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分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20:12:47 127 人看过

(一)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是英国学者J.蒲莱士首次提出的宪法分类

2.划分标准: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3.成文宪法:

(1)成文宪法,也称文书宪法、制定宪法,是指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

(2)17、18世纪自然法学派提出的社会契约论是成文宪法思想最重要的渊源。

(3)成文宪法是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资产阶级为了保障人权、确立新的自由主义政权体制而制定出来的。

(4)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是成文宪法。

4.不成文宪法:

(1)不成文宪法,是指不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而是散见于单行宪法性法律、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的宪法。

(2)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英国之所以产生并长期保持不成文宪法,主要在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以及英国民众对不成文宪法形式的习惯和认同。

(二)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1.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也是英国学者J.蒲莱士最早提出来的。

2.划分标准:宪法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

3.刚性宪法,是指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的宪法;柔性宪法,是指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

(三)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1.划分标准:制定宪法的机关。

2.钦定宪法:即由君主或以君主的名义制定和颁布的宪法;钦定宪法奉行主权在君的原则。

3.民定宪法:即由民意机关或者由全民公决制定的宪法;民定宪法奉行人民主权原则,因而至少在形式上强调以民意为所归,以民主政体为价值追求。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属于民定宪法。

4.协定宪法:即由君主与国民或者国民的代表机关协商制定的宪法;协定宪法往往是阶级妥协的产物,如法国1830年宪法。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9日 03: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宪法分类相关文章
  • 宪法解释程序的类型与特点
    宪法解释程序植根于各国的宪法审查制度与司法程序中,不同法域的宪政框架与司法传统决定了它的多样性。总体来看,它与宪法审查制度的类型相联系,大致可以分为抽象型的解释程序与案件型的解释程序。抽象型宪法解释程序以法国为代表。由于采行不同于欧陆其他国家的宪法委员会制度,法国宪法审查模式主要是一种抽象型审查。如根据法国宪法第61条的规定,各项组织法律在颁布前,议会两院的内部规则在执行之前,均应提交宪法委员会审查。各项法律在颁布之前,应由共和国总统或者两院中任何一院的议长提交宪法委员会审查。这一宪法审查制度决定了,宪法解释并非因宪法案件而启动,由于缺乏具体纠纷的佐证,宪法解释就是一种纯粹的文本推理过程。因此,在法国宪法解释程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一,书面程序的特点。宪法解释由宪法委员会委员书面进行,这一过程中没有当事人参与,更没有其他国家司法审查中的言辞辩论。尽管宪法审查过程中,不排除非正式地口头交换意
    2023-04-24
    373人看过
  • 宪法和法律的共性分析
    (1)宪法与法律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物质文化形态。(2)宪法与法律都是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3)宪法和法律都以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来确认和保护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4)宪法和法律一样具有制裁性。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相同点1、时空范围有重合之处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均可存在于着手实行行为之后犯罪既遂结果发生之前这一时空范围。根据我国刑法第23条关于犯罪未遂的规定,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以后。犯罪中止,虽然从我国刑法的规定来讲,既可以发生在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以后(实行阶段和实行后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尚未着手实行犯罪以前(预备阶段),但实践中犯罪中止主要还是发生在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以后。那么,实行阶段和实行后阶段的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时空范围上则完全重合。2、犯行均未至既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客观上均是在故意犯罪的过程中停顿下来而未将犯罪进行到
    2023-07-04
    345人看过
  • 宪法规定了修改宪法需要几分之几的程序?
    人大常委会无权修改宪法,宪法修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论宪法修改权及宪法修改程序的完善修宪权和修宪程序的价值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指导修宪权的合理分配,修宪程序的科学设计,既体现民主、效率的程序正义价值,又促进保护人权、限制权力的实体正义价值,使宪法修改具有相当的可行性,能够解决宪法与社会现实的剧烈冲突,同时使宪法修改具有一定难度,给宪法解释留下作用空间,总体上实现宪法适应性与稳定性的和谐。修宪权和修宪程序的价值研究在我国还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能够加深人们对宪法程序性规定重要性的认识,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使我国的宪法学理论和实践比较全面的发展。四宪法修改权和宪法修改程序(一)宪法修改权概述宪法修改权(amendingpower)是修改宪
    2023-07-12
    347人看过
  • 刑法属于宪法的一部分吗
    不属于。刑法是一个部门法,但它不是宪法的一部分,刑法是有自己独立的规定的,只是不能与宪法相冲突而已,他们是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不是包容关系。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除规定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外,还规定国家政权机关组织和确认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我国宪法的制定主体是谁从制定《宪法》的过程来看,《宪法》制定者应当是属于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的人民,所以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但是因为中国的人口众多,我国会选出人民的代表去表达人民的意见,制定《宪法》。《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规范是《宪法》最基本的要素和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二、我国宪法里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具体是:平等
    2023-06-24
    294人看过
  • 宪法是刚性宪法,还是柔性宪法?
    我国宪法属于刚性宪法,亦称硬性宪法或者固定宪法,是指宪法的修改机关或者修改程序不同于普通法律的宪法。《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的经济功能我们习惯于马克思主义早已为我们铺垫好的法律和经济的关系的论证,在宪政改革成为热门的今天,有限政府理论被利用作为反对政府权力过度膨胀的理由,集体利益,政府失灵,立宪主义还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宪政模式等等问题,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我们都可以将其与我们的经济相联系。有人认为,宪法中的许多内容与经济没有多少关系,大多是与人类社会文明相关联的,如宪法关于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和人身权利的规
    2023-08-06
    154人看过
  • 宪法修改频率分析
    第五次。宪法历经五次修订,现行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2018年宪法修改是对我国现行宪法的第()次修改2018年宪法修改是对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需要,前四次修改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进行。宪法修改分为两个阶段。党中央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
    2023-07-06
    259人看过
  • 宪法的修改不同于宪法的制定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在整个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通过的决议和决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以及所有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享有宪法的制定权呢?不是的。因为根据现代宪法原理,也如前面所说,宪法的制定者只能是人民,宪法制定权也只能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和个人都无权作为宪法的制定者,也无权享有宪法制定权。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是国家机关,当然也不能享有宪法制定权。况且我国宪法也从未规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宪法制定权,只规定了它有修改宪法的权力。宪法的修改不同于宪法的制定。建国以来,中国先后共颁布过四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这四部宪法分别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2023-04-24
    228人看过
  • 从宪法到宪政
    法律综合知识
    所谓宪政,是指一种使政治运作法律化的理念或理想状态,它要求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被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当今绝大多数现代国家都有一部被称为宪法的文件,但到目前真正实行宪政的国家为数很少,而其中又有少数宪政国家(如英国)并没有成文宪法。这表明成文宪法只是一个国家宪政历程的起点,而远不是终点。它并不是宪政的充分条件,有时甚至不是必要条件。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就和法律与法治的关系一样:认真对待法律,使之真正成为约束公民行为的规则,社会就实现了法治;认真对待宪法,把宪法真正作为法,并控制所有的政府权力包括立法权力,国家就实现了宪政。在这个意义上,宪政是法治的最高形式。和法治一样,宪政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院,或更广泛地说,司法性质的国家机构。正因如此,司法机构对于国家宪政的实现责无旁贷。这个道理是如此简单,以至其论证不需要任何高深的理论。设想在普通的法律领域内,如果一个国家只是规定了民法,而
    2023-04-24
    458人看过
  • 宪法解释是宪法司法化的标志
    当一部法律与宪法发生冲突时,究竟应如何适用法律。这本身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但问题是在我国,宪法并未被法院纳入司法适用,结果是违宪行为公然存在却没有制裁途径。有人认为可以根据《宪法》第六十七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法律、补充修改法律或撤销相关行政法规。但当面对具体个案时,这些途径往往繁复无力。还有一个问题是大常委会的解释、补充和修改实际上应当是立法性质的权力。虽然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作为对已生效的法律之阐述,一般具有溯及力;但全国人大对法律的修改构成了新的法律规范,因而没有溯及力。要解决这类冲突与问题,只有实现宪法司法化,并且通过宪法解释来规范宪法与普通法律的适用,宪法解释是宪法司法化的标志。根据1982年宪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在我国拥有宪法解释权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有两种方式,或者通过对法律条文的字面理解直接解释,或者通过制定法律将宪法明确化、具体化以达到解释的目的。
    2023-04-24
    494人看过
  • 合宪性审查和违宪审查的区分
    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主体不同:违宪审查的主体是享有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机关。这个机关应是具有高度权威性的机关。世界各国的违宪审查制度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立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如英国。二是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这种模式也称为司法审查,如美国、日本。三是由专门的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如法国的宪法委员会和德、俄等国的宪法法院。在我国,有权进行违宪审查的机关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而监督宪法实施的主体则具有多样性,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违反宪法的行为提出批评和建议,要求纠正。所以,有违宪审查权的机关就有宪法监督权,而有监督权的机关则不一定有违宪审查权。三博士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行使违宪审查权就很好地体现出了宪法监督和违宪审查之间的关系。2,结果不同:违宪审查的处理结果具有法律意义,是有违宪审查权的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对违宪的规范性文件宣布无效或撤销,或者责令其制定机关限期修改,与宪
    2023-07-06
    443人看过
  • 宪法规定负责解释宪法的是
    宪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即最高立法机构负责解释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我国宪法解释程序的具体架构我国宪法解释程序的架构应当建立在宪法解释类型化的基础之上。从理论上讲,宪法解释包括两类,即宪法含义之解释与法令有无抵触宪法之解释。具体述之:(一)宪法含义之解释宪法含义之解释,并非出于存在违宪的疑虑,而是宪法解释机关为了使人民明确宪法的内涵,以助于遵守,从而对宪法条文的含义所作的阐述。此类宪法解释可以由宪法解释机关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基于职权主动发起,亦可由宪法适用机关就适用宪法发生疑虑之事项,声请宪法解释机关进行宪法含义的说明。该宪法解释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宪
    2023-07-24
    231人看过
  • 略论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法律综合知识
    资料介绍]摘要:就宪法与宪政的关系而言,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实施。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而离开了宪政,宪法则成了一纸空文。同时,在实施宪政中,在建设民主政治过程中,又不断丰富和发展宪法的内容。本文简述了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包括宪法宪政的定义、中国的宪制史和宪政制度建设关键词:宪法,宪政,制史,政制度建设,质询[目录]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2.宪法与宪政的关系3.宪政制度建设[原文]正文:引言宪法是国家根本法,但当法律同现实脱节的时候,宪法是虚假的;当它们是一致的时候,宪法便不是虚假的。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宪法,许多很完美,但宪政建设很落后,只有少数世界强国法制上,不仅有宪法,而且有完美的宪政。由此,宪政制度建设尤为关键。探讨国外宪政制度建设的内容与必要性。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宪法是规定国家体制、政权组织以及政府和人民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而这样的法,
    2023-04-24
    318人看过
  • 关于宪法宪法内容的有哪些?
    一、宪法宪法内容的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一般而言,宪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序言就绝大多数国家而言,宪法序言的内容都是有关宪法本身的规定,诸如制定宪法的宗旨、目的和依据,制定宪法的经过,宪法的构成,宪法的演变,宪法的修改,宪法的本质,宪法的原则,宪法的地位等。(2)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宪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国家的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和国家的标志与象征制度。由于国家本质的不同,不同类型国家的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有所不同。(3)国家基本经济文化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文化制度包括经济制度及教育、科学和其他文化制度等。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经济基础,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权
    2023-06-03
    437人看过
  • 宪法渊源与成文宪法的关系
    宪法关系是指宪法中规定国家机构和公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包括权力关系和权利关系。宪法关系的客体是宪法行为,即公民和国家依法行使宪法规范所赋予的权利和权力的行为。成文宪法是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而不成文宪法则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和判例中,发挥着宪法的作用。 宪法关系是指宪法中规定国家机构之间、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其中包括宪法权力关系和宪法权利关系。宪法权力关系主要是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配置,宪法权利关系主要是公民之间应享有的权利关系。宪法权力和权利关系讨论的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本和源关系。 宪法关系的客体是指宪法关系各主体的宪法权利和宪法权力所指向的对象,是宪法权利和宪法权力得以实现的媒介。从宪法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形式出发,结合其他部门法律关系客体的有关理论,可以发现,宪法关系的客体是宪法行为,即公民和国家等主体依法行使宪法规范所赋予的权利和权力的行为,包括公民的宪法权利
    2024-01-05
    365人看过
换一批
#宪法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宪法分类是指根据其法律性质和内容特点,将宪法分为不同类型或类别的过程。它旨在理清不同宪法的基本属性和功能。主要的宪法分类包括成文宪法和习惯宪法、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等。 这些分类有助于理解各国宪法的体系结构和法律体制,为国家的政治和法律实践提... 更多>

    #宪法分类
    相关咨询
    • 宪法规定的犯罪种类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6
      我国《宪法》没有具体规定犯罪的种类。可以参照我国《刑法》大致有以下种类供你参考:一、危害国家安全罪;二、危害公共安全罪;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轶序罪;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五、侵犯财产罪;六、妨害社会管理轶序罪;七、危害国防利益罪;八、贪污贿赂罪;九、渎职罪;十、军人违反职责罪。
    • 宪法公民权利可以分为几大类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27
      六大权力如下: 1.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大方面: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3.人身自由权利。广义的人身自由权
    • 了解一下宪法监督的类型
      重庆在线咨询 2024-09-16
      宪法的监督包括权利机关的实施监督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宪法的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违宪监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宪法实施的监督。 在司法机关适用和执行法律过程中,对社会主体的违宪行为予以监督,并通过法律予以制裁。
    • 现代宪法包含知情权的种类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16
      现代宪法知情权的内容包括:知情权是公民的宪法性的权利,但是知情权还并没有被作为一项法定的公民权利加以规定。
    • 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有哪些类型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1-01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与法律相比,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所有组织和个人的基本活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