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有效地进行个人追讨债务案件
1.与债务人协商,通过减免利息或者罚息的方式达成一致;
2.协商不成的,债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之后,仍不履行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进行个人追讨债务案件由谁承担律师费用
需要委托人承担。通俗讲就是谁请律师谁付费,因为这是一份委托合同,委托人和律师是合同的双方,只约束两者。但是在部分案件中,比如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律师费承担主体的,或者在某些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案件等,原告在诉状中要求被告承担因调查、制止侵权行为而发生的律师费由败诉方承担的,法院可以判决由败诉方承担。
三、进行个人追讨债务案件属于诈骗案件吗
一般不属于诈骗案件,借钱不还不一定算诈骗,构成诈骗是有条件的。借钱不还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由于没有能力偿还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诈骗。如果有能力偿还不还,可能涉嫌诈骗罪。“借钱不还”型诈骗,即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 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n(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n(二)有明确的被告;\n(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n(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掌握证据如何进行有效的债务追讨?
169人看过
-
债务追讨的意思是什么?如何进行债务追讨?
175人看过
-
企业债务追讨应该如何进行
198人看过
-
讨债公司是如何进行合法的债务追讨的
248人看过
-
如何追讨个人债务,没有借条要怎样讨债
82人看过
-
个人追讨债务如何打官司
333人看过
-
如何追讨个人债务,个人债务追讨手段有哪些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271、注意保存、收集相关证据。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甚至可以说,诉讼活动的核心就是证据的运用。证据运用的好,甚至可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所以,债权人平时一定要注意保存相关的证据、材料。即使最终不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债务纠纷,债权人也应养成保存相关的证据、材料的好习惯。 因为很多证据、材料如果不及时保存、固定,就有可能灭失。这些重要的证据、材料一旦灭失,就很难再补正。没有这些重要的证据、材料,就会
-
在债务追讨案例中如何追讨债务?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02我国《民事诉讼法》在第216条是这样规定的:“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此款即是申请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所在人民法院判决后,欠债人仍不偿还借款,你即可以申请法院执行,法院可以依法采取以下强制措施进行执行,甚至可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对其处罚: 1、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
-
如何进行口头的债务追讨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29口头约定的债务追讨:找到法院提供相关证据 在当前的法律规定中,有个证据链的说法。也就是说,只要人们提供的相关内容经查属实,并且可以构成完整的证据链,存在逻辑上的完整和严密性。那么就算是人们没有提供直接证据,也可以由此而判定由这些证据项所指向的最终结果。 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借钱给别人了,可是没有写借据。不过,只要人们能够提供相关的证人证明,或者是相关的影像资料。如果经过法律审定,这些内容
-
2020个人债务如何追讨?家庭律师债权债务债务追讨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6我国《民事诉讼法》在第216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此款即是申请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所在。人民法院判决后,欠债人仍不偿还借款,你即可以申请法院执行,法院可以依法采取以下强制措施进行执行,甚至可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对其处罚: 1、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
-
如何进行债务追讨委托流程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28二、提供建议接受客户咨询后,专业律师就所咨询的法律事务与客户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并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客户提供相关证据材料或其他对案件有联系的信息,然后根据证据材料、实际情况提出最佳方案 三、签订协议通过沟通协商,当事人愿意聘请律师且律师愿意接受案件的情况下,由双方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授权委托书,并办理相关财务手续; 四、办理案件 五、诉讼过程 六、诉讼结果 1、庭审结束后,及时与承办法官沟通联系,了解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