审判组织,只能是由审判员组成的合议庭,而不可能在该合议庭之上再设立一个其他审判组织。所以,将审判委员会改造成为司法化的审判组织是违背司法审判组织规律的。

其次,从我国相关四部法律关于审判委员会的规定来看,在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的初衷,是在法院内部建立一个审判监督部门,而不是审判组织。因此,笔者以为应当从审判委员会的最初法定职能与审判监督制度的关系中,来考虑如何改造和完善审判委员会更为合适和妥当。

不过笔者以为,无论怎样改革,最根本一点还在于是否能够保证由最优秀的法律专业人员来担任法官,审理案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01: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审判组织相关文章
  • 内部审计组织的任务
    内部审计机构的任务是:1。检查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保护国家和单位的资产不受损失。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4、促进本单位有关决策和措施的落实;促进工作绩效、经济效益或资金使用情况的改善。内部审计组织不是一个简单的、制度性的信息反馈系统,而是除了检查和评价外,还要深入研究改进措施,以便提出合理化建议。因此,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下列事项应进行深入审计:1。财务计划或单位预算的执行和决策;2。财政、财政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3。经济效益与工作绩效;4。内部控制系统;5。经济责任;6。建设工程预(预)决算。执行国家财务法规和部门、单位规章制度;8。其他审计事项。内部审计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合营企业的合同执行情况、投资、财产、经营状况和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本部门、本单位与国内外经济组织的合作经营和合作项目。部门内部审计机关可以对行业经济管理中的
    2023-05-02
    244人看过
  • 什么是审判组织,刑事审判组织有哪些组织形式
    一、独任制:指由审判员1人[行使与审判长同样职权]独任审判的制度。1.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A.对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组成合议庭审判、也可以由审判员1人独任审判【独任制仅限于基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判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B.对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2.审判组织除可以独任审判外,均须采用合议庭组织形式。二、合议制:指由审判人员数人组成合议庭审判的制度。1.合议庭成员组成:由审判人员组成。(1)只能由经合法程序任命的本院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在法院执行职务时与审判员同等权利义务、但不能担任审判长、不能独任审判】亲任。(2)不得随意更换合议庭组成人员:A.应当报请院长、庭长决定;B.及时通知诉讼当事人。(3)合议庭审判长由院长、庭长指定、自己担任:A.原则上只能由审判员担任;B.助理审判员经院长提出、审判委员会通过,可以临时代
    2023-06-01
    95人看过
  • 重新审判的审判组织及审限
    1、审判组织。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可以上诉、抗诉。2、审限。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从收到发回的案件之日起,重新计算审理期限。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后如何处理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后的处理方法如下: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诉或抗诉;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3、应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的案件,原判决、裁定没有分别定罪量刑的,应当撤销原判决、裁定,重新定罪量刑,并决定执行的刑罚。
    2023-08-17
    134人看过
  • 审判组织与人民法院的关系
    审判组织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内部组织形式。根据审理案件的性质可分为刑事审判组织、民事审判组织和行政审判组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组织形式通常有二种:独任制、合议制。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也具有审判组织的性质。除审委会外,审判组织不是法院的固定组织,均是为单独案件临时组成的组织。相关知识: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的组织形式有两种:合议制、独任制。民事审判组织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对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组织形式。根据案件性质、审判程序和审级的不同而异。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的组织形式有两种:(一)合议制。合议制是由审判员和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对具体案件进行审判的制度。案件的审级不同,合议庭的组成也不同:(1)第一审合议庭的组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陪审员
    2023-04-25
    98人看过
  • 最高法院出审判意见业主委员会不能随意告状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日前由最高法院民事审判一庭下发的关于业主委员会诉讼权利的审判意见已经陆续达到各基层法院,该意见进一步规范了业主委员会的诉讼范围,意味着业主委员会今后将不能想告谁就告谁。业主委员会是我国房屋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新事物,其性质和法律地位的讨论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业主委员会能否作为民事诉讼的主体也一直是法律界不断探讨的问题。由于现行《物业管理条例》对此并没有明确界定,目前各地对业主委员会的法律性质说法不一。此前有很多诉讼案件因涉及业主委员会的主体资格被法院裁定驳回诉讼。2002年4月5日,合肥市金湖新村业主委员会认为开发商移交给他们的资产,不符合合肥市政府的有关管理规定,将兴泰公司的两股东原合肥市信托投资公司(后变更为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合肥分公司)与原合肥常青经济开发公司(后变更为合肥常青企业集团)告上了法庭。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金湖新村业主委员会既不是法人,也不具
    2023-06-10
    147人看过
  • 再审程序的审判组织
    再审程序是指为了保障法院裁判的公正,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有错误的判决、裁定、调解协议得以纠正而特设的一种再审提起和审理的程序。1、再审审判组织。再审必须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因为再审程序是对存在错误的生效判决的一种救济性程序,要确保原判决中存在的错误得到正确纠正,必须在审判组织上提供强力保证,通过集体的审理和合议,有利于利用集体的智慧作出更高水平的裁判,确保新的判决的审判质量。另外,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有利于保障程序的公开和公正。2、审理范围。我国三大诉讼法对再审审理范围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民事案件再审审理范围原则上应仅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检察机关抗诉所提出的有关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审理,以原判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侵害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全面审理为例外,这样既符合有关司法解释精神,又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刑事案件,因涉及到原审被告人或原审上诉人的生命或自由等人权领域的重大问题,应当进行
    2023-06-11
    193人看过
  • 审判委员会组成人员都有哪些
    一、审判委员会组成人员都有哪些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由法院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由院长主持,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列席。二、可把哪些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合议庭开庭审理并且评议后,应当作出判决或者裁定。对下列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可以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一)拟判处死刑的;(二)合议庭成员意见有重大分歧的;(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四)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五)其它需要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对于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院长认为不必要的,可以建议合议庭复议一次。独任审判的案件,开庭审理后,独任审判员认为有必要的,也可以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合
    2023-06-03
    489人看过
  • 审判组织完善独任审判
    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审判实践,独任审判基本上只在基层法院适用。由于大量的案件确定由基层法院审理,基层法院的审判任务十分繁重,大量案件要实行独任审判。因此,完善独任审判这一组织形式迫在眉睫。要完善独任审判制度,我们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合理科学地确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的范围,以使现有法官的数量和案件的数量相对应,从而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必须从政治上、业务上、道德上全面提高法官的素质,保证审判案件的质量,从而避免前文阐述的独任审判的弊端。
    2023-06-11
    173人看过
  • 高院发回中院再审通过审委会审查才能判决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高级法院发回中院再审的案件,需要由监察委员会审查才能判决,但不需要请求高级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再审适用程序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民事诉讼中立案后的程序1、民事诉讼活动中法院立案以后的下个程序是通知原告交费,向原告发出受理通知书,之后开庭的时间另行通知。《民事诉讼法》规定经审查决定立案的,应当计算案件受理费通知原告,向原告或者自诉人发出案件受理通知书;将该案的当事人姓名、案由等
    2023-06-14
    106人看过
  • 审判委员会通常由什么组成
    一、审判委员会通常由什么组成1.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委员,由该法院的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2.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委员,则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这一组成结构确保了审判委员会成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使得其能够就复杂、重大的案件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决策。二、哪些案件可提交审判委员会合议庭在开庭审理并评议案件后,通常会直接作出判决或裁定。1.对于某些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如果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可以提请院长决定将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2.这些案件包括但不限于拟判处死刑的案件、合议庭成员意见有重大分歧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其他需要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3.对于独任审判的案件,独任审判员在开庭审理后认为有必要的,也可以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三、审判委员会与合议庭有何区别审判委员
    2024-08-14
    149人看过
  • 法院内部审判监督的形式
    审判监督是指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监督的主体可以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检察院、新闻媒体等,人民法院体系内还可以有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监督的形式可以有第二审人民法院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监督,负责死刑复核的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监督以及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监督等。法院实行审判监督,其目的无非在于通过对审判组织审判权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审判活动依法进行,防止或纠正错误裁判,确保司法公正,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求审判监督制度本身科学合理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法院内部审判监督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依审判监督程序对生效裁判进行监督。即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有权
    2023-06-11
    99人看过
  • 北京任免一批市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审判员
    天下午闭幕的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多项任免案。淳于国平被任命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免去其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职务。任命肖龙为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免去其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职务。另外,会议还任命李健、刘长华、容红、周其濛、赵宇晖、李晓、范宏、范跃如、王晓燕、杨林、邢文河、邢卫国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免去李敬、王立新、张学磊、卫苏华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员职务。任命马丽娜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任命温云翔、关芳、王良胜、温志军、钟欣、乔军、陈金玲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任命周建忠、徐辉、唐季怡、麻学军、赵静、肖荣远、陈妍、李蔚林、刘琨、罗珊、曹欣、孙田辉、周荆、何暄、刘保河、胡欣宁、史佳伟、徐宁、陈良刚、蔡洪、付
    2023-04-24
    80人看过
  • 审判委员会的任务
    法律综合知识
    审判委员会是我国特有的审判组织形式,它作为审判工作的一个集体领导机构,在讨论、决定重大、疑难案件,总结审判经验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由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由院长主持,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列席。
    2022-03-03
    492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都是终审裁判吗
    一、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都是终审裁判吗所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所审理并作出裁决或判决的案例皆为最终裁决。无论这起诉讼是在最高人民法院作为首个审判机关进行初审阶段后,或是在已完成上诉流程之后仍选择向其提出二次上诉的情况下,由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的任何裁断与结论都将成为具有终极权威性的裁决,亦即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与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二百三十三条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犯罪后主动报案,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在一般性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自己罪行的,罪行未被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了犯罪事实的都视为自动投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
    2024-04-24
    183人看过
换一批
#国家机关组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审判组织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内部组织形式。根据审理案件的性质可分为刑事审判组织、民事审判组织和行政审判组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组织形式通常有二种:独任制、合议制。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也具有审判组织的性质。... 更多>

    #审判组织
    相关咨询
    • 法院审判的时候,组织领导黑社会组织罪判刑几年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08
      1、我国现行《刑法》无此罪名,如果你说的是“黑社会性质组织”,那么,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 2、境外的黑社会组织的人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展组织成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
    •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历次会议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03
      审判委员会的任务 (一)总结审判经验。 (二)讨论、决定院长或院长委托的副院长提交的下列案件: 本院审理的第一审、第二审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报请核准的类推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报请核准的死刑案件; 本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或者提审的案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 其他重大或者疑难的案件。 (三)讨论、通过院长或副院长提请审议的司法解释草案。
    • 最高法院审委会的特点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5
      审判委员会不同于合议庭,它不直接开庭审理案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最高法院审委会以下合议庭难以作出决定的疑难、复杂、重大的刑事案件,才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1、拟判处死刑的; 2、合议庭成员意见有重大分歧的; 3、检察院抗诉的; 4、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 5、其他需要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 6、独任审判的案件,开庭审理之后,独任审判员认为有必要的,也可以提请院长决定
    • 中级人民审判法院委员会委员、审判员是哪些行政职务
      云南在线咨询 2024-09-03
      中级人民审判法院委员会委员、审判员是什么职务一、都是市或者洲级人大任命的法官。二、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一般都是副厅(市)以下正处或者副处级。三、审判员是人大任命的一般是副科或者正科。助理审判员是法院内部任命的。法官法有规定!四、他们的任职主要参考公务员法、法官法。五、总之都属于共产党组织部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务员)管辖。
    • 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应当如何确定审判组织人员及审判监督人员?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3
      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进行以下工作:1、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人民法院在审判公诉案件时,都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由哪些人参加合议庭;二是确定由谁来担任审判长。成员一般是由审判员组成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合议庭共同组成,合议庭成员必须是单数。根据不同的审级,合议庭的成员最少3人最多不得超过7人。即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