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结转分步法特点
1、成本计算对象是最终完工产品和各步骤的半成品;
2、成本计算期是每月的会计报告期;
连续式复杂生产下必然进行大批量生产,无法划分生产周期,只能以每月作为成本计算期。
3、必须分步骤确定在产品成本,计算半成品成本和最终完工产品成本;
4、是否进行成本还原,要依成本结转时采用的具体方法确定。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适用范围
多步骤复杂生产的大批量生产企业可以运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具体说有下列企业:
1、半成品可对外销售或半成品虽不对外销售但须进行比较考核的企业。
如:纺织企业的棉纱、坯布,冶金企业的生铁、钢锭、铝锭,化肥企业的合成氨等半成品都属于这种情况。
2、一种半成品同时转作几种产成品原料的企业。
如:生产钢铸件、铜铸件的机械企业,生产纸浆的造纸企业。
3、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对外承包必然在内部也要承包或逐级考核,需要计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
逐步结转分步法成本计算程序
逐步结转分步法要按生产步骤的顺序分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再按顺序结转下一步骤,成本计算的过程也就是半成品成本累积的过程,这个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
1、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其实物结转与半成品的成本结构相一致,有利于加强对生产资金的管理;
2、可以为各步骤消耗半成品,同行业进行半成品成本的对比、企业内部成本分析和考核等提供了半成品成本资料;
3、采用综合结转法需进行成本还原,计算工作较为复杂。虽为避免进行成本还原可采用分项结转法,但转账手续比较麻烦;
4、按实际成本计价结转时虽比较准确,但影响了成本计算的及时性,不利于考核和分析各步骤成本的升降原因。按计划成本计价结转时,虽能克服按实际成本计价的缺点,但要进行半成品成本差异的计算和调整。
-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内容
372人看过
-
企业成本核算:什么是结转分步法
355人看过
-
股权转让风险逐步释放
347人看过
-
逐步改革房产税
223人看过
-
成本核算中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36人看过
-
逐步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459人看过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
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意思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9逐步结转分步法第一步加工转第二步加工,然后再转第三步加工,即一步一步结转,适用连续加工产品。平行结转分步法,适用生产部件然后组装产品,甲产品需要A,B,C等部件组成,各个部件生产完成按最终产品需要,将各个部件成本结转至最后一个工序,完成产品整体的成本计算。
-
逐步结转分步法为什么有分项结转和综合结转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31逐步结转分步法对后面步骤所耗以前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计入后面步骤的方法不同可分为:1)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将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作为一个整体计入下面步骤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项目。由于上步骤半成品成本中还包含有上步骤的工资、制造费用等其他费用,因此将上步骤半成品成本作为一个整体计入下面步骤的某一个成本项目中,势必会混淆了各个成本项目的真实成本,因此需采用一定的方法,将被混淆了的成本进行还原。才能计算出产
-
逐步放宽适用条件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0根据修正案第271条的规定,将附条件不起诉的条件限定为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事实上,在我国《刑法》分则中法定最高刑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只有两条,一条是《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的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另一条是《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危险驾驶罪。而由检察院判断可能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这在实践中缺乏操作性。在德国的暂缓起诉制度中,适用范围也是由轻罪逐步突破而扩大到中等程度的犯罪,而在日本,
-
借条正在逐步开放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30支付宝显示借条正在逐步开放中,说明您不能使用支付宝借条,一般有如下两种情况: 一、目前借条只对部分支付宝用户开放,如果不能使用支付宝借条,有可能是没有对你开放这个功能,今后会逐步开放,可以保持关注待开放后再使用 二,如果有借条入口,但点击后不能向别人借钱,是因为对方向你发起了借款,你可以借款给对方,但不能再向对方借款了。
-
国家通过什么等措施逐步减少农药使用量,逐步减少农药使用量。处罚四川在线咨询 2022-01-20国家通过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先进施药器械等措施,逐步减少农药使用量。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农药减量计划;对实施农药减量计划、自愿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农药使用者,给予鼓励和扶持。县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和扶持设立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并对专业化病虫害防治和限制使用农药的配药、用药进行指导、规范和管理,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县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农药使用者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