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罪不诉有两种情况:1. 如果犯罪嫌疑人是因为没有犯罪事实而被决定不起诉,那么不会有案底。2.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定罪并被起诉,那么案底可能会被记录在案。2、如果犯罪嫌疑人不是因没有违法犯罪事实而被决定不起诉,而且因犯罪情节轻微或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而被不起诉的,会有案底。案底可能会对犯罪嫌疑人的未来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于被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来说,及时了解案底情况非常重要。
有罪不诉有两种情况:
1.如果犯罪嫌疑人是因为没有犯罪事实而被决定不起诉,那么不会有案底。
2.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定罪并被起诉,那么案底可能会被记录在案。
2、如果犯罪嫌疑人不是因没有违法犯罪事实而被决定不起诉,而且因犯罪情节轻微或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而被不起诉的,会有案底。
有罪不诉罪案底查询
近年来,随着司法公正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司法环境逐渐改善,有罪不诉制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有罪不诉是指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被告人没有罪责或者证据不足,司法机关不得对其进行起诉和审判。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有罪不诉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有罪不诉制度对被告人的保护较为明显,因此在一些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即使没有罪责,司法机关仍会进行起诉和审判,这可能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其次,有罪不诉制度在适用过程中,也存在执法不当的问题。一些司法机关在处理刑事案件时,存在执法不当、执法不公等问题,这会影响到有罪不诉制度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有罪不诉制度,司法机关应当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平等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并且加大对执法不当的监督和打击力度,确保有罪不诉制度的公正和严肃性。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司法公正的监督,共同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有罪不诉制度旨在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司法机关应当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平等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并加大对执法不当的监督和打击力度。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司法公正的监督,共同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被行政拘留后是否会在个人的案底中有所体现
499人看过
-
证据不足不起诉案底会记录在档案中吗
335人看过
-
取保候审是否会在个人犯罪记录中体现
314人看过
-
被判无罪是否会存在案底记录
221人看过
-
提不起诉讼,案底是否会追究?
146人看过
-
股东会决议是否体现在公司章程中?
195人看过
案底即前科,是指某人过去有被刑罚处罚的记录,这是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没有任何人可以撤除,否则就是违规违法。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定情形下,可以封存犯罪记录。对于撤案,应当由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按法定程序进行。... 更多>
-
因为打官司,现在不起诉,会留案底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15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二)犯罪已过追诉期限的。(特赦令免除处罚的;(四)依照刑法告知处理的犯罪,未告知或者撤回告知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除刑事责任的。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
-
请问现在判处拘役是不是会有案底河南在线咨询 2023-07-211、判处拘役会留有案底,因为拘役是刑事处罚。对于犯罪情节比较轻的人,一般都只会处以拘役处罚,拘役只是在短时间内剥夺了公民的人身自由,而且会做一定的义务劳动。虽然拘役刑是轻于有期徒刑的刑罚,但其是法律对违法犯罪行为给予的一种刑事制裁,会留有案底,记入犯罪记录档案中。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三十三条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第四
-
案底是否会妨碍不起诉处理?香港在线咨询 2024-12-10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法院作出的不起诉裁决是否留下案底,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评估。下面列举了两种需要加以区分的情境: 1. 如果犯罪嫌疑人确实没有触犯相关法律法规,并且没有过错行为,那么依法可以评估并做出不起诉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不存在所谓的“案底”。 2. 如果犯罪嫌疑人虽然未触犯法条,但无辜卷入了纠纷,或者犯罪情节微不足道并符合特定情形之一,那么他或她也可能被判定不起
-
寻衅滋事罪案底上的案底是否会留有具体规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29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为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切实帮助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际,建立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
-
在中国未成年犯罪案底是否有规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1-03-05在我国未成年犯罪有案底: 1、任何人犯罪都会有犯罪记录。但为了照顾未成年的利益,保护其健康成长,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不对外查询。 2、《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