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于老年人犯罪的时候有哪些规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5 16:55:01 211 人看过

法律对老年人犯罪的规定为: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是未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犯罪,则应当根据法律定罪处罚。

一、入狱年龄限制

虽然《监狱法》和《刑法》没有明确规定服刑人员多大年纪可以不入狱,但是从刑事责任年龄上,可以看出,十四岁以下的罪犯是不需要入狱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处罚标准是什么?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标准是:如果是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担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是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和已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四周岁犯特定罪名的,应当负担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法律规定青少年犯罪怎么处罚?

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规定的处罚为:如果是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未满十八周岁的青少年,则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0日 22: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老年人犯盗窃罪辩护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一,老年人犯盗窃罪辩护的法律依据有哪些(一)被告人自动认罪、悔罪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庭审中,被告人自动认罪,且真诚悔罪,在公安机关能积极主动交待了自己参与的全部行为,配合公安机关的侦办,并保证不再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第九条:“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的规定,辩护人认为被告人的自动认罪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建议对被告人从轻处罚。(二)被告人积极退赃,没有给受害人造成经济损失,且取得受害人凉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23条规定,被告人案发后对被害人积极进行退赔,并认罪、悔罪的,依法可以作为酌定量刑情节予以考虑。(三)被告人已步入老年,且身患多项严重疾病,必须长期依靠药物来维持健康和生命,稍有不慎,便会有生命危险,非常不适合监内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
    2023-04-16
    495人看过
  • 法律规定哪些毒品犯罪的年龄
    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年龄规定为,已满十四周岁贩毒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一、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判刑吗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已经达到了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是会被判刑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3-03-23
    422人看过
  • 对80岁以上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1.明确规定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原则。2.对老年人犯罪附条件地不适用死刑。3.放宽对老年人犯罪的缓刑适用条件。以上三个方面的规定,共同构成了国家目前的老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制度。填补国家法律老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制度的空白,体现了国家对“矜老”司法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反映了国家法律立法上更科学,更符合人性。劳动法对六十岁以上的规定有什么劳动法对六十岁以上的规定如下:1、年满60岁劳动者受法律保护。对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没有享受退休待遇者,应该保证其继续劳动的权利;2、体现保护弱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对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没有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将其视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具备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劳动关系有如下特征: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2、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者只有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才能与用
    2023-07-16
    319人看过
  •  法律对于法人和自然人的规定有哪些不同?
    法人是一种法律实体,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可以拥有财产、签订合同等权利和承担义务。自然人是指自然存在的个人,具有生命体和自然属性。自然人的生老病死依自然规律进行,而法人则因解散、被宣告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终止。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法人是一种法律实体,它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可以拥有财产、签订合同等权利和承担义务。自然人则是指自然存在的个人,例如您和我。而自然人属于个人,是生命体;2、自然人的生老病死依自然规律进行,具有自然属性。法人因解散、被宣告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终止;3、其他区别。 自 然 人 与 法 人 的 区 别自然人与法人的区别在于其法律地位、权利能力和责任能力。自然人是指具有生命和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具有独立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自然人以其自身的财产为限承担民事责任,而法人以法人财产为
    2023-09-03
    228人看过
  •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对子女有哪些影响?——探究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对子女的影响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赡养老人有什么法律规定我国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法规比较完善,其中有如下具体规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第十二条,赡养人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第十三条,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
    2023-07-04
    93人看过
  • 对于犯罪未遂者的法律制裁有哪些?
    犯罪未遂的,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首先,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其次,由于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三,在确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确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未遂的特征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实行行为的着手: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着手是实行行为的起点。着手实行犯罪的共同特征: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已经同直接客体发生了接触,或者说已经逼近了直接客体。如拿刀对准被害人。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可以直接造成犯罪的结果的行为。如举枪瞄准被害人。着手实
    2023-07-13
    471人看过
  •  法律对犯罪分子财产的没收规定有哪些?
    没收财产是指国家没收犯罪者个人所有的财产、现金和债权等全部或部分,归国家所有。犯罪分子需要缴纳罚金,并且可以借债来缴纳罚金,但也可以申请减少或免除缴纳罚金。如果犯罪分子在遭遇无法抗拒的灾难时,缴纳罚金确实有困难,可以向法院申请减少或免除缴纳罚金。没收财产是指国家没收犯罪者个人所有的财产、现金和债权等全部或部分,归国家所有。此外,没收与犯罪者个人无关的所有财产,必须由犯罪者本人及其抚养的家庭和孩子留下必要的日常生活费用。对于犯罪者没收财产前的合法债务,也会受到罚金处罚,但是罚金的数额则由犯罪情节决定。犯罪分子需要缴纳罚金,但是可以借债来缴纳罚金,数额较大的还可以分期缴纳。如果犯罪分子无法全部缴纳罚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其拥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就可以随时追缴。如果犯罪分子在遭遇无法抗拒的灾难时,缴纳罚金确实有困难,可以向法院申请减少或免除缴纳罚金。犯罪分子如何缴纳罚金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分子如何
    2023-11-12
    297人看过
  • 对于试用期法律有哪些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第二十条【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第二十一条【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相互了解、选
    2023-06-14
    367人看过
  • 老年人犯罪的法律问题及应对方法?
    80岁老人犯罪也是需要坐牢的,但法律规定:已经年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16岁以下犯法怎么处理要看具体情况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依照具体的违法行为处罚标准,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
    2023-07-04
    231人看过
  • 关于教唆他人犯罪的法条有哪些规定?
    1.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所谓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是指教唆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所占的地位和它的实际危害,即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对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实施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处罚上也应有所不同,对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按照刑法关于主犯的处罚规定处罚。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这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的发育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易受坏人教唆而陷入犯罪的歧途,所以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打击坏人对他们的腐蚀,法律作了特别规定。3.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谓“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教唆犯的教唆没有起到使被教唆人产生犯
    2023-04-13
    196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处理:法律有哪些规定?
    这段文字讲述了如果行为人强迫未成年人犯罪,将会受到相应的加重处罚。具体加重程度取决于所犯罪行的性质,例如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并在前述量刑幅度内从重处罚。行为人若强迫未成年人犯罪,则应对行为人施加相应的加重处罚,具体取决于所犯罪行的性质。例如,行为人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对其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并在前述量刑幅度内从重处罚。 强迫未成年人犯罪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按标题:['3. 强迫未成年人犯罪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应该得到特殊保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常常会面临各种形式的侵害和挑战。其中,强迫未成年人犯罪就是一种极其严重的问题。那么,相关的法律规定是如何规定的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二条规定,
    2023-08-23
    495人看过
  • 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量刑问题是怎样规定的
    未成年人犯罪在量刑方面的规定有:如果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不满十八周岁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一、满多少周岁的人贩毒应负刑事责任对于贩毒这种犯罪行为,已满十四周岁则应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二、多大年龄的人才应当负刑事责任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2023-03-06
    436人看过
  • 法律上对犯罪年龄的规定最新的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根据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成熟度及社会化水平确定。依照刑事法律规定,凡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者实施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一、共同犯罪中只有一个共同罪名吗共同犯罪的罪名可以是不一样的。首先共同犯罪是指由两个以上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罪行为的犯罪形态,而共同实施的犯罪不一定是同一性质的犯罪,犯罪是有转化的。因此共同犯罪不一定就形成共同的罪名,在实施共同犯罪活动中,犯罪行为是会进行转化的,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犯罪情节严重,罪名进行转化的,就会形成不同的犯罪罪名。一般想构成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4、必须有共同
    2023-04-11
    392人看过
  • 法律对于老人的遗产是怎样规定的
    老人遗产具体分配的方法是:一、被继承人有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的,由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按照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来继承遗产;二、不符合上述情况的,由被继承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作为第一顺位的法定继承人来继承遗产,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原则上各继承人应当平分遗产。遗产继承债务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条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第一千一百六十三条既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遗赠的,由法定继承人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法定继承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以所得遗产
    2023-07-31
    204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对于法律上赡养老人有哪些规定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25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如下: 1、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 2、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
    • 相关规定中,法院哪些时候对罪犯处于罚金啊?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4
      涉及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是附加适用还是独立适用都由原审人民法院执行。被判处罚金的罪犯,应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法院在判处罚金时会在判决书中作出缴纳时间的判决事项的,须按判决的指定期限缴纳。
    •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有哪些处罚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12
      未成年人犯罪量刑应适用刑法,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哪些行为人犯罪属于犯罪既遂,法律有哪些规定
      青海在线咨询 2023-11-09
      只要行为人犯罪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就属于犯罪既遂。构成犯罪既遂,对犯罪主体没有特殊要求。
    • 犯罪中止的时间在什么时候,法律有哪些规定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2-14
      犯罪中止的时间是可以在犯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可以适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事实的过程中,受到其它原因而导致犯罪行为中止的情况下,具体情况应当结合实际而定。