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以退个人所得税的条件
1、上年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2、上年度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扣除的
3、因上年终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导致前后税收优惠政策不一样
4、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通过年度汇算半个各种税前扣除的
5、上年度中间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使用的预扣预缴率高于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
6、预缴税款时,为享受或者未组合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的
7、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等情形
二)个人所得税退税的流程
第一步:准备申报
安装个人所得税软件,打开软件后,先进行注册登录,进入年度汇算:首页【常用业务】—【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1)进入申报界面后,填报方式有【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和【自行填写】两种选择。
2)为了方便申报,推荐大家选择【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税务机关已按一定规则预填了部分申报数据,大家只需确认即可。
3)选择【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开始申报】后,系统提示【标准申报须知(使用已申报数据)】,点击“我已阅读并知晓”,开始年度汇算申报。
第二步:确认信息
需要对个人基础信息、汇缴地、已缴税额进行确认
第三步:填报数据
确认预填的收入和扣除信息无误,可直接点击【下一步】。
第四步:计算税款
数据系统将自动计算您本年度综合所得应补(退)税额
第五步:提交申报
确认结果后,点击【提交申报】即可。
第六步:退(补)税
如存在多预缴税款,可选择【申请退税】。
-
纳税义务人如何退税个人所得税
116人看过
-
首套房个人所得税退税可以退几年
491人看过
-
保险公司个人所得税如何退税
290人看过
-
如何判断能否个人所得税退税
374人看过
-
如何享受个人所得税退税优惠
192人看过
-
外国人个人所得税退税可以享受吗
137人看过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 更多>
-
可以办理个税退税了,个人所得税退税需要的材料山西在线咨询 2023-11-121、纳税人完税凭证的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审核过后,原件需退还给纳税人); 2、纳税人误征误交税款期间的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表的复印件一份; 3、退(抵)税款申请表或《企业误交税款退税申请表》四份; 4、纳税人在退税申请中,须注明申请退税原因及申请退税金额; 5、纳税人的发放工资签收单或银行发放单复印件一份; 6、纳税人的员工聘用合同复印件一份; 7、纳税人因事务所、网站等原因误交税款的,需附上述单位
-
个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如何退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08-04符合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的个人,应对照减免税政策和减免税项目,在发放个人工资薪金前,向财务处提交减免税申请及相关资料,报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后,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实并进行信息公开,最后申请人领款即可。需要的资料有:申请人本人签名的享受减免税优惠的申请原件;本人有效证件复印件;与申请减免税项目直接相关的文件、证书、证件复印件;其他相关资料,如本人应取得相应收入的证明等。
-
2020年个人所得税如何快速退税?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06退税是指因某种原因,税务机关将已征税款按规定程序,退给原纳税人。 1、通过各大手机应用市场下载应用名为“个人所得税”手机A。 2、通过各省电子税务局入口,跳转到自然人办税服务网站后,进行手机A扫码下载。用户注册1、人脸识别注册(仅适用于居民身份证注册)通过人脸识别手段对用户进行实人验证,该方式是通过对实时采集的人脸与公安留存的照片进行比对验证,验证通过后即可完成实名注册。2、注册码认证注册(适用于
-
个人所得税可以退多少次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10一次。个人应当在取得综合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办理年度汇算。有下列情形的,还需要注意以下时间点: 1、如果需要所在单位代办去年年度的综合所得年度汇算,需在4月30日前与单位进行书面确认;逾期未确认的,则需在6月30日前自行办理年度汇算。 2、如果去年综合所得全年收入额在6万元以下但被预扣过税款,可在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通过网络以简易方式申请退税;此时,只需填写或确认您已预缴税额、本人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可不可以退税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05-27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平时没有申报扣除,年终汇算清缴补充申报扣除会退税。具体退税的情况有:(1)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 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2)年度有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的;(3)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 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